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成语词典》是一部中型成语词典,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用字,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词典》使用"同"、"通"、"古作"等术语注释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但是使用中存在混同问题;注释中使用的"也作"包含着复杂的字形关系;用"也作"标示异形词,有的"也作"应该是推荐词条。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等学校中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是王力主编的四册本《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本)和郭锡良主编,王力审订的三册本《古代汉语》(以下简称郭本)。这两部教材的高质量,举世公认,无用赘言。然而我们亦不必为贤人讳,这两部教材还有值得商议之处。本文仅就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处理略抒管见。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处理,是古代汉语教学贯彻历史主义观点的重要方面。过去,王本旧版对三类情况未加区别,一概注为“某同某”。1981年版对此作了重要修订:古今字,注为“某,后来写作某”;异体字,注为“某同某”;通假字,“某,  相似文献   

3.
邦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大学文科最新版教材经过修订,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教材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有待商榷的地方,如在“以同源字为通假字、以古今字为通假字、以异体字为通假字和本字借字互倒”方面,将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等误作通假字及本借字互倒的情况,还有进一步补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浅说古今字     
本文从什么是古今字入手,阐述了古今字的产生,并着重分析了古今字与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繁体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玉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楷书为主体的古代字典,并几经修订,流传至今。原本《玉篇》大部分已经亡佚,所剩的只有残卷。在原本《玉篇》残卷中,重文数量不少。从字形上看,可以将原本《玉篇》残卷重文之间的关系划分成三类:异体关系、假借关系、同义换读关系。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字数     
汉字究竟有多少?自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系统性的字典《说文解字》以来,汉字不断增加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据有关资料,历代字典、辞典收录的字数如下(有些字、辞典各家统计有所不同,这里只取一种说法):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10516字 《玉篇》梁·顾野王 22824字 《广韵》宋·陈彭平 26194字 《类篇》宋·司马光 31319字 《集韵》宋·丁度 53525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中"×,古某字"训诂条例的分析,认为"×,古某字"具有说明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中“×,古某字”训诂条例的分析,认为“×,古某字”具有说明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识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有必要让学生识读一些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笔者因此收集了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包括作业、练习)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读若”作用类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认为“读若(读如)”的作用是注音偶或说明通假不够全面。本文经过对《说文解字》750个读若字中一些字的分析,发现“读若”有5种作用: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为被释字注音  相似文献   

11.
文章第一篇认为“斯”字的声旁,是一个把“其”字的主体部分省掉,加注了“齿”声的字。第二篇认为楚墓竹简《周易》第26号简中的“”字,是个从“肉”,“发”声的字,它应该是“腓”字的异体字,或音近通假字。  相似文献   

12.
古今字这个概念由来已久,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理解并不一致,前人从用字的角度去理解,因而把古今字的范围看得太宽,如把轨簋、缫藻等属于通假字的也看作古今字(见《周礼·小史》及《弁师》注),把壄野、(干干木)刊、寝浸等属于异体字的也看作古今字(见《汉书·地理志》注),把志识、仄侧等属于同源字的也看作古今字(见《周礼·保章氏》注及《汉书·贾谊传》注)。段玉裁认为“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  相似文献   

13.
<篇海>是古代字书收字最多的字典,也是第一部按笔画数序排字的大型字典.该书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有重要的价值.但该书在异体字处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异体字和正字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说明与沟通.论文对后代大型字典引<篇海>在异体字收录、辨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古今字这个概念前人从用字的角度去理解 ,因而把古今字的范围看得太宽 ,把一些通假字、异体字等也看作古今字。我们主张将先后产生的 ,有区别字义作用 ,称为“古今区别字”。在大中学的文言文的教学中也应采取一致的体例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通假字注释匡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几经修订,并补正了一些以往的疏误,其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其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然存在着将同源字、同义词、异体字、本借字与通假字误注等现象。这里分别以同源字为通假字而误注、以同义词为通假字而误注,以及以异体字为通假字而误注等三方面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通假字注释进行了辨析和匡正。  相似文献   

16.
《玉篇零卷》与《说文》的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野王所撰《五篇》,是继《说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在中国字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顾野王(公元519-581年),宇希冯,吴郡吴1(江苏吴县)人,(玉篇)是顾野王在梁大同九年(公元543年)所编撰。原本(五篇》引书十分丰富,仅就(玉篇零卷)统计,已达50余种,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①。正如(玉篇·自序)所言:“总会众篇,校雕群籍。”《说文)是(三篇)征引的重要书籍,也是(五篇》释义的主要依据,确切地说,(玉篇)就是在许慎(说文)的基础上增字加注而成。(玉篇零卷)今存…  相似文献   

17.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说文》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的第一部字典,《玉篇》则是《说文》与后世字书之间的桥梁,但原本《玉篇》已亡佚。拿今天通行的宋本《玉篇》和日本所藏唐写本原本《玉篇》残卷相比,可以看出二者有相当大的出入。日本空海和尚生当中国唐代,他所编纂的《篆隶万象名义》收字与《玉篇》原本相当,注文中训释文字的义项也基本一致,体例编次与《玉篇》相同。可以说,《名义》是今天考察南朝梁代顾野王《玉篇》原貌的不可多得的文献,也是研究原本《玉篇》的主要参考和依据。《名义》注释文字保留了原本《玉篇》的基本面貌。其所注反切记录了南北朝时代的语音情况,其义训远比宋本《玉篇》丰富。《名义》中所收的注音对研究中古语音有着极大的价值,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名义》中的注音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因而《名义》音韵学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对《名义》注音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并指出了注音方面的某些错误现象。《名义》避“顺”、“衍”字讳,其避讳方式与南北朝时期的避讳习惯相符。这也说明《名义》所根据的《玉篇》是唐孙强增字改定以前的本子。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名义》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说文解字》、《玉篇》、《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为主要依据 ,对部首编序法的创制及其发展进行论述 ,提示了《说文》、《玉篇》、《字汇》、《康熙字典》按字义归部 ,《辞源》、《辞海》按字形定部 ,《汉语大字典》的单字按字义归部 ,有些合体字依书法结构的偏旁归类 ,所有部首按笔画排序 ,部首编序对编纂字典、使用字典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假字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现行的一些古代汉语教材,在讲述通假字时,仍不够统一。因此,这一问题应引起古汉语界同仁的重视。本文认为,要弄清通假字的畛域,必须将通假字与区别字、异体字、假借字严格划分开来,并用下定义和划分等方法来明确四者的内涵与外延。这样,通假字、区别字、异体字、假借字的界线也就清楚了。同时,在注解古书时,全国的古代汉语教材也应采用较为统一而准确的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