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兴起带来新的交易模式,即借助于微信平台形成的团购模式。通过对社区居民基于自身需求创造性建立起来的团购“吃货群”分析,透视该模式的信任建构机制,发现在正式制度相对缺乏的背景下,该群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形成紧密且富有弹性的关系网络,将团员之间、团员与团长之间、团长与商家之间、团员与商家之间的多重信任关系整合其中,建构起环环相扣又具有稳定结构的信任体系。原本处于散户状态的消费者因微信群的整合而发生连接,构成了一种有共同需求的网络集团,从而实现了交易关系中的自主赋权,并通过声誉约束和传播扩散机制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力量。此模式约束了商家的失信行为,有效规避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主动赋权中的漏洞。从“吃货群”团购模式的成功实践来看,移动互联网的新特征带来个体和组织存在方式的根本变化,激发社会、企业与个体需求的有效结合,可为解决互联网企业信任难题及创新信任生产之道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微信(群)嵌入乡村社会为分析视角,把乡村公共空间划分为“实体型公共空间”和“虚拟型公共空间”。在市场经济对乡村社会强势嵌入的背景下,传统乡村中村民逐渐走出乡村世界,“实体型公共空间”难以担当整合乡村社会秩序、繁荣乡村公共文化、维系乡村共同体的重任。新时代,微信(群)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典型所营造的“虚拟型公共空间”能够搭建起散落在不同空间村民之间的联系,发挥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习俗、营造乡村公共舆论及唤醒乡村社会记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乡村共同体衰败的境况。作为一种有益尝试,移动互联网时代乡村社会营造的“虚拟型公共空间”或将成为再造乡村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路。  相似文献   

3.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产品营销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组织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本文正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一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应用在医院的预约挂号系统中,作为传统的电话预约和桌面终端互联网预约之后的新一代交互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面临如何协调与政治权力关系、内部社会力量间关系的两大难题。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阐发着公共精神内蕴,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就是培育公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诉求相契合。因此,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拓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政务微信"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政府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新转变,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本文在全面考察2016年陕西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目前陕西政务微信发展进入到以"数量追赶期、质量超越期、发展模式创新期"的"三期叠加"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并初步呈现出发布、互动、服务和合作四个阶段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政务微信"公共服务模式的完善的政策建议,助推陕西塑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7.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和实践的根本,但是在强调对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主义工具运用的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中,这种公共性面临着危机。文章以公共管理的视角来审视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偏失问题,并试图提出矫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出发,提出了微信群与微信公众号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共领域这一观点,并主要介绍了围绕微信公共领域的社交功能、自媒体传播功能和商业贸易平台功能而产生的失范行为。依法规范微信公共领域,可以从完善依法管理微信公共领域、依法运营微信公共领域、依法使用微信公共领域三个有机联系层面的法治规范展开。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来,微信成为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甚至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围绕微信所引发的各项争议,在全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广泛的辐射和影响。如何解读、阐释关于微信的种种争论,其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一个普通软件自身的范畴,对于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及其远景,都有着十分长远的现实意义。以微信之争为基点,有助于我们展望和描摹下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经纬。  相似文献   

10.
微信及其用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信公共账号的产生则赋予了其更多的媒介特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微信公号具有大众传播属性、人际传播功能和交互式传播特点,它体现了传播学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关系理论和受众碎片化趋势。同时微信公号传播也存在诸多困境,可以从定位、媒介融合、互动、推广、监管等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微信群如何承担社会化媒体功能?其发展态度如何?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微信群用户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量,考察其信息效用性、信息社交性、信息娱乐性、用户满意度、用户互动等微信使用状况,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假设,突破大数据不能入群抓取信息的局限,选取34个分布于各行业的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微信群聊天记录文本进行分析,抽取典型样本,并补充进行问卷调查,借用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揭示中国独特的微信群信息传播规律及其所承担的媒体功能。研究发现:微信群媒体功能依次为:社交功能、娱乐功能以及信息获取三大功能。社交性是用户参与微信群主要动因,娱乐性的影响效果其次,信息效用性的影响效果最小。信息的不同功能对用户参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及用户参与行为。用户满意度实则与用户参与行为无明显因果关系,但互为影响。对用户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信息娱乐性,而对用户参与行为影响最为显著的为信息社交性,其次是信息效用性。研究还发现,微信群压缩了时空,打破"六度空间理论",形成可能性的"二度空间",即通过微信群,虽然只是弱关联,但只需要一个熟人介绍拉圈便可以沟通。  相似文献   

12.
13.
网络技术作为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变量,对乡村社会治理具有结构性赋能效应。江西省赣州市的村务微信群实践表明,网络技术强化了乡村治理中的村民“共同在场”,促进了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村庄集体归属感的提升,实现了网络技术的“心理赋能”。群内建构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和村户代表制的主体结构场域,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和博弈方式,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结构赋能”。而乡镇干部代表国家力量的入场,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国家权力依靠,形成了国家与村民对乡村治理行为的“双重注视”,实现网络技术的“权力赋能”。网络技术的结构性赋能,形塑着乡村治理的结构模式,推动着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353个从业者为研究样本,依托资源守恒理论与情绪感染理论,采用实证方法分析微信工作群在非工作时间的使用对于员工关系绩效的影响作用,并试图探讨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认同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微信工作群与关系绩效的2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情绪劳动的深层行为维度与关系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情绪劳动的2个维度在微信工作群与关系绩效的2个维度的关系中皆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闲话是发生于村落熟人社会之中、以农民私人生活为谈论内容的一种社会交往方式。闲话具有弥散性和片段性,但是,经过"信息进入——信息发酵——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闲话传播周期,闲话激活了村庄规范,实现了私人生活中特定内容的公共化。因此,闲话传播形成了熟人社会中隐秘的公共性,进而形成对当事人的舆论压力。在社交取向的生活逻辑之下,闲话不仅是一种闲暇消遣方式,同时也是熟人社会中的一种非正式控制手段,有利于熟人社会秩序的维系和再生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0596诗歌"微信公众号继承了漳州地域由林语堂、杨骚、舒婷等人开创的新诗传统,糅合了20世纪90年代道辉等人的"新死亡诗派"、安琪等人的"中间代"、康城等人"第三说"论坛的探索经验,并较好地结合了地域内外新诗大众化、民间化的元素,逐步成为凝聚闽南地区乃至海峡两岸华人诗歌的微信平台。"0596诗歌"集合了在众声喧哗中沉潜思索的火热的灵魂,他们的创作敢于直面转型期的生命困惑,善于升华人在旅途的瑰丽风景,勇于抒写复杂缠绵的情爱记忆,乐于叙述艺术探索中的独特历险,长于渲染孤苦深挚的乡愁亲情,更执着于书写新时代冷峻坚实的现实反思。"0596诗歌"正在开创微信时代的地域诗歌写作的崭新维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整体提升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习者的被动地位,翻转课堂等相关理念受到追捧,并引发了学校教育的变革。但成人学习者的状况、翻转课堂的特质以及英语教学的互动交际性都决定了彻底翻转、完全依赖线上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并不切合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社区,在课前、课中、课后和考核环节有限度地使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形成所谓部分翻转,既集成了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优势,又顺应时代潮流,带给成人学习者更好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财政对民众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主要矛盾。引致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缺陷。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理念以及与价值理念相应的"公共性文化"与"公益文化"理念的支撑。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确立"公平公正"、"公共利益最大化"与"公民权利"的公共福利新价值目标,通过价值文化背景的改善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均衡,重塑一种新的符合民情民意与"民生本位"价值理念的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与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实现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理性"合作与公共福利的最大化,并促使能够充分体现"公益文化"与"公共性文化"理念的公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徐文锦 《东方论坛》2016,(3):101-105
微信谣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特殊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制谣者们在不断地制造着谣言,谣言受众也在不断地相信着谣言.究其原因,微信谣言内核似是而非,并非总是无稽之谈;微信谣言主题普遍关注,满足人们内在需求;微信谣言所述细节,部分符合人们既有认知;微信谣言熟人传播,消除对传谣者的质疑.谣言是否被我们认可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既有观点和经验积累,如果谣言与我们之前的某些认知相符,我们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它,认为它是真的;如果与我们既有的认知体系相差甚远,那么它就真的成为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