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用语义分析法,利用六个七等级性质方面的量尺,就30位高校青年教师对与教师工作环境有关的教室、焦点访谈,同事和职称制度的态度,经符号秩次检验、相关系数分析和语义空间距离分析以及进行评量,这一方法研究初步证明语义结构共同性的概念在汉语中可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语义语法"说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研究理论框架"语义语法",即继承以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主张以语义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文章就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形成、内涵以及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变换理论需要语义和变换相结合。语义解释型变换为语言单位定性、分类和分化歧义句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义场理论是一种解释力很强的理论。长期以来,语义场理论大多限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词汇语义关系和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很少涉及语篇语义关系和语义结构的研究。在此通过用这一理论分析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表明,语义场理论同样适用于语篇层面的语义关系和语义结构的研究。在语篇的层面来研究语义场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语篇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白玉寒 《兰州学刊》2011,(8):130-133
“什么”表示否定时的限制因素首先是语境;其次是语义特征,表现为[+疑问][-回答],由质疑引发否定意义;最后是句法分布特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或用在句首引用别人的话时。“什么”表达否定时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表达强烈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6.
兰品之  彭忍钢 《云梦学刊》2004,25(1):117-118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同一种深层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表层意义表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题中,该理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在短文中,反复出现了多个表层意义的同义词,表述同一深层意义;在提问中,大多出现通过全文的表层意义推测其深层意义。这给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特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选取东北方言词"嗯哪"为研究对象,结合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对"嗯哪"一词的语义色彩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列举生动真实的语言实例,旨在说明该词在意义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丰富的语义色彩,同时词语"嗯哪"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魅力亦得以展现。在突出东北方言特点的同时,也为研究东北方言词语奠定了基础,对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宇枫 《殷都学刊》2012,33(4):109-114
“趋向范畴”是指用来表达“趋向”这一语法意义的句法手段,在汉语中主要用趋向动词系统来体现.但趋向动词作为一个“语义一句法”范畴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中古时代随着趋向补语的产生和使用、以及趋向动词具有共同的句法表现之后才产生的.同时,汉语趋向动词系统也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演变后才成为现在的面貌.对于汉语趋向范畴以及趋向动词系统历史演变的考察可以为我们观察汉语语法系统的历时面貌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语义场成员的来源和用法的考察,笔者发现古人对身体的骨骼系统认识是比较粗疏的,对应的古英语词汇突出的是主要骨骼部位。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对骨骼部位的划分更细致了,英语借用了拉丁语中国际通用的骨骼术语。通过语义研究,发现在英语"骨"语义场,有个典型特征,即邻近身体部位的意义相互转换。这对其他身体词语义场研究也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理论作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另类一直受到关注。它与传统科学模式间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解读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需要对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结构给予充分的关注。生物学特有的理论结构所表现出的多元语境与语义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生物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应当重视语义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对理论本身进行语义分解并研究其中的语义关联问题,从而理解生物学模式作为一种不同于理化科学的特殊科学解释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刘士林 《河北学刊》2005,25(1):117-118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语言学转向"这个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当时人们的理解是,它意味着当代西方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存在哲学关注的"生命经验"转向了语言符号本身。但由于种种历史的与学理的原因,对它的批判与否定是远远大于阐释与接受的。如果说它有所收获,那也主要局限在对此半通不通的文学界,如当时的先锋派作家就是从这里获得了进行语言试验与虚构游戏的理论基础。在时光流逝了近二十年以后,重温"语言学转向"是意味深长的。它决不仅仅是哲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变化,更意味着西方哲学在现代语境中一个基础性的迁移。西方哲学最重要的传统学术对象有二:一是唯物论看重的客观世界,二是唯心论看重的主观世界。前者的理念是"存在决定意识",后者的深层结构是"意识决定存在"。哲学史上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讲得就是这两个基础之间的一次转换。从此以后,哲学研究不再围绕着传统的客观世界、而是开始围绕着主体自身旋转。这个旋转一直延续到西方现代哲学史,它的关键词也由康德的意识-心理机能转变为人的潜意识、无意识、原始本能,等等。"语言学转向"与此不同,它在存在与意识之外提出了另一个具有本体论性质的范畴,这就是既不同于客观物质也不同于主体机能的文化符号。以人类创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蓬 《河北学刊》2012,32(3):144-148
近年来,在中国哲学界出现了"中国哲学"是否合法的疑问,此问题的背后可能缘于依什么样的思考框架来治中国思想作为历史的学问的问题。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作为历史的学问,学术界有多种做法,如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哲学史等。本文以钱穆与冯友兰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及其择取根据为例,以期窥探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因缘、问题、轴心、轨迹。钱穆不主张以分科之学特别是"哲学"来梳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精神作为历史的学问;而冯友兰则是以西方"哲学"的框架来重新清理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的重要代表,其所著之"三史"、"六书",就是以"哲学"史的框架叙述传统,以"新理学"的框架开新。在对钱、冯二位先生的学术乃至哲学观的比较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生长发展的问题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西方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多值得中国加以借鉴的方面,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中国的城市化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本文的创新在于,在对西方城市化理论批判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西方城市化理论的三大局限。并通过比较研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城市化理论与实践误区的三个不成熟特点及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建构的困境与建构入径。本文认为,创造本土化的城市化理论和实践模式,是引导中国新一轮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袁进 《社会科学》2006,3(9):170-175
近代“同光体”作家常常被视为“顽固派”,其实是冤枉了他们。他们并不拒绝改革,也主张引进西学,他们只是反对完全用西学代替中学,仍然坚持以中学为本位,尤其是坚持中国传统道德的立场,这就是他们复古主义的依据。他们普遍采取一种保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力图打通中西古今,复兴中国文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爱国主义者,强调写诗要抒写自己的感受。他们在创作上有自己的特点,继承了古代文学“黍离之悲”的传统,达到近代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image”)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美学、文艺理论及批评中。但现代中国学术的建构以及现代汉语本身实质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西方理论的翻译构成当下汉语学术的主要资源之一。“意象”在西方理论语境中的对等翻译概念是“image” ;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内涵差异 ;本文通过对image在西方的使用历史的考察 ,揭示出这一差异以及因此差异而显示出的两个概念之间的互补意义 ,为在当下汉语语境中重塑“意象”概念提供比较的视野和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16.
何爱国 《河北学刊》2005,25(5):60-67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既充满了反抗,也在不断地调适、整合和重建。从儒家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儒家的调适和重建方式主要有:“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以“中学”释“西学”或以“西学”释“中学”、“中西会通”、“接续主义”、“全盘西化”或“充分世界化”、“本位文化”、“中国本位”或“民族本位”、“西体中用”、“合题”、“化西”、“创造性转化”等十二种。在“现代化共识”形成(1919-1935)以前,儒家现代化的总体架构是“体用论”(“中体西用”);尔后是“创化论”(“创造性转化”)。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吸收异域文化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过程。经过重建后的中国现代性文化,将是一种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整合异域现代文化精华、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语境的新架构。  相似文献   

17.
洪琼 《晋阳学刊》2009,(4):65-68
中西对“游”和“游戏说”都有着丰富的理论探讨,且存在诸多的共通性,但两者毕竟植根于两个相距遥远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表现在中西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上、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上、不同的话语体系上。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两者便没有任何对话的可能:(一)思维方式,对于西方的“游戏说”而言,应当淡化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提倡人物融合的诗化之境;而对于中国的“游”而言,既要引入西方的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但又不能重蹈西方文化的覆辙,真正的道路或许便是于中西思想的边界处的冒险。(二)审美心态,海德格尔的“诗化之思”或许为中西“游”和“游戏说”之审美心态的融合和对话提供了某些指引。(三)语言,自从“语言转向”以来,西方传统的语言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不再是那种表象一工具型的现成性的语言观,而成了一种生成性的语言观,这似乎与我们中国的“道言”观有着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是中国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自我 ,寻求生存与发展新理念的重要课题。这种研究的主题与目的不仅仅局限于直接、表面地讨论“中西哲学”知识性的“异同”或“相通” ,而是要从根本前提出发探讨与反思“中西哲学”各自的性质、特点、个性及其“长短” ;发现与评价“中西哲学”各自的人类性意义与价值 ;寻求创造人类新哲学的理论前提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李玄 《学术探索》2012,(3):53-55
受激于西方法律与文学运动的影响使得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将"法律与文学"研究纳入关注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国情现状使得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与文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发展形态和理论特色,也决定了"法律与文学"研究在中国具有与西方"法律与文学"研究截然不同的发展元动力。精英理论的本土化与精英理论的世俗化,是中国语境下法律与文学理论系谱研究的元问题,它牵扯到当今中国语境下对法律与文学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反射出中国法律与文学对现代法治向何处去的揭秘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