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瑞(1514—1587),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政治家。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和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思想实际而发的,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海瑞在一生做官中,除任知县、巡抚等地方行政长官外,还先后领任大理寺右丞、通政司古通政、南京史部右侍郎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等管理和监督官吏的高级监察官。明朝都御史之类的监察官,有“纠劾百官,监督司法,辨明冤枉,考核监察官吏,提督各道之责。”海瑞在其执法和监察实践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监察思想理论,虽然都是封建时代的监察主张,但它对我们后世的监察活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9,(1)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府中做师爷时,才极大,心极细。大至军事指挥,小到官员考察,巡抚都要向他请教后方敢定夺。左师爷运筹帷幄,俨然是不挂名的一把手,人送绰号"左都御史"。当时,一省巡抚  相似文献   

3.
广东巡抚王来任因有功于广东沿海展界,故广州府、惠州府、潮州府等各地以名宦祠祀之,祠庙达数十处,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除官方修建祭祀以外,还存在民众私祀现象。其主要原因则是展界与民生紧密相关,王来任遗疏展界,乡民怀德,自发修庙以祀之。由于地处沿海,一些地方逐渐赋予其海神职能,王来任从而成为地方保护神。  相似文献   

4.
均工夫役是明初徭役中的一个项目。日本山根幸夫氏曾做过专门研究。但我认为:均工夫在推行中的一些问题,仍应进一步加以探讨。均工夫役的推行地区,仅见于《明太祖实录》中所记载的三条诏令: 卷廿六:洪武元年二月乙丑,“命中书省议役法。上以立国之初,经营兴作,必资民力,恐役及贫民,乃命中书省验田出夫。于是省臣奏议: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足之,名曰均工夫。直隶应天等十八府州及江西饶州、九江、南康三府计田三十五万七千二百六十九顷,出夫如田之数,遇有兴作,于农隙用之。”卷五四:洪武三年秋七月辛卯,“命编置直隶应天等十八府州及江西九江、饶州、南康  相似文献   

5.
海瑞(1514—1587 )作为一名明朝中后期的封建官吏,留传给后人的是其清廉、刚直的形象。他官至二品,从政二十余年,当过县令、巡抚等地方官,也当过户部主事,大理寺丞、吏部侍郎、都察院御史等中央官吏,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其政绩秉性已为人们广为传颂。然而人们对海瑞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的了解则多是停留在不系统的小说、剧作家文学性的描写上,且往往是一案一书、一案一剧的“公案”话本、剧作,很难了解其全貌。为此,本文将就海瑞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的主要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使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精神指导下得到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明代苏州府城附郭有吴县与长州两县.苏州府,苏州巡抚驻节之地和苏州府府治所在地,吴县、长州县治也设在府城.公安派领袖袁宏道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二十三年令吴,为官二载,卸任后游吴越年余.期间作品,分别辑入《锦帆集》与《解脱集》,此后又有一些追忆吴门篇什.这些诗作,从不同侧面映现出晚明苏州城市的人文形态.  相似文献   

7.
宋濂简谱(续)陈葛满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宋濂五十一岁正月,改宁越府为金华府。五月徐达、常遇春败陈友谅于池州。未几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有江酉、湖广地,约士诚合攻应天(南京),应天大震。朱元璋谕胡大海捣信州,以牵其后,并以计水...  相似文献   

8.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是黄册大造之期。万历四十一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五都三啚洪方村监生汪继夔等人以"取水救苗"为由,上呈休宁县,提出将率水洪方口段的"大溪河税伍亩入文昌户内当差"。当时署理休宁县事的徽州府同知要求册里(黄册里长)朱大道查报此事。朱大道查报无误后,休宁县准许"升科"。而相邻的上游二十四都一啚孚潭村生员许顺治等人认为"祖遗孚潭河塘","向业取鱼",用来"供祀宦祖唐睢阳许远公、张巡公双忠节祠"。所以许顺治等人以"贿积里书、朦胧升科、势占祀业"为由,先后上告至休宁县、徽州府、应天巡抚,反对洪方汪氏的"升科"行为。此案经过休宁县丞及里书查证,并经乡约、亲族调解,通过互换通行权与捕鱼权的方式实现了和解。通过此案可以看出,大造黄册之年,也是乡村产权关系调整之年。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之后,至少在徽州地区,黄册仍然在赋役征收、产权确认等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明代国家教化力度的加强,一批士人通过科举脱颖而出,使得海南从早期的文化输入地,开始对中华文化进行反哺。"初民社会"的海南,"耿介""清廉"成为海南文化独特个性。海瑞是其中极为杰出的代表,并因之而名留青史。在母体文化与海瑞的关系中,本土文化是海瑞的智慧源泉。与此同时,海瑞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推介等方面作出努力,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丁日昌(1823——1882年),字禹生,号持静,广东丰顺人,曾国藩的学生,留心时务,通达外情,是位洋务派人物,1875年任福建巡抚兼福州船政大臣。当时台湾仍是属福建省管辖的,设两个府一台湾府和台北府。任职期间,丁日昌于1875年冬和1876年冬两次到台巡视,经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后提出开山“抚番”、训练军队、奖励移民,进一步建设台湾。为了建设台湾,丁日昌特别注意对台湾吏治进行整顿。  相似文献   

11.
晚明清初,省域巡抚与区域巡抚的辖区是互相重叠,而不是此盈彼缩,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一地两属"现象。省域巡抚总管一省的行政事务,区域巡抚专管辖区内的军事行动,双方有时也会协商处理一些事务。由于两类巡抚长期共存,在实际政务运作中,"两属"地区的道员会同时向省域巡抚、区域巡抚请示、汇报一些民政事务。晚明的总督名义上管辖数省,实际上只管辖一省的军事、行政事务,对其他各省只是"兼辖"相邻区域。  相似文献   

12.
海瑞的教育思想,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基本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海瑞敢于正视现实,针对当时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大胆进行革旧、除弊和立新,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同时他又能躬身自行,率先实践,颇有教育家的风范。应当肯定,海瑞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对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或者借鉴意义。所以清人屈大均称赞海瑞是广东善于司教六公中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在与准噶尔将近百年的军事斗争当中,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清廷经营西疆的战略基地和进军新疆的战略通道,地位越来越重要,河西走廊之肃州、甘州、兰州先后成为陕甘总督及甘肃巡抚、甘肃提督治所。从甘肃行省系统的两个体系来看,其建置重心均位于包括兰州在内的河西地区。自顺治二年至康熙二年,甘肃军政建制的两大支柱——甘肃巡抚和甘肃提督建置完成,其治所均位于河西诸城,反映了清代河西走廊在甘肃行省的重要性。就甘肃行省的军事政治地位而论,无论从控驭番回的角度,还是从经营西疆的要求来看,河西各府州之重要性明显超过河东各府州。  相似文献   

14.
海瑞在施政过程中有大量法家思想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法需严峻、以示威慑;法不阿贵、官民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海瑞施政中的这些法家思想的运用对革除时弊、缓和社会矛盾和发展社会经济,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瑞基本上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格形象树立着。虽然诗歌与书法不是构成海瑞人格的主要因素,但是诗歌构成了海瑞人生的闲逸品格,书法构成了海瑞人生的艺术品格,通过对其诗歌和书法创作的解读,能够补充海瑞人格长期被忽略的其他因素,从而复原海瑞的立体人格。  相似文献   

16.
《治安疏》集中地反映了海瑞的思想和人格,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历史镜子,几百年来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治安疏》的历史价值,它所反映的海瑞精神,及其问世与传播的社会动因和文化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婚姻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社会历史,民情风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于1989年春到泰国北部的清莱府、难府、帕夭府和清迈府的瑶族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学术考察,搜集到了一些当地瑶族的婚姻家庭习俗,也了解到瑶族迁居到泰国后,在婚姻家庭制度上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本文试就考察所获资料,对泰国瑶族婚姻家庭制度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与海瑞都曾在南赣主政一方,以其所面临之实际问题展开社会治理。王阳明抚赣,首重思想道德教化,立社学、建书院、联讲会、举乡约,剿抚并用、刚柔并济,建立起以保甲和乡约为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海瑞在兴国的施政,重视改善民生,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地方机构,重整里老人制度,完善基层社会组织。从王阳明与海瑞的赣南施政,可以窥见明代国家治理基层社会的路径,展现出王朝国家治理地方的基本面貌。其治理经验,可为当今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海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直言进谏的典型人物,他的《治安疏》更是直言进谏的代表作。海瑞对嘉靖帝的"君道"之失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批判,对其崇道修玄进行批驳,对其以刑赏督责臣下进行批驳,吁请嘉靖帝翻然悔悟,与民更始。这样冒死进谏,需要有坚毅的心理品质和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后人将其概括为"海瑞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从微观的视角看,是海瑞母亲谢氏家教以及"严师"教育的成果;从中观的视角看,是明代海南文化氛围的影响;从宏观的视角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积极影响。海瑞的《治安疏》及其直言进谏所体现出的海瑞精神,已经融入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史中的精华,值得认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海瑞定理,在处理疑案时,应力争将预期错判损失与证明成本之和最小化,并严格按照符合社会强势观念的预设规则执法以降低当事人不服判决造成的成本,而现代司法制度中的证明责任制度正是海瑞定理在制度层面上的建构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