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指出,十七世纪前后是中国和西欧进行大规模交往的时期,对中西历史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意大利人卫匡国是继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之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他通过一系列的撰述以及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推崇,进一步确定和发展了利玛窦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并在赢得天主教廷对这种策略的默许和赞同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他的《中国新图志》等著作是当时欧洲读者所可能见到的关于中国最新最全面的报导和评论,这使他成为欧洲汉学的早期奠基人之一。由于他确认中国伏羲即位的年代较《旧约圣经》所记述的挪亚洪水发生时间早了六百年,从而动摇了《圣经》和基督教会的权威,并直接为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历史批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梅启波 《晋阳学刊》2008,(6):101-104
欧洲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对留学英国的老舍在认知结构等方面形成了某种制约。更明确的说,就是欧洲关于东方的知识使老舍认识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形成了某种定式,让老舍形成某种“自我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使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而不自觉。20世纪30年代老舍回国后,试图摆脱这种影响,在这方面开始了痛苦的文化探寻:突破自我东方主义的影响,探寻中国文化身份。他~jtl,说《猫城记》和《断魂枪》记录了这一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18世纪的欧洲是伏尔泰的欧洲,也是“中国之欧洲”:在18世纪,一股“东方热”、“中国热”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猛然地冲击着法国和整个欧洲。崇尚中国成为那时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和潮流。在这中西(中法)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大潮中,伏尔泰无疑是拓开航向的先驱者。是他,以历史学家的开放视野发现了中国古代文明;是他,以哲学家的深刻追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又是他,以文学家的敏锐开启了中法文学交流的历史航程。伏尔泰,这位集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西方文化巨子,以他特有的远见卓识,在中法文化关系史册上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章。  相似文献   

4.
歌德与“世界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我们现在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和交换。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相似文献   

5.
《人在欧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旅居欧洲期间的"流散写作",双重视域互为镜像是其文本最显著的诗学特征。双重视域既是作者在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本土与母土两个疆界不同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观察这两个疆界不同的文化视角。作者一方面从中国文化视角出发观察欧洲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则以欧洲为参照系反观台湾社会现实;在对他者进行质疑和批判的同时,对自我进行审视和反思,二者互为镜像。双重视域既是一种外在视域,同时也是一种内在视域,其意识形态视点的选择与作家的自由主义身位具有同构关系,它是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意识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索因卡以其杰出的戏剧创作蜚声世界文坛,而他的一系列优秀戏剧作品则明显反映了他的文化价值观念.《沼泽地居民》、《狮子和宝石》、《森林之舞》、《强种》和《死亡和国王的马车夫》是索因卡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五部戏剧作品,从这五部戏剧作品中的“外乡人”这一原型人物入手,对索因卡的文化观进行梳理,阐明他对待西方主流文化态度变化的轨迹.纵观索因卡的戏剧创作,他从最初对待西方主流文化的亲近逐渐走向背离;从最初对约鲁巴文化的怀疑,逐渐走向肯定和赞扬.简而言之,索因卡从最初的亲欧倾向或者说亲欧洲文化倾向最终走向约鲁巴主义或者说非洲中心主义,他把希望寄托于充满神灵和仪式,以及巫术的非洲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前中西文学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前的中西文学关系以十六世纪为限分为酝酿期和滥觞期两个阶段。十六世纪前中西文学受地域阻隔的局限,只有少量口头传说经过辗转转述在两地民间流行。十六世纪后基督教传教士来华传教,一批中国文学作品、文化典籍被译介到西方。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包括汉学译著集成《中国通志》的出版和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改编上演。同时西方文学也渐次传入中国,代表作品是《圣经》和《伊索寓言》。这一时期中西文学的往来交流具有质和量的双重特征,即质的方面重思想资源而轻文学本体,重功利而轻审美,量的方面中国文学的西译大大多于同期西方文学的中译数量,这双重失衡的原因在于早期中西文学交流者们在接受和引进异国文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实用主义心态  相似文献   

8.
在关注中国文化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中,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容恩(C.G.Jung,1875-1961)是十分突出的一位。他把中国传统思想当作其理论探索的重要依据,虽然这探索是要“解决欧洲的问题。”容恩特别重视《易经》,认为是“中国思想的丰碑”,从对  相似文献   

9.
华静 《兰州学刊》2010,(1):217-220
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一种文化中的人在理解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一定的误读。动画影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美国人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这些误读的成分却恰恰是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传播的表现。而《功夫熊猫》中好莱坞梦工场向中国人展现了关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深层正确解读,这正说明了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文章就影片中各自展现的中国文化表象及美国文化内涵进行了剖析,认为《花木兰》影片对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传达比较忠实,而对深层文化传递中带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痕迹。其误读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了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同一话题的全球化阅读。  相似文献   

10.
白晋是法国来华传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在康熙的支持下,他长年从事《易经》研究。在《易经》的研究中,他沿着欧洲索隐派神学传统,开创了对《易经》的索隐派解释,将《易经》与《圣经》合一解释,企图用这种方法化解礼仪之争以来天主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白晋的做法在来华耶稣会士内部引起争论。最终,虽然康熙仍然支持白晋继续研读《易经》,但白晋的全部作品在耶稣会内部遭到了封杀,白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依据梵蒂冈图书馆所藏的重要文献,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西里首创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为中国文学的渊源变迁做了系统的梳理。他的儒学观、文字观和民间文学观深受实证主义、欧洲中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是以西方学术体系为理论基础,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13日至25日,我随安徽省新闻文化访问团一行13人赴欧洲六国考察访问。这是一次愉快的访问旅行,短短12天的时间里,行程约两万四千公里,我们先后到了意大利、梵蒂冈、法国、奥地利、德国、西班牙,并与意大利华商总会、意大利《新华日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华人机构和华文媒体进行了访问、交流。  相似文献   

13.
陈猛 《北方论丛》2016,(6):130-132
莱布尼茨作为享誉世界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对中国的关注持续了大半生。他和他的学生克里斯蒂安·沃尔夫( Christian Wolff,1679-1754),都是18世纪中叶以前欧洲颂华派的著名代表。莱布尼茨对中国的兴趣就如同他的哲学一样,不只是拘泥于一个点,而更像是一张网。他不仅关注在中国的传教,更关注欧洲与中国的文化知识交流,他还论述了中国的哲学,褒扬了中国的皇帝。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张彦玲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和基本总结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利用,先后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  相似文献   

15.
<正>人的问题是文化的中心,是不同文化体系比较和交流的中心。 有人考证,中西文化交流始于公元二世纪,即西方古罗马期间和中国汉王朝时代。不过,在十五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进行的,相互影响不大。然而,在这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里,中西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对后人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影响和作用。自十六世纪开始,中西的精神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学西传,十八世纪以前,西方出版了中国古代名著《易经》、《大学》、《中庸》等著作,古代名人孔子、老子等被西方人评说,甚至出现一部《中华帝国辞典》,法国人马勒伯朗还著文对中国的“理”和西方的“上帝”作比较研究。当然,西学也在东传,特别是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中国人大量引进西方思想家的著作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评梁漱溟早期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中国文化的改造与重建几乎是梁漱溟一生的事业.1921年,梁激溟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观,这就是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人类文化三期发展的理论.这种观点在他一生中一直没有改变,以后的工作只是在哲学上给以论证.梁漱溟的文化观在思想发展上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标志;后期则集中表现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和《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中.前期的文化观主要是提出了人类文化三期发展说,并预言未来的世界文化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后期文化观则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山水诗画作为文学艺术中独立的一种体裁,形成于东晋、刘宋时期。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晋、宋之间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和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这个事实证明:世界上最早发现自然美、最早产生独立山水诗画的,不是欧洲的意大利与荷兰,而是亚洲东方的中国。但由于“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也由于西方对东方文化的隔膜,长期以来,这一客观事实始终被西方学者所忽视。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在其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说:“意大利人是现代人中最早看到和感到外部世界有美丽之处的。”他又说: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等文化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明和思想在交流过程中势必引起碰撞和冲突,这造成了明清时期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读,其混淆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文化内核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如此,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田中谦二为日本继青木正儿之后,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最深之耆宿。其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国古典戏曲,而对元杂剧《西厢记》情有独钟。他对《西厢记》的贡献.分别反映在翻译、注释、考证、鉴赏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研究与介绍。他的研究方法也兼顾文献学与文艺学,而且也运用了当代的高科技手段。他不仅与中国学者有较多的交流与讨论,对日本年青一代的中国戏曲家也进行了无微不至的指导,因此,他既是一座跨越中日文化艺术的桥梁,也是日本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承前启后的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20.
泰戈尔与中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戈尔论中国文化和中印关系泰戈尔一生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和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关心中国。1881年,他才二十岁的时候,就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死亡的贸易》。在这里面,他严厉地谴责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