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受益于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国内各类直播APP与直播门户网站随之兴起,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也应运而生。基于品牌价值共创视角,研究了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机制,认为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是消费者参与下的多品牌价值共创互动行为,是对消费者品牌体验价值的重塑。消费者主要与网红个人品牌、待售产品(服务)品牌、直播平台品牌展开价值共创,其中网红个人品牌发挥着品牌价值纽带作用,将各方有效链接,信息流与物流则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消费者品牌偏好决定了各方在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中的品牌价值共创路径。消费者偏好网红个人品牌时,应以直播内容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情感体验;消费者偏好待售产品品牌时,应以品牌社群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产品体验;消费者偏好带货平台品牌时,以品牌电商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在线直播行业不断创新,各细分领域保持稳定态势,直播服务往细分化、垂直化发展,包括泛娱乐直播、电商直播、以及企业直播等领域都吸引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电商直播是以直播为渠道来达成营销目的的一种商业应用,是数字时代背景下直播和电子商务双向融合的产物,以直播为手段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但其本质仍是电商.与传统电商相比,...  相似文献   

3.
网络电商直播的"场景"有别于实体购物场景,商业资本在选择和建构网络电商直播"场景"时赋予其独特的符号意义与逻辑方式。网络电商直播通常呈现三种场景框架:主播私人场景、购物临场场景、生产溯源场景。主播私人场景通过主播IP的象征意义获得粉丝的情感认可,购物临场场景基于符号的布景实现虚拟的情境消费,生产溯源场景则诉诸情怀,唤起受众的民族集体记忆。网络电商直播场景建构以情感形塑信任,使受众在信任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影响受众在直播场景中的停留行为与消费行为。网络电商直播场景的建构体现了现代商业文明在消除信息不对称,增强消费信任上的努力,商业资本应加强关于商品质量与售后保障的信任能力建设,同直播带货的信任增强形成同步联动。  相似文献   

4.
<正>2 0 2 0年开始,新冠疫情疯狂肆虐,直播带货异军突起。直播带货去中心化,头部主播走下神坛,市场开始回归理性。这两三年,直播带货更是从野蛮生长到如今的合法规范经营。随着国家“双减”政策袭来,新东方另辟新径,凭借双语直播带货,“东方甄选”成功出圈,新东方浴火重生。2 02 2年,直播带货圈内最火的非东方甄选莫属,其主播董宇辉更是一日之间成为直播带货顶流,成为网络红人。为此,选择以东方甄选为例,透过直播带货表象,对新东方的转型反思,从“人货场”重构来探究农产品直播带货电商模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直播营销中的流量造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需要明确其法律性质:直播营销主体实施的流量造假一般构成虚假宣传,在消费者受欺骗损失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使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受损的流量造假属于商业诋毁。其次,需要将直播营销中流量造假的法律责任落实:明确其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的配置、加大对实施流量造假的直播营销主体的惩罚力度以及疏通消费者的维权路径。最后,需要完善直播营销中流量造假的监管路径:提高技术治理水平、解决管辖和主管机构问题以及加强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直播营销平台的联动治理。  相似文献   

6.
官员直播带货是直播带货与政务服务的交叉领域,是兼具公私两种属性的复合形态,在行为内容、主体定位和法律性质上存在着有别于一般直播带货的特殊性,导致两者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规制路径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官员直播带货面临着廉政纪律、广告责任、限制竞争、产品责任以及网络安全5种主要的法律风险形态.对此,可以从中立性和公益性的定位、广告内容的审核、产品责任的划定、程序规范的约束4个方面化解官员直播带货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6·18"年中大促时,你关注了几位主播?浏览抖音、快手、淘宝等电商平台时,有没被带了货?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线下经济遇冷,线上经济迅速燎原,特别是"直播带货"风头正劲,逐渐成为时下消费的新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直播带货"的行列,除了网红主播和明星外,农民、企业家和干部也纷纷上阵,为自家或所在地的产品直播站台。  相似文献   

8.
伴随"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成为助力农村振兴的新的动力源泉.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覆盖面,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农产品直播带货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能够更好地推进农村电子上午的发展,并且农产品直播带货存在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国家陆续提供政策助推跨境电商,解决跨境电商的物流、电子支付等问题.同时,我国与沿线国家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减少了跨境电商的贸易壁垒,带来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但跨境电商同时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着不同的语言与法律规定,增加了营销推广的难度.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当以宣传中国文化为主体,尊重多元文化,以消费者国文化为基础进行商务沟通.同时,充分熟悉消费者所在国的权益保护法律规定,合理定价.此外市场营销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和参与培训,成长为"营销+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市场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直播带货行业“野蛮发展”,滋生出诸多乱象,如偷税漏税、价格紊乱、饥饿营销、主播素质良莠不齐和监管不严等。以薇娅偷税漏税等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秉持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奖惩、建立信用修复机制来构建直播带货行业全程信用治理机制。事前建立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制定信用标准,设定平台、主播和商品质量准入信用门槛,签订信用承诺;事中加强税收管控,各部门联合执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来构建信用评估模型和监测;事后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信用联合奖惩制度等。最后为完善直播带货行业信用治理机制提出了加强信用立法、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红黑名单数据库、成立直播带货行业协会、畅通投诉渠道、积极推行信用奖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3.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17.
韩国金融危机是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连带影响和国内经济结构造成的,为此韩国政府对财政、商业、劳动和政府 四个特殊部门进行了改革。在财政改革方面,成立了新的财政监管机构,在政府领导下关闭处理由问题的金融部门,增强金 融企业的竞争力。四年的改革使韩国迅速恢复了主要经济指标和存款利率,财政行业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