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老师:聂川凌今天又没按时到校做清洁,我都说过他几次了他还这样,还有刘君豪自开学以来只做过三次清洁,谁说他,他就和谁顶撞".  相似文献   

2.
那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我走进教室,看见清洁做得非常干净,心里想一定要表扬值日的伍××同学.忽然,我看见在教室后面整整齐齐放着四包垃圾没有倒掉.我走到伍××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清洁做得非常干净,为什么不倒掉最后的垃圾?"他说:"老师,这是原则问题,我就是不倒."我又说:"倒垃圾又不会掉一块肉,力气使了还在."  相似文献   

3.
一次语文测验结束后,我刚走出教室,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稚嫩而熟悉的声音:"老师!老师!"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兴冲冲地跑到我的跟前,手里拿着迟交的试卷,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欲言又止。"哦,怎么又交晚了……"我略带责备的语气。孩子挠着脑袋,鼓起勇气说:"老师!我……我能不能重考一次呀?"他怯生生地望着我,眼里充满着期盼,虽然声音很轻,很轻,但很真诚。我望着他满脸通红的样子,想责备的话语立即咽了回去。他有追求进步的愿望,不正是一件好事吗?于是,我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那中午到办公室来做吧!""好,我中午吃过饭马上就来!"他蹦跳着离去了。  相似文献   

4.
培根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知识好比是修剪移栽。"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对待,即使就是荒野的树根,我们也能否把它变成如根雕一样的艺术品呢?所以我们应该运用赏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一天早晨,我信步走进教室,发现教室后的垃圾桶周围到处都是垃圾。咦,怎么回事?值日生没做值日吗?清洁委员呢,在干什么,没有督促同学清扫教室吗?我带着疑问,找来了清洁委员---黄钦涵。黄钦涵看了看地上,委屈地说:"老师,我每天都安排值日生做清洁的,但有几个男同学总是乱扔  相似文献   

5.
有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过两次惨痛的意外事故。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他46岁时。一次飞机意外事故,使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在16次手术中,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他的手指没有了,双腿特别细小,而且无法行动,只能瘫在轮椅上。谁能想到,6个月后,他竟亲自驾驶着飞机飞上了蓝天!4年后,命运再一次把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全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但他没有把这些灾难当做自己消沉的理由,他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0000种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种,我还可以把注意力和目光…  相似文献   

6.
急促的敲门声,班上一名男同学风风火火地闯进办公室,边递给我纸条边说:"老师,我要告状!"此刻我忙着准备下一节的语文课,再说这告状的男孩我太清楚他了,他凭什么告别人,难道有什么大事不成?我打开告状书,告状事实及其理由、辩护律师及其证词、还包括请求处理结果等都有呢!怎么办?我思忖着,考虑就来一次公开审判,做一回"包青天".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不是不懂那些道理。可我妈妈一天到晚唠叨,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她越说做不得的我就越要去做。"这是一个离家出走被找回来的女孩对我说的话。家长会上,家长们也满肚子委屈:"现在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他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可他怎么还是要跟我们对着干呢?""我们骂也骂了,打也  相似文献   

8.
换一种方式     
在外企做会计时,我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讨债单。因为都是千篇一律地叫付钱,我常常不知道该先付谁的钱好,经理也是一样,他总是大概看一眼便扔给我:“看着办吧。”能马上说“付给他”的只有一次。一个中午,我收到一张巴西传真来的账单,除了列明  相似文献   

9.
一次,门卫老张因病住院了。行政科长向我汇报,我示意门房工作由他协调。可当天下班我走过厂门时,发现门卫还是早班的同志。我有意问了句:“谁换你的班呀?”“科长说今天你忙,明天请示你后再定,今天我连轴转。”听着这话,我的心里不是滋味儿。是我没放权,还是行政科长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天一上班,行政科长主动找我来了。“厂长,关于门卫调班的事我想请示你一下。”我不紧不慢且又非常严肃地告诉行政科长:“既然你要我做科长,我就决定让你做这个‘门官’。”行政科长一下子愣了,我快速处理了这件事。行政科长改做“门官”,在工厂里影响很…  相似文献   

10.
四知     
王昆 《领导文萃》2006,(3):168-169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东汉时一位名叫杨震的官员,在历史上留下的有名的“四知”的故事。说这位大人有一次路经昌邑,他举荐的王密恰好在这儿做地方官,夜间怀金十斤献给他。杨震对他说:我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呢芽怎么会这样呢芽王密说:大人,现在夜深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芽王密惭愧得不得了,拿走了金子……。我相信这是历史上真实地发生过的事情。我的疑问是:这件事到底由谁的口传出去的芽王密本人大概不会,那么只有杨震宣传它了。但杨震为什么要把它说出去呢芽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  相似文献   

11.
"凡老师,我的孩子要转到你教的班上来."他说了很多好听的话,接着就毫不掩饰地介绍起他的孩子来:"他是有点顽皮.上小学时,经常被老师叫去,每每老师教育他时,我也在一旁接受再教育,我都不好意思见他的老师了,多次说服教育无效后,我就将他捆着打,他被打痛了,我也打累了.  相似文献   

12.
河之洲     
纸篓该由谁倒空一只纸篓摆在教室门口,里面装满了各类零食的包装袋。我自己去倒了两次,第三次还打算那么去做,有一名同学替我去做了。他回到教室后对我说:“老师,校工应该做这件事,下次告诉她就行。”我说:“有那种必要吗?”立刻有同学回答:“有。如果我们总是替她做,她自己的责任心不是会慢慢松懈了吗?”我又反问:“是不是有一条纪律规定,不允许带吃的东西进入教室啊?”答:“有。但那纸篓不就成了多余之物?”于是,第三种看法产生了:“其实那一条纪律也应该改变一下,改成允许带吃的东西进入教室,但不允许在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还继续吃。这样…  相似文献   

13.
生命潜能专家在演讲前掏出钱包, 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我打算把这张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谁要呢?" 话音刚落,一只只手举了起来。演说家微微一笑,“在送出以前,我会做一件事。”说着,他把钞票揉成一团,用力捏了几捏,“谁还要呢?”有小部分的手犹豫着放下了。" “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演说家把钞票扔在地上,又踏上一只脚,用力踩上几脚。他捡起钞票,全场人都看到钞票变得又脏又皱了。“现在谁还要呢?"又有部分的手放下,但还是有数只手顽强地坚持着。" 演说家请一直举着手的观众起立,“请接受我对你…  相似文献   

14.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15.
《管理科学文摘》2000,(2):35-37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钱老一贯反对别人说他是什么"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之类的话.他说:"说这种话的人都不了解我们的导弹是怎么搞成功的,卫星是怎样上天的.那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量项成千上万人的事业."至于说到个人,钱老说:"我只是恰逢其时,做了我该做的工作."那么,钱学森在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中做过些什么呢?笔者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全面评价他的功绩,仅以钱学森在导弹航天事业中的几件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6.
某县委书记从一地调往另一地任职,临行前,与他的秘书谈心。他对秘书说;“你为人诚实,干事地道,是一个好人,但你不是一个好秘书。”秘书感到愕然,因为他觉得多年来自己始终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书记继续说:“你跟着我也有好些年了,但你没对我提出过一条建议,对我的要求也没提出过一次否定,每次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是好好好是是是行行行,你说你能算是一个好秘书吗?”秘书无言以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来说是颇有启发意义的。秘书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简单地说,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一般…  相似文献   

17.
正余世维在《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中讲过一个案例。他家里请了一个阿姨,他很少开口提要求,阿姨都做得清清楚楚。有一次,他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就跟阿姨交代说:"小吴,我的那个皮鞋要好好擦一下。""晓得了。"小吴说。到了早上,余世维又问了一遍:"皮鞋擦了没有?"小吴回道:"已经擦好了。"并忍不住补充:"余先生,以后你安排我做事情,请只讲一遍就好了。我什么时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19.
关键环节     
<正>今天一上班,小刘就对我说:"李主任,昨晚咱们的一把手张局长点名让我去陪酒了。你说咱局里一百多人,他谁都不叫,为什么非要让我去陪酒呢?"我说:"这很简单,一般情况下,这是局长对你高看一眼的标志。"小刘得意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上场之  相似文献   

20.
蒋骁飞 《领导文萃》2014,(18):98-99
正哲理的故事:美国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人帮忙推陷在土坑里的小汽车。他随机向路过的行人求助,发现半数以上的人都乐于出手相助,后来他改变了求助策略——他告诉行人,如果有谁帮忙推车,他将给予对方10美元作为报酬,但这次竟然只有几个人愿意帮助他。他甚至还遭到了一些人的白眼:"我没有时间,你用10美元去雇佣别人吧!"第三次,丹·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