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在干部队伍中,有人说:什么都要会一点,像万金油一样,才不会掉队。也有人说: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揽得了"瓷器活"的"金刚钻"才是新时代的好干部。对此,你怎么看?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社会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干部队伍同样也需要不同的人,所以,我们把其分成综合管理型干部、专业技能型干部、行政执法型干部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管理需要。(2)题目中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2.
<正>一是标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政治标准,要"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政治标准一定要把握住。二是程序和原则的问题。选拔任用干部的相关程序任何时候都不能擅自更改,特别是上级规定的一些程序、标准、条件,任何时候都不要逾越。党委(党组)书记都有推荐干部、使用干部的权力,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 发展时期,随着小康社会建设 的全面展开,干部制度、人事制度也 在进行着改革。在这个时候,研究西 方的文官制度,观其利弊得失,总结 其经验教训,对完善我国的干部制度 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革新吏治:西方文官制度的 形成 "文官"一词,是从英文"Civil Service"翻译来的,这个词的原义本 是文职服务员,并无"官"的含义。 西方各国对文官的称谓不尽相同:美 国叫"政府雇员",毫不掩饰文官与 政府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法国叫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为官不干事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干部身上非常严重地存在着。在这些干部任职的辖区内,面对一些复杂矛盾,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会触及哪些人的利益,怕得罪人丢选票而不敢"轻举妄动";面对关系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他们犹豫不决,不敢拍板,怕拍错板会影响进步;面对常规工作,他们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事就易出事。他们的"聪明"经验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结果导致一个地方或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1.中央某机关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对干部提出"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的要求。请你就一个干部如何做到"知足"与"知不足"作答。测评要素: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应试者要能够回答出,一个干部能不能做到"知足"与"知不足",不仅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更是素质高低的反映。一个干部只有在名利上"知足",才能丢  相似文献   

6.
“我送到你们身边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只不过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罢了,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骄傲。但是后来呢,你们之中的人,有的悉心去培养,像照料一粒麦种;有的却渐渐失去了耐心,不再去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反而粗暴、简单地对待孩子,以致孩子越来越愚钝,甚至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7.
金阳 《领导科学》2015,(6):12-13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但现行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漏洞,严重危害干部任用风气和政治生态。本文就现行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些漏洞与防范之策,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常见漏洞1.  相似文献   

8.
博远 《领导科学》2020,(5):77-78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结合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谈谈你对习总书记论断的理解和认识。测评要素:担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能深刻理解习总书记关于在严峻斗争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精神。一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认识和评价一个干部,不仅要看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不仅要看他平时的言行,更要看他关键时刻的表现。"二是实践出真知。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6,(8):138-138
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一项“让人聪明”的实验。这是个简要的“变聪明指南”,你不妨试一试:周一:骑自行车、走路或乘公共汽车上班;晚餐吃鱼。周二:从词典里挑几个不熟悉的词,用它们造句、会话。周三:做普拉提(运动),或沉思冥想;和陌生人交谈。周四:走一条不同的路线上班,看排行榜或者“脑筋急转弯”。周五:不喝咖啡,不喝酒;把购物清单背下来。周六:用“非正手”(通常不用的那只手)刷牙;淋浴的时候闭上眼睛。周日:做一做填字游戏;轻快地散步。让人聪明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从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其中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时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快"、"好"、"能干"、"聪明"其实都是相对的形容词,有的时候知道我们竞争对手是谁非常重要。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跑了。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知道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那么,什么是干部的"德"呢?笔者认为,干部的"德"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诚。首先,要对党忠诚。要做到心中有党、口上有党、事间有  相似文献   

12.
<正>以什么作风选人,关系党风政风,关系民心所向,关系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就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用好的作风选干部,选作风好的干部。反观当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严不实的现象:有的仍简单以票数论干部,或对有反映的干部"一挂了之",不做深入调查;有的动议干部随意性大,考察干部"走马观花",履行程序走了过场;有的在用人原则上搞变通,不敢向歪风邪气"亮剑"、较真。这些选  相似文献   

13.
<正>1.日前,《人民日报》刊文称:近年,有种另类的"做好事"。一些社区干部为辖区居民办好事情后,或暗示居民往单位送锦旗、写感谢信,或指引其给媒体爆料"扩大影响",甚至出现媒体收到居民爆料措辞雷同的情况。你怎么看待这种另类的"做好事"现象?测评要素:为民服务意识、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干部为群众服务、给群众办事,事毕张口"要表扬",明显与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官德标准相悖。某种意义上说,"要表扬"是图虚名、务虚功,是一种不作为的隐性体现,值得各级各部门高度重  相似文献   

14.
<正>落实中央要求,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一方面必须扎紧干部的"入口",另一方面更要疏通干部的"出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疏通干部"出口"还有不少难点。难点一:考核评价弹性大。在干部考评任用方面,由于科学的岗位职责规范和考评机制尚不完善,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干部难以因人而异地进行考核,造成干部考评结果难免与干部实际表现有出入,致使一些优秀干部被调下去,一些平庸的干部却留下来,造成用人不当、调整失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从严管理干部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近期,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永远是人情感的寄托和温馨的港湾。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多么成功,总有心情烦恼、事业不顺的时候。这时候,只有家是最温暖、最包容、最可靠的地方。在事业发展上,女性干部要想取得成功,往往要比男人付出更多,有时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被"污名化",陷入家庭感情危机,导致家庭破裂。女性干部如  相似文献   

17.
能力与人品     
<正>社会上聪明的人很多,但靠谱的人太少。论聪明,其实大家的智商基本都差不多,一些人稍微高一些,但都在差不多的区间,除了极个别智商比较高的人。是否聪明更多时候是从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处理能力上反映出来。无论中西方,在社会上,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这是对一个人是否靠谱的基本判断。从普遍现象来看,聪明  相似文献   

18.
1.一位企业家对他的员工说:"当领导者交给你一个难题的时候,你不能说没有办法,而要说:我试试看."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你如何做到这一点?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时候,上级领导交给下级工作任务时,下级必须诚恳接受,不讲困难,创造条件完成任务.态度决定成败.任何时候,一个干部都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工作精神,这不仅是责任心、事业心的反映,也是敢于担当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对丑闻干部的甄别,上级组织要用好望闻问切"四步法"。在对丑闻干部的使用上,上级组织要做到:慎用,与有丑闻嫌疑的干部谈话;起用,给被人诬陷的干部平反;巧用,对与丑闻关联小的干部敲钟;弃用,让被丑闻缠身的干部下课;禁用,使因丑闻落马的干部出局;试用,给受丑闻影响的干部温暖。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就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算账"是不可避免的事。所谓"算账",无非是权衡利弊得失,这很考验一个人的眼光。有的人就看着鼻子底下这点实利,算盘珠子拨得很精,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常常因小失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会"算大账"的人出来指点迷津,如此这般,豁然开朗,众人皆服。很多改革故事中,这样的桥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