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基于对一种文化的了解而形成的内在认同,是解决人们精神寄托与安放问题的必然要求。一个对自身文化有充足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民族能在各种思想大洪流中保持自身定力,坚持特色,做到行有所依。当前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对发展中国文化和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知行合一传统都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础,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是认识中国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化的繁荣。当代中国文化出现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要加强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国家的凝聚力、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3.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迫切需要党和人民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究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进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4.
文化育人思想的核心是文化育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的有关文化育人的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必然产物,文化育人思想进一步坚定了我国出国留学人才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付杰 《现代交际》2012,(7):60-61
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城市不断进步,群众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危机不断侵袭人类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观进行考察,无论对于从横向方面拓宽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视野还是从纵深方面挖掘中国危机管理文化的意义都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而对于从传统的中国危机管理哲学的启示中进行现代危机管理观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文化载体、中国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肥胖人群比例也在不断增长,健身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些家庭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尝试不同的方法提高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立足于中美两国,以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思维考察两国家庭健身的文化观念差异及其成因,考察家庭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通过对现代社会中国家庭结构和家庭主体的生活观念发生的明显变化,探讨与美国家庭文化的异同和相融性。健身在美国家庭则更加生活化、习惯化,通过对中美家庭健身文化观念进行差异性研究,可以借鉴美国家庭对健身的做法。在此背景下,倡议中国家庭养成良好的健身观念,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健身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化建设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当代中国充满着诸多文化矛盾和价值冲突,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文化危机是更为深刻的民族危机。通过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动力,文化建设的原则,复兴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乃是当今国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叶霜 《现代妇女》2014,(5):123-123
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具有"不合群"和"不实在"的特点,笔者认为,正因中国社会具有"不合群"的特征,故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中国文化具有"不实在"的双重属性,其"不实在"中恰恰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结合对"不合群"和"不实在"的新解,笔者简要指出当今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此提出法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当代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文化对成长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普遍性、价值观教育以及领导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只有充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才能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生领导力教育,特别是形成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理想领导人格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精神文化表现出不稳定性、复杂性和过渡性等特征.而科学的理想信念、符合现代化的道德观念、兼合并蓄的文化理念,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必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特别是两千年来封建专制的文化传统,使得我国企业文化的民族特殊性极为明显,在治理过程中也必然表现出独有的文化特征。因此,我国尤其需要一个文化意识形态的调适过程,使之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治理相适应。传统观念对公司治理的负面影响首先,我国国有企业最早是借鉴前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观念。在企业治理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干部由上级党政部门任免、考核,只对上级党政部门负责;官员分配经济资源、参与各个方面的管理以及晋  相似文献   

14.
史璐霞 《公关世界》2022,(18):57-58
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科技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动态过程,就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社会现代化的驱动力,而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因此,需从科技文化视角出发,审视与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傑理 《老年世界》2014,(6):44-44
《易经》作为最早的文明典籍,不但是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民族文化的先河,甚至是汉语的先声、民俗的总脉,对中国的儒家、道教、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等系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已经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受众面广、覆盖城乡广大区域的群众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实现党中央这一战略部署的最重要文化载体之一。因此,在新时代里不遗余力地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构筑现代化的群众文化,就成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使二者有了契合的可能。另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二者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因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内圣"通过自强不息外化于行动,实现知行统一等都是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文化资源。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注意三个关键点,批判、创新和继承,挖掘更多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形式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探索"美丽中国"理念的生态文化基因、含义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理念,当前的生态文化要紧紧围绕生态制度文化建设、生态科技文化建设、生态伦理文化建设三方面协调推进布局,从而打造多元共治的协同机制,有效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