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称呼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翻译研究一直备受广大学者的关注,尤其在译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关于称呼语的翻译一直没有相同的准则.本文选取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从语用等值视角了探寻红楼梦中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物的称呼语翻译,描述了语用原则下的称呼语翻译现象,阐释了语用等值在称呼语翻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及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的语用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笔者认为语用等效是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根据此原则,分析了武汉市部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交际中言语者对受话者称呼语的变换运用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内涵。本文通过实例运用语言顺应和语 用移情的理论分析称呼的变换,探究称呼变换产生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称呼语与语用距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语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用来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日常交际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语法单位,而且还是言语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称呼语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洽商、确定的。交际者可以凭借称呼语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并透过称呼语凸现思想、感情、态度等言外之力。  相似文献   

6.
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及其在翻译中的得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亲属称谓语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代形式。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该称谓方式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本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翻译实例探讨了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及英译中其语用功能的得失,指出由于化差异,绝对的语用等效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否正确得体地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 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选择得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语用得体的角度探讨了称呼语的使用,阐述了影响称呼语得体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汉英公示语的普及,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公示语是应用性很强的感召类文本,具有提示、警告、警示、劝导、感染等功能.公示语的翻译重在语用功能对等以及达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目的.本文基于语用翻译理论,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现象,指出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信息累赘、文化误译、对原文语用意图的曲解以及用词中式思维等问题.译者应在语用等效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0.
俄语间接称呼语作为称呼语的一种类型,经常用于日常交际行为中。本文着重分析了俄语间接称呼语在不同语句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词语的语用意义与词语赖以存在的语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翻译的准确性就在于把握词语的语用意义。语用语言等效要求译者必须在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中准确把握原作词语的含义,否则会造成翻译的语用失效;社交语用等效则要求译者从社交文化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在语用意义基本相同、语用意义大相径庭、语用意义空缺的不同情况下确定源语中词语的语用含义。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探讨跨文化语境下词汇语用意义的异同,有助于实现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12.
商业广告的语用对等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广告的普遍特征是其极力说服读者的语用意义。目前商业广告翻译中存在对广告语用含义的忽视。广告的翻译策略实质上对原文语用意义的正确理解和在目标语中的正确再现。  相似文献   

13.
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广泛地被使用,本文除了从传统的角度介绍了称呼语的分类范畴,还以一种新的语用学角度来研究社会交流和文艺作品中的称呼语.这种称呼语的语用功能,比如其社会指示功能,礼貌标记功能,及在会话结构的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区公示语出现的场合极为广泛,翻译准确、得当的公示语将为外国游客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公示语的错译、误译等会影响公示语信息的传递,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或国家的形象。本文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角度对河南省著名旅游城市如开封、洛阳、郑州等公示语的翻译进行研究,目的是改进公示语翻译质量,提升中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加速河南国际化进程,实现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景点介绍语的翻译,提倡注重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含义和目的语与源语的语用等效。以这样的理论为框架,对相关的旅游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剖析了该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语用等效的角度提出了有关的翻译技巧,以期有助于提高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时出现很多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现象。翻译人员在翻译城市公示语时应考虑到公示语自身的语言特点、了解其应用功能并熟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改善公示语的翻译,避免语用失误现象,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比较和分析文化中两种不同文化在称呼语、问候语、赞誉与谦逊语、致谢与道歉语几方面礼貌原则的语用差异,可引起跨文化交际双方对于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重视,尽可能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给公众看的文字语言,用途广泛,意义重大。他们有着自身的语言文字特征和社会语用特征。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汉语公示语在英译时经常出现语用失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如词汇语用意义和语用规则的不对应、价值观念引发的不同联想以及民族文化缺省等。要想使英译的公示语表达相应的语用功能,在翻译时就要对这些差异给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对外宣传语英译过程中语用失效的现象,提出语用等效是对外宣传翻译工作者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同时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用策略:增添或浓缩语用预设信息、遵循译语礼貌原则、语用功能“仿拟”、语用“整合”、交际背景与表达的适度性等。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正确使用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从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分析了影响称呼语选择的主要因素,指出权势关系或同等关系是各种语言中决定称呼语选择的普遍因素;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称呼语体系的异同;分析了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下由于称呼语误用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称呼语体系的差异,培养社会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