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良好的人际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仅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能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环境会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大学  相似文献   

2.
安全感与人的生活质量紧密相关.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安全感的概念、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安全感的已有研究作一概述,以期对安全感研究感兴趣的人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全感本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它的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喝水、食物、睡眠和性等生理需求。没有安全感,人很难像真正的人一样活于天地间,而是终日栖栖遑遑。  相似文献   

4.
安全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安全感的问题。所以,就内在世界而言,成人内心的安全感是儿童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不仅教育者的内心安全感是儿童安全的基本基础.而且教育者的素质是儿童安全的根本保障。这样的教育者既包括父母又包括教师。根本上说,一个人的自尊自爱才是安全感的真正基础,而认识自己是安全感的根本保障。认识自己和自尊自爱取决于我们所提供的教育类型以及教育者的品质。灵性安全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已经成了一个问题。教育的整个标准、目标以及困难所在就是,既要发展感官,又要保护灵性。  相似文献   

5.
安全感在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心理作用,儿童具有安全感,是其心理、心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儿童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儿童安全感的形成,与其幼儿时期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便是以此为论述观点,探讨家庭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安全感对幼儿健康成长影响。  相似文献   

6.
骆潇 《职业》2006,(6):18-19
46.7%的人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61.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员工更缺乏职业保障感 34.3%的被调查者会因为职业保障缺失而跳槽 40%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负有员工职业保障的责任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职场人士开始关注心理层面的基本需要——安全感、保障感。他们不满足于今天的好工作或丰厚的薪水,更担忧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企业也不能只依靠物质条件来吸引人才,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员工的信任,从而提升员工在所供职企业的安全感,将是企业管理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7.
强盛 《当代老年》2010,(8):42-42
细察生活,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有自言自语的“毛病”。 其实,适度的自言自语是种放松,而喜欢自言自语的多是缺乏社会交际的人群。此外,自己的声音有镇静的作用,在和别人交流时,偶尔听听自己的声音,能让心中产生安全感和平衡感,从而促使自己更积极投身于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8.
爱情,似乎是永恒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么,众人向往追求的所谓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1.安全感 任何一段关系的基础都是安全感.你不用担心你的伴侣会将你置于危险的境地不管不顾,也不用害怕他会随时消失抛下你不管.爱情中收获的安全感,会让你忘了恐惧的存在. 2.忠诚 失去了忠诚的爱情,当然不会走得更远.它深深地存在于恋爱关系中,忠诚是一种承诺,它能够让你的安全感得到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9.
爱情里,很多人都强调安全感,甚至只要有安全感,似乎一切物质都不重要了.但是,安全感真的就那么靠谱吗? 相较于男人,女人更容易缺乏安全感.于是,一段感情中,常常是女人为求得安全感,千方百计地矫情着;男人则为了给女人安全感,搜肠刮肚地想着法子,让女人从猜疑中解脱出来.结果,感情就成了一场见招拆招的交锋.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灾难发生后,有效的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情绪,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帮助人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是灾难现场不可或缺的救灾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住区公共空间是女性群体的重要活动场所,安全感是影响女性使用公共空间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基于女性安全审计工具,选取H市F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安全感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一、空间要素、设施要素、氛围要素、管理要素和人群活动对女性安全感有影响,其中空间要素影响最大,氛围要素影响最小;二、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安全感认知特征不同,在绿地空间、照明设施和人群活动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女性的安全感体验更加细节和偏日常,在同一个场景下会产生差别较大的感知倾向。为此,提出强化环境对女性的心理支持、满足多元主体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公共空间场景的生活化转向三个路径,以提升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安全感。利用女性安全审计工具进行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挖掘环境情感意义、促进女性参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信朋友圈有人深夜发了一条":没劲,越混越没安全感."我忍不住想起我的安全感. 我曾是个特没安全感的人. 小时家中一贫如洗.为了离开农村,我每天早上步行十多里山路去读书,晚上在夜色朦胧里回家,中间还要经过一片阴森的坟场,经常会冒出嬉皮笑脸的男人朝我坏笑.我每天手握一根粗大的木棍奔跑在山路上,不时告诉自己:考上大学,我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13.
<正>爱的承诺,能给婚姻带来最深的安全感。在有安全感的婚姻里,夫妻双方才会放心地牵起对方的手,才会全身心地为爱奉献。  相似文献   

14.
孙东 《公关世界》2009,(9):50-50
如果你不幸成为2008年数百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那你可得用点不同寻常的策略来寻觅新工作了。 关键的第一步是接受失业这一事实。有些人会因此而恼怒,或失去安全感,这些均属正常反应。不过如果招聘人员察觉到这种情绪,你的求职道路就可能遭遇挫折。你必须先花点儿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我们都用手提包来携带什么呢?钱包、手机、雨伞、镜子、钥匙……沉甸甸地压在肩上,似乎把能想到的都带在身上才有安全感。可专家的建议是,手提包再重也不能超过两公斤。否则,超重的包会引发颈椎和肩部疼痛、酸麻,严重的还会引起头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争夺的局面愈演愈烈。很多企业意识到了人才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各项需求,不惜成本留住人才。却也有只重眼前利益的企业,一方面认为“离职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发一个招聘广告,就可以招到大批的人”,另一方面却抱怨刚招到的人没几个月又走了,却不坐下来想想,这样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但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还会增加企业的重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使企业内部人员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企业声誉下降。  相似文献   

17.
宋俊成 《职业时空》2009,5(6):24-25
金融危机背景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感,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就业援助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8.
王少晖 《职业》2011,(25):60-62
员工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现金薪酬,发展到关注福利、职业发展、成就感、个人价值的实现、尊重和认可的方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安全感和稳定感。此时,就必须在非货币化奖酬方面有更多的关照,企业文化就是非货币化激励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龙天胜 《老人世界》2010,(12):28-28
正如会休息的人,才是一个会工作的人一样,一个会追求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会放弃的人。放弃,有时也是一种获得。学会放弃,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一种明智选择,一种心境、心灵、心志都健康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塑人 《公共关系》2001,(12):53-54
在法国,农民朴素的特性仍能在人们的性格中反映出来。法国人很珍惜假期,他们会毫不吝惜地把一年辛辛苦苦地工作积存下来的钱在假期中花光。法国人大都早睡早起,工作密度也很高,工作态度极为认真。法国人是“边跑边想的人种”。这一点与德国人大相径庭。德国人在商谈时会将所有细节完全研讨过,并且确认感到满意之后才会签约,而法国商人则在谈妥了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就会在合同上签字了,但昨天才签妥的合同,也许明天又要求修改,这一点令对手头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