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金梅 《阴山学刊》2001,14(3):56-58
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日本人学汉语的语音错误,主要见于声母,韵母方面.可以从分析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入手,分析其错误,并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音位是语音中一种彼此对立、而又能区分意义的语音特征。它可分为“音段音位(segmental phonemes,即元音、辅音和它们在词中的组合)和“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 phonemes.即重音、声调、音长和音渡)。任何人在学习一种外国语的语音系统时都要受到本族语发音习惯的干扰。这种干扰程度的大小,往往与人的年龄成正比。成年人的本族语发音习惯更是根  相似文献   

3.
利用语言迁移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从音位特征中的元音、辅音,超音段特征中的语调、重音及其他特征中的连读、停顿这些方面来探究汉语普通话对英语发音在语言因素上的负迁移作用。根据中国学习者产生的偏误和负迁移,找出相关对策:学习语音理论知识、实施对比训练、增加语音模仿,希望能促进学习者对普通话发音和英语发音的认识,有的放矢地去训练和纠正,提高英语发音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引入传统语言学中"音位功能负担"的研究思路,以藏语的音素音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拉萨话和夏河话的元音、辅音及声调的音位功能负担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夏河话和拉萨话元音的音位功能负担差别不大,拉萨话辅音和声调音位功能负担的总和与夏河话辅音非常接近。夏河话复辅音中前置复音和部分辅音韵尾的脱落所造成的信息量的损失转移到声调上去,从而为历史语言中关于方言分化和声调产生理论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5.
潮汕方言和英语在发音上有很大的区别,这给潮籍学生在英语语音习得上造成困难.笔者着重从辅音、元音、声调和连读四个角度探讨了潮汕方言对潮籍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并在教学实践中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潮汕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  相似文献   

6.
向红 《云梦学刊》2001,22(6):124-126
任何人在学习一种外语的语音系统时都会受到母语迁移特别是其负迁移的影响。作为我国七大汉语方言之一和湖南第一大方言,湘方言与英语的语音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可该方言区的大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差异,不自觉地将湘方音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特征套用在英语词句上,从而导致种种发音偏误。显然,对湘方音音段音位在该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影响进行调查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湖南高校学子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以及进一步发展湖南高校的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音位和音节两个方面系统地比较了英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旨在描述这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希望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广东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特殊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教学实例为依据指出广东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存在特殊障碍。采用对比分析方法重点分析粤语语音特征在英语音位中的负向转移;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说明单方言背景和洋泾浜英语是影响广东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特殊外部因素;并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一些“特殊”单词的语音和拼写教学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既然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差异都是以其音位规则为基础,教师完全可以用音位规则来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对特殊单词的发音和拼写规律,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汉语声调作为一种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并不亚于声母(辅音)和韵母(主要是元音)。汉语不同的方言中,声调的数目、声调的类别、声调的拱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语音实验手段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对精确和可信。本文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佳木斯方言单字音声调的语音材料进行实验分析,以八组词为实验材料,利用计算机和praat语音软件分析出数据并作出音高曲线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佳木斯方言的声调格局。  相似文献   

11.
按语音差异,笔者将荣县境内的方言划分为3个大的片区即东路、中路和西路三片。中路话以荣县县政府所在地旭阳镇的语音为代表,西路话以长山、双古、新桥三镇为代表,东路话以成佳、五宝两镇为代表。西路语有不同于中路话和东路话的语流音变,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中路话是典型的荣县方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语音学角度阐述了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英语单个音素普遍存在的发音错误、被学生忽略的不完全爆破现象、连读现象、单词弱读式和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英语拼读是英语为了保持其拼音文字的特性以及单词认读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所采取的音系学处理,是有规律可寻的。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是二语和多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学习初期,语言迁移的影响尤为强烈。对于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研究多见于二语,而三语习得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从三语习得的角度,探究以汉语为母语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三语言德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以期减少英语知识对德语学习的负迁移,提高德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外语学习和交际当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在中国人的英语交际当中也不例外的出现了负迁移的现象,有时影响了中国人的英语交际效果。汉语的负迁移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负迁移上,还表现在汉文化的负迁移上。  相似文献   

16.
“假借”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阐释的“六书”理论之一,后人的解读众说纷纭。“假借”究竟属于造字法,还是属于用字法,成为论争的焦点。从实例分析中得到证明,我们应该把“假借”视为汉字演变的过程,它是汉字的使用方法之一:但从“假借”过程的结果来看,它又创造了一批新的汉字(同“形”而且同“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语音焦虑是一种外语学习中不可忽略的焦虑形式,语音焦虑源自于英语学习起始阶段语音知识的缺失导致的语音缺陷和诵读困难。语音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听说能力,也影响阅读能力和其他外语技能。在论证语音焦虑同外语成绩呈负相关的同时还指出,受方言发音影响的少量稳定的英语语音错误比大量不稳定的英语语音错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彭建国  何妤娜 《云梦学刊》2010,31(4):138-141
"本地话"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部分侗族人所讲的一种汉语方言。"本地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语音特征非常明显。通过与桂北平话语音特征的比较,"本地话"可以归属于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19.
魏博辉 《学术探索》2013,(4):108-112
语言文字不断地发展,形成了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分支。我们把带有“表意”性的语言文字统称为“会意语言”,把带有“表音”性的语言文字统称为“确意语言”。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对于中西方语言文字的特性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性,这也是理解和把握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及民族精神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