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标要趁早     
一对夫妇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一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  相似文献   

2.
朋友的孩子结婚,请我当证婚人,要求发表演说。演说要有趣,还要深刻,禁止讲空话、套话,要讲真话,讲出学者的水平。苦思冥想数小时,我理清思路,在现场即兴发挥如下演说。这么热烈的掌声把我捧到台上来,我实在有点惶恐。承蒙  相似文献   

3.
没有什么比教育子女的失败更令父母伤心的了。教育子女的成败,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从孩子身上找原因,但是越找越让人困惑不解。换位思维是照亮思路的一盏明灯。假如我们能换一个位置,从家长自身上找找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有许多爱孩子、教育孩子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是扼杀天性、违反规律的。世界上没有不顾天性和规律而可以实现自己愿望的事。那么,所谓天性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一、对孩子也要讲人文关怀孩子的天生是什么?就是自然之性、自我发展之性、纯真之性、非功利之性。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便有…  相似文献   

4.
想要的、不想要的,父母都给予了孩子。可做为父母,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吗?对于孩子,做父母的总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满足,即使是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只要有足够长的梯子,他们恐怕也会上天为他们摘取。这就是父爱和母爱,难免谓之偏颇,但它的确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高尚的爱。它比山高,比海深,似阳光和雨露,温暖并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应该用怎样的顺序去交待?文章分几段来写,应详略得当,详在哪部分内容上?怎样来写才能将文章的中心突出?等等。这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梓 《国际公关》2022,(5):26-27
犹记得在五六年前与一位朋友讨论,CSR为什么要变成ESG,当时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ESC不就是企业捐钱吗?和CSR有什么区别?”经营企业的ESG就好像要经营好一个家庭,可能最简单的工作就是“赚钱”,约等于“捐钱”,而那些琐碎的“做家务、买菜做饭、给孩子辅导功课、照顾家中老人”也应该算是重要工作吧?。  相似文献   

6.
打造公主     
这节课老师要讲《灰姑娘》。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回原来脏兮兮的样子。穿  相似文献   

7.
公司招收了一批应届毕业生,按照惯例要对他们进行半个月的培训。第一课,由公司党委书记上课。书记问:“水是什么形状的?”大家不解地摇头,有人小声地说:“水哪有什么形状?”书记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有人崇尚多支点“主义”。什么是多支点“主义”呢?就是说,人的一生应当有多个支点,比如说朋友吧,“多个朋友多条路”,比如说技艺吧,“艺多不压身”……笼统地讲,人生支点越多越好是不对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待“多支点”论者也一样,不能轻率地点头表示首肯,要作具体的分析。为什么?因为支点是有范围的。比如:爱好、经济、感情等等,不  相似文献   

9.
李凯城 《中华魂》2004,(8):50-53
复信章一程同学: 你好。看了《中华魂》编辑部转给我的你的来信,感到所提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很有探讨的必要。我认为,一些青年朋友之所以有那些想法,主要是对信仰与人生的关系缺乏认识,未能认清树立正确的信仰对人的一生特别是青年时代的价值。 人为什么一定要有信仰呢?信仰在人的生活中究竟有哪些作用?我认为,至少有以下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10.
雄性的培养     
如果在一个小家庭里,有了一个儿子呱呱坠地,父亲不再是这家里唯一的雄性了,他要从父亲的角度来考虑对这个男孩子最重要的事,他会把什么放到前头呢?会按照什么次序来教育这个孩子呢?以下只是我的一点考虑,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里的父亲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朋友见面,少不了要问孩子有多大了。得知我还独身着呢,朋友连称“还是你洒脱”的同时,少不了又要再追问上一句“为什么还不着急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无言以对。最终干脆偷懒套一句“大话西游”式的回答:“独身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嘛!”不过,对朋友称赞独身洒脱的评语就实在不敢苛同了。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两个孩子,一般来说都不错,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单位表现好,在朋友中有威信。同事们经常向我取经,问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经验不敢说,但感受倒有一些可谈: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谈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这个问题在最近这些年比较突出,有一种说法叫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不讲信仰.因此觉得中国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有很大的悬疑.我在1987年出版的《价值论》中,曾第一次肯定了"信仰"概念.我主张,人的价值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信仰,这是任何一个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我在论文答辩时,人们主要怀疑这个问题,说你肯定信仰,是不是为宗教说话?我讲信仰和宗教应该区分开来的.二十几年前,我用信仰和宗教的区别来为人的信仰权利争辩;二十几年以后,我又要用这种区别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点辩护了.  相似文献   

14.
改行 请三思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孩子于一个月之前突然要改行,折腾来折腾去,却什么都没做成,急得要命,问我该怎么办?原来,朋友小孩因在原单位(一家大饭店)和领导关系有点别扭,一耍小孩气就辞了职,而且说为了以后不再“受气”决定改行——自己独立开花店,结果店没开成,为租房的事还赔了钱,差一点儿被人告到法院,一家人都萎靡不振……笔者在思考: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敢想敢干敢闯”,可谓后生可畏。然而,说句实话,年轻人,不要把什么事都看得那么简  相似文献   

15.
八个字的信     
戴瑞吉 《老友》2009,(5):53-53
从前,有户人家要为孙儿聘请一位先生,来应聘的人不少,但都不合主人的意。有位年轻书生想去应聘,朋友劝他说:"你不要去碰钉子。""碰什么钉子?我是去应聘的。"朋友说:"难啊!那家主人要面试,题目怪异。""那怕什么,我一定要去试试。"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朋友圈里有一则轰动性新闻:在英国的一个中国朋友的儿子,被著名的伊顿公学录取,成为雪莱、乔治·奥威尔和威廉王子的校友。在英国,上伊顿比上牛津、剑桥还要难,学生家庭一般非富即贵,学费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的。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凭的是什么呢?凭他的特殊才能。朋友夫妻两人都有博士学位,但由于是在压力巨大的读博期间生养的孩子,小家伙基本是"放养"长大。按朋友的话  相似文献   

17.
积雪草 《社区》2011,(21):61-61
一个朋友,喜欢用固定的公式套取人生,比如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12岁上中学,18岁上大学,28岁结婚,30岁要宝宝,每一步都不能错,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然后给孩子也是这样规划的。他总结说,这叫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只能盈不能亏,是最接近幸福的摹本。  相似文献   

18.
微商说     
正微信的头像对于微商非常重要。我看到非常多的微商朋友用猫猫狗狗、大树小树、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或者抱着孩子、搂着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头像,建议大家站在微友们的角度看看自己的头像,你会是什么感觉?看过之后再决定自己用什么头像会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一、怎么构思?怎么写?1.写什么人家乡的亲人,同学,邻居,朋友……哪些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应该选出一个最熟悉的人来写。这样才有话可写,写出真情实感,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形象感人。2.通过什么事去表现要从人物所做的事中,选取典型事件并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你想表现人物的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参加一期培训班时,一位专家在演讲过程中,要求一名学员上台来配合他,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由于怕被“拎”上台,大家都选择了沉默。面对这一现象,专家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