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上面我们对增益经济的基本特质做了一个大致的分析,那么如何发展这种经济呢?答案就是把形象战略渗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战略”本来是一个军事术语,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谋略。这种筹谋包括作战方针的制定、作战原则的确立、作战阶段的划分、作战区域的分割,作战步骤的实施等等,它要考虑双方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4.
形象经济与形象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易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2001,(4)
形象经济是通过形象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润的经济。形象经济以资源个性化、概念商品化、品牌资产化、传播市场化为生产力要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全新体系,展示了形象经济学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形象经济与形象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易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9-34
形象经济是通过形象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润的经济.形象经济以资源个性化、概念商品化、品牌资产化、传播市场化为生产力要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全新体系,展示了形象经济学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文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7-10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 ,首要的发展战略应是绿色经济战略 ,即以生态经济优先、合理配置自然资源 ,以绿色产品及服务满足人类社会需求或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 ,实现绿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阐述了绿色经济战略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能更好地推进绿色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形象与CI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强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68-71
高校形象是指高校的关系者对高校所持的看法和观念 ,它由学校的外表要素、体制要素和人的要素等多方面构成。导入CI战略 ,并通过人际传递、大众传递和自我传递等多种途径 ,全面树立高校形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形象不是自然生成,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会的来临使得城市之间的竞合进一步加剧升级。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更高的风险.城市决策者需要以新的施政理念和发展战略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和提高竞争力,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城市自身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诸要素进行规划和整合,挖掘和提炼城市品牌,塑造并传播个性城市形象,成为各地竞相争逐的热点。当城市形象广告成为一股热潮,城市政府投入巨资矗立诸多户外广告,密集的广告刊播占据了主要媒体的黄金资源时, 相似文献
11.
竞争战略是企业制胜的利器——波特《竞争战略》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欣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波特许多有关竞争战略的思想光彩多目 ,历久弥真 ,对指导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极富现实意义。本文就波特模型、差别化战略、竞争与合作、竞争与价格等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绍兴在长三角经济竞争中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迪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3)
绍兴在新一轮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竞争中,既有优势,又存在明显的不足,绍兴必须认真地审视自己,找到差距,力求在经济竞争的战略抉择上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业外包与中国新经济力量的战略崛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志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4)
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外包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外包和承接服务业外包并举转变。目前,外包活动正逐步从实体性活动转向非实体性活动,服务业外包由此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服务业外包对中国新经济力量的崛起具有不可估量的长期影响,它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也是中国从更深层次上加入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的一次具有转折点意义的战略抉择。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应该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谋划。中国政府的决策者应该运用逆向思维方式,从发达国家担心外包可能带来风险这个角度进行反向思考,由此决定如何进一步改善发展外包服务业的制度环境和硬件基础。中国应该把制造业乃至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运用到承接服务业外包方面来;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优势,为外国发包企业提供优良的增值服务;充分利用外资在华不断增长的制造规模,通过其关联关系和互动机制,吸引服务业FDI、技术和知识;抓紧制定鼓励服务业外包发展的政策和规制,营造发展服务业外包的政策平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正在进入新的“凯歌行进”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到日程,需要进一步加快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程。为此,必须认清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动力,认定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进行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评价,做出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创意,才能逐步实现从“经略海洋”设想到“海洋开发”战略的政策性安排。 相似文献
15.
魏国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40-50
[摘要]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营造中国民族工作良好的国际环境,树立平等团结务实负责公开透明的形象。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要遵循实事求是、依法管理、循序渐进与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体制, 建立对外形象管理的联动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夯实民族工作对外形象管理的基础,提升民族工作对外交流的层次,扩大民族工作对外开放的领域,形成民族工作对外传播的合力,构建民族工作对外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王进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18-19
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而跨国界、跨区域间的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 ,必将促进各国经济由区域经济一体化向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2):124-125
吴翔宇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成果《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立足于鲁迅营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语境、建构策略、形象序列及价值评估等重要问题,系统地梳理
了鲁迅建构民族国家想象的话语实践及心路历程,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姚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78-81
鸦片战争以降,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运渐恶化。然而,20世纪30年代,“中国形象”却产生了重大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作品《大地》及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分析电影《大地》中所体现的正面为主的“中国形象”,以及这一积极形象背后的历史、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是全球竞争战略与国家间和地区间竞争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大公司、非盈利组织和学术界等各方面所公认。在此文中,他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把脉开方。 相似文献
20.
经济创新与企业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志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8-75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文章首先对经济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经济创新的构成要素和行为主体。经济创新的源泉应归结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以及市场向科学知识提出的要求。文章还考察了经济创新中的激励问题,阐明了市场结构、法律环境与经济创新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介绍了四种不同的企业创新战略,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