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德潜是乾隆时期诗坛盟主,他所推崇的"格调说"在清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然清人对沈德潜的评价褒贬参半,对其批评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温柔敦厚""规模特甚"以及"学古遗神",然而这些批评有值得商榷之处,须联系沈氏所处时代背景,全面考察其诗论和创作,方能得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乾隆认识到"诗教"对统治的重要作用,加之自身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其诗学观直接影响清廷诗教政策的确定。他高举"儒家诗教"的旗帜,以忠孝为旨归,树立风雅正则。沈德潜以重振儒家诗教为己任,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准则。君臣际遇,两人诗学思想有着惊人的印合,乾隆找到了诗坛的代言人,使沈德潜成为诗坛宗主。然而,他们之间还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分歧,最终导致君臣关系的决裂。  相似文献   

3.
沈德潜诗歌复古论与明七子诗歌复古论一脉相承.然而,世移时迁,沈德潜对七子诗歌复古论又加以修正和完善.首先,在作诗宗旨方面,重提儒家诗学传统,强调"善"与"真"的统一.其次,在学诗对象方面,提倡唐音,又不废宋调,树立了远比七子宽广的师学方向.最后,在具体作诗方面,把"才"的因素提到新的高度,强调"才"与"学"、"法"的统一.沈德潜继承七子复古理论,同时又对其进行修正与完善,是明末清初以来诗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孔子诗论》是我国最早的孔门论《诗》文学思想著述,其与儒家哲思一脉相承,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通过《诗论》第一简的"提纲"之言,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论《诗》言路,以及《关雎》七篇之《诗》评这三条论《诗》脉络,可以看出,在看似松散的孔门《诗》论背后,儒家之"仁"一以贯之。这一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相关空白;另一方面,可以将《诗论》提升至哲学高度,为其语内、语际新诠释开辟不同视野。  相似文献   

5.
贺严 《文史哲》2007,(4):134-140
沈德潜一生于唐诗用力甚多,唐诗在其诗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沈德潜重视诗歌史的梳理,也特别注重各时代诗歌所具有的"诗教"之用。唐诗是他对诗歌史进行溯源辨流的起点,也是其考察诗道兴衰的关结点。通过对诗歌史源流正变的清理,沈德潜将唐诗在诗歌自然流变史中的地位和其在诗道兴衰史中的地位结合在了一起进行考察。在诗歌的自然流变中,唐诗虽然处于诗歌发展之流,但又是诗歌之盛;在"诗教"传统中,它又传承了诗教之正。因此,在沈德潜的诗学体系中,唐诗获得了崇高的诗史定位。  相似文献   

6.
沈德潜二十六岁“请诗学于横山叶先生”。兹后五年,叶燮去世。又后四十四年,身居高位的沈德潜乞假从北京归,偕同横山“老门生存者九人”,“到二弃草堂拜叶横山师之位”。他们相与“讨术业之渊源,合通门之情好,阐先生《原诗》上下篇之议论”,所谓“横山一脉,犹在人间”。(沈德潜自订年谱)然而由于沈德潜的诗论着重于探本溯源,似乎跟《原诗》不同,而前者又曾得到乾隆的赏识,因此有  相似文献   

7.
胡敬君 《云梦学刊》2002,23(1):67-69
孔子是儒家诗论的开派者 ,荀子是先秦儒家诗论的集大成者。两人都以宗法理论为诗歌理论的基础 ,以“礼”来规范和制约“人性” ,以道德评判来统摄审美 ,具有明显的沿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许学夷在《诗源辩体》卷35中,论述魏晋至明代的歌选本、诗论和诗歌批评著作,以“大中至正之门户”〔1〕,“未敢以私智立异说”〔2〕的客观求实精神,对历代诗歌选本和诗论做了较为全面和实事求是的分析。初步看来,他对历代诗歌选本、诗论的研究,在坚持正统儒家价值取向和复古论立场的同时,吸收了明代审美主义的创作和理论经验,推进了儒家诗学审美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王船山是中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我们过去的研究多着眼于发掘他思想中的精华,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出现了拔高的倾向,掩盖了他思想中迂腐、落后的东西,在有些领域,甚至将他的落后观念也作为精华而予以肯定.本文试图揭示王船山温厚的艺术原则背后所隐藏的封建伦理观念,以就教于方家读者.一、由重兴群、轻观怨所引起的思考王船山曾标举儒家"兴观群怨"的传统诗论,作为他诗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但  相似文献   

10.
风雅诗学的复兴和变异,是清代文学发展的一条线索。风雅诗学变异之原因,是道统、文统与政统之矛盾,而诗教与政教之矛盾在乾隆时期开始变得明显。乾隆时期的诗人沈德潜论诗主格调,宣扬温柔敦厚之诗教,而将忠君爱国认为是儒家诗教之核心。沈德潜的"雅正"审美理想,既为对朝廷所倡导的审美风尚之响应,亦为风雅诗教之主动回归。但沈德潜又想超越政治而谈诗,其诗学中潜在的矛盾,在《国朝诗别裁集》编选中得到充分体现,也正是这种矛盾引起了乾隆帝的不满。沈德潜的晚年和身后遭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统、道统与政统之纠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