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音乐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音乐文化交融、蝶变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新时代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基于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情况的研究发现,高校对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利用不足、高校中红色音乐文化平台建设不足、高校在红色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不足等,是影响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利用的重要因素.从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云平台建设、教育教学渗透、校园环境渗透三个方面探索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资源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力、推动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推动力,激发村民奋斗富裕生活的重要内驱力。用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又要挖掘红色文化经济价值,还要坚持地方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聪 《职业》2022,(8):45-47
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开展好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王红梅 《职业》2022,(23):9-13
本文以时代新人、党史教育、红色研学的三重逻辑为出发点,充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通过对以时代新人为终极目标的价值论逻辑、以党史教育为时代内容的认识论逻辑、以红色研学为载体的实践论逻辑的分析,提出在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育人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探索以红色文化为内核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红色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促进志愿服务体系与时代发展理念相融合,引导大学生深入挖掘城市红色文化资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地方社会文明建设和文化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十大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格局不可或缺的育人结构.本文论述了党史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开展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从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以第二课堂为抓手、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和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等途径,利用党史教育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段振方 《现代妇女》2014,(12):99-100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重途径。现阶段,高校在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很多地方做得不是十分到住,红色资源的优势还没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充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构建红色教育体系,不断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求。  相似文献   

8.
广东是全国“小三线”建设运动的发源地,蕴含着丰富的“小三线”红色资源。将广东“小三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师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可以为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本文在充分论证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广东“小三线”红色资源在师生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探讨两者之间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的党建工作融合可使党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既渗透了红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精神品质。首先介绍红色文化的内涵,继而阐述了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两者融合发展的要点: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党建工作,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形式,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与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将红色文化融入"三会一课",借助信息技术改善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育活动,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思想性及资政育人的功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资源宝库。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建立"教学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文化融入"四位一体的融入模式,把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红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够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对党和社会制度在政治、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认同。  相似文献   

11.
淮安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为高校铸魂育人提供了重要载体.期待通过政府加大对淮安红色文化的统筹规划与开发利用、高校加大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个人修养的提升等路径可以提升高校以地方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于活动的开展路径,应该从一百年来党内集中教育的双重逻辑进行思考,即党内集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路向。开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大众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常态化的而非运动式的教育学习形式,在党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中感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先进革命文化。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对于加强先进性建设,增强四个自信,激发奋斗伟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聚焦于红安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从经济、教育、文化三方面阐述红安红色文化的功能价值,分析其创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从文化品牌、开发模式、资源整合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促进红安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务院《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延安市作为红色旅游圣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对地方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延安市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产品体系,增强产品功能,确立营销语境,建立文创产品研发激励机制,培育文创团队,有效促进红色文化和文创产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化场馆资源是传承相关文化产品中的文化精神的物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是世界认识中国特有的文化品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有利条件。绵阳文化发展百花齐放,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拥有渊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爱国名人文化、平实厚重、敢为人先的川蜀传统文化等。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性文化场馆相融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生作为我国优质的知识生产力,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必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阶段,此项工作落实质量不容乐观。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积极设计策略提高融合质量重要且必要,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本文从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原则及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对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相似文献   

17.
吕丽 《公关世界》2023,(1):96-97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发展具有跨时代的价值。红色+文化的旅游模式是目前乡镇发展的大趋势。深入挖掘特色古镇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将两者有机结合,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借助理论分析指导实践,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不但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更需要有明确的承载形态、有效的作用领域和表现形式.人民军队是红色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的亲历者,在新时代更发挥了有效引领国家认同和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在推进海南省"双自贸"建设的背景下,以传承红色军旅文化、提升大学生对军队的认知与热情为进路,以不断提升毕业生参军的数量和质量为目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索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征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成因,通过构建"军、地、校"三方配合的联动机制,建构深入推进海南高校毕业生参军工作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9.
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产生重要的育人价值。但是,在如何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融入方式单一、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高校需要开辟红色文化教育新形式,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增设红色文化课程、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专栏、编写红色教材等路径增进红色文化同思政教育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经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使校红色文化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紧密衔接,并驾齐驱,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首先,红色文化教育的制度与高校党建工作对接;其次,高校党建工作向红色文化教育倾斜;第三,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果为红色文化教育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