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鞋情     
王涛 《社区》2010,(5):48-48
锥子.麻绳和针是母亲的三件宝。它们在母亲的手中变滑。变秃,感受着母亲的手由细腻变得粗糙。以至布满老茧。母亲用它们补掇一家人的破烂,做出一双双布鞋。岁月在母亲“锥底子”时拉着长麻绳的嗡嗡声中悄然逝去.母亲的丝丝青发也在声声岁月中换了颜色……  相似文献   

2.
杨开春 《百姓生活》2011,(10):31-32
一位老人坐在斑驳的土屋门前,身边摆着一只笸箩。细细的纱线在她手上飞舞,洁白的土布大褂,映衬着她慈祥的面庞——这就是已在4年前进入国际市场的三峡“步步升”养生布鞋的形象广告。  相似文献   

3.
刘荣昌 《老友》2021,(2):24-24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我,儿时生活在乡下,那时最盼望过年,因为新年能穿上母亲做的新鞋。黑色条绒鞋面,洁白的鞋底,朴素的美会让我高兴一个春节。我家兄妹三人,母亲为了我们每人都能有新鞋穿,要在年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准备。纳鞋底是基础工作,鞋底的主要原料是秋天备下的袼褙:在炕桌上或案板上先铺上一层报纸,在报纸上刷上第一层糨糊.  相似文献   

4.
久违的布鞋     
《新天地》2007,(1)
母亲是做布鞋的好手,这是村里妇女们公认的。儿时我是穿着母亲做的布鞋长大的。那时,母亲总会把一些零布料集攒起来,依着我的脚的大小剪成鞋样,然后用密密的针脚纳在一起,再在上面缝上一块厚厚的黑布鞋帮,一双布鞋便完工了。我总喜欢穿着母亲做的新布鞋走来走去,惹来小伙伴们一阵羡慕。在我眼里,母亲做的布鞋既合脚又美观,也最舒服。  相似文献   

5.
儿子生来就爱出汗,稍一紧张,两手和双脚便汗湿漉漉。上学之后,写起字来,手边总要预备上一块手帕。因常年穿的是透气性较差的革鞋、登山鞋、塑料底鞋等,脚上常被汗水渍起水泡,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让人看了十分心疼。我与妻带着儿子看了不少医生,擦剂、水剂、膏药、偏方几乎全都用了个遍,效果却总是不太明显,这时忽有人献策:“听说穿家做的土布鞋,能治这种多  相似文献   

6.
一双老布鞋     
黄冬发 《老友》2014,(2):15-15
正小的时候,我穿鞋很费鞋。脚长得丑,两个脚大拇指很长,鞋面容易穿洞;走路外撇,容易磨底。一双新鞋,我穿个把月,就破烂不堪了。为此,母亲很是伤脑费神。20世纪60年代,一双新布鞋,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奢侈品。为了爱护这双新布鞋,母亲教给我一些小窍  相似文献   

7.
阿峻 《百姓生活》2014,(1):36-37
这是一个延续了半个世纪的人间真情故事。一段令人唏嘘的感恩历程——51年前。3碗黄豆种下一段大爱善缘;51年后,七旬老人跨越3省、辗转千里寻找恩人。2013年4月15日。已届古稀之年的他背着土特产。经过10多个小时的旅程。从河南来到河北恩人家中。见到恩人的那一刻,他紧握恩人的手。动情地说:“恩人啊,我总算找到你啦……”  相似文献   

8.
娇小的身材,匀称而又耐看的脸蛋,周晓芳有着江南女子的那种柔美气质,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此时,坐在我面前的她舒展平和的微笑,用她轻柔的声音娓  相似文献   

9.
施俊霞 《老友》2011,(8):40-41
几十年来,我对老伴的“小气”、“抠门”非常反感。譬如,外出旅游,每到一地,别人都会采购些土特产,可他不买,还竭力阻止我买,说什么“别上当”,尽扫人家的兴。又譬如,  相似文献   

10.
梅小萌 《社区》2013,(5):28
我是70后,小时候都是穿着妈妈手工缝制的小棉袄过冬,那时家里特别冷,还没有暖气,妈妈为了我不冻着手,把袖子做得很长,盖过手背,多冷的天,小手都暖暖的。虽然现在不再穿妈妈缝制的衣服,可我还是很怀念那时传统手工缝制的小棉袄。我的宝宝出生在10月,我在怀孕的时候,就准备送给宝宝  相似文献   

11.
崔修建 《社区》2014,(26):19-19
小时候,他家里实在太穷了,上中学之前,他穿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布鞋,有时干脆打赤脚,从没有穿过一双买的鞋。尽管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但那一份无以言说的自卑,还是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了。特别是当他穿着带有破洞的布鞋去上学的路上,他总喜欢一个人走在前面或远远落在后面,他怕别的同学笑话他。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我们别无选择,脚下能够穿的只能是布鞋;最普遍的是针纳的千层底,而且一般是家做的。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用顶针把针一下一下顶过鞋底的情景。在现在看来,这很费神、很吃力的事情,母亲却可以一边做,一边和旁人唠家常。那一针一线,扎扎实实,完全手工制作,需要非常地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徐州著名的土特产食品鼋汁狗肉和传统糕点的包装设计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出包装设计利用汉文化资源上存在着不足与优点。论述了包装设计中图形元素使用不当、包装结构造型单一、色彩和版式设计上不上档次、缺少地域文化审美性、市场混乱、缺少统一的地域性特产品牌文化价值保护意识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乡土哲学     
张军霞 《百姓生活》2014,(11):23-23
那时的山村,一有时间,妇人们就纳鞋底。纳了一双又一双,且一双比一双针脚细密,一双比一双式样精美。当时只认为,山路费鞋,而过日子又没有余钱,她们必须勤于针线。可是,她们在纳鞋底的同时,还不停地纳鞋垫,而且鞋垫上全是艳丽繁复的图案。她们全不顾鞋垫纳成就会被踩于脚下,美丽顿消问母亲缘由,母亲说,山里妇人没有别的,有的只是闲——闲来无事该如何?于是纳鞋;  相似文献   

15.
平时出门遛弯儿散步,很多老年人都会选择一双舒服的布鞋。平底布鞋是不少老年人的挚爱,它穿着舒服,吸汗,不捂脚也不挤脚,但是专家建议老年人还是穿着稍微带点后跟的鞋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感动 《社区》2009,(17):48-48
2007年11月,当选美国弗尼吉亚参议员的卡普·彼得森当众展示了自己在竞选中被磨破的鞋底。这个带着破洞的鞋底,向人们展示了美国议员的工作方式和态度——除了在议会开会,其余时间都是在与选民打交道。  相似文献   

17.
缝制百纳被虽是黑人女性日常生活中从事的一项普通的家庭手工艺活动,却是代表非裔女性文化与民族身份的一个文化隐喻,展现了其优秀的民俗文化,审美情趣和核心价值观。本文将创造性地借用Martin Gannon在2001年提出的文化隐喻理论框架,深入剖析沃克小说中“缝制百纳被”的文化内涵,并进而揭示它所隐喻的美国非裔女性无穷的创造力和深厚的姐妹情谊。  相似文献   

18.
民间绣花鞋品种繁多、造型优美、做工精细,是民间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民间绣花鞋鞋底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实物制作与民艺采风的方式,总结出绣花鞋鞋底的制作材料与步骤。同时从浆糊的制作与运用、纳鞋底针法、防水技巧三方面分析了其制作工艺,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展现的聪明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土特产品包装对土特产市场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土特产包装方面存在的问题,安徽土特产包装设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凸显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战略,走特色发展、优势发展和持续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20.
衣领的造型主要由领窝和领片两部分构成,在分析几种常见领型造型特点的基础上,对五种领型在裁片配置和缝制过程中常出现的外观疵病及其产生疵病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裁片丝绺方向运用不当和缝制技法不正确是导致衣领疵病的最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疵病产生的原因,从裁片配置和缝制技法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补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