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关注那些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的群体在缺乏传统的政治资源时为何能获得一定的博弈能力.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中,村民环境维权的政治机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构性机会”,包括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寻求专家学者和民间环境组织帮助、信访等,这些结构空间发挥的作用不大.与此相比,相对开放的媒体对于事件的解决起了关键性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象征性机会”,包括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环保问题的强调、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以及农民维权被镇压的危险明显减少等.象征性机会通过影响农民的主观感知和心态而对他们的策略选择产生间接影响.在不同情境中,“政治机会格局”可能对媒体的实际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媒介运用与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以反核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机会是决定一场环境抗争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民众反核事件为例,探究我国环境抗争中媒体与政治机会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另类媒体上,行动者们借助新技术搭建网络,将"有影响力的盟友"纳入其中。在传统媒体平台上,议题受到的大规模报道和争议放大了精英之间不稳定的同盟关系,为反对行动营造了明确的政治机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为"拓展了的媒介生态体系"协同发挥作用,并通过"媒体循环"进一步推动政治机会升级。  相似文献   

3.
朱晓黎 《国际论坛》2012,(2):14-18,79
政治机会理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机会结构的变化。与其他世俗的社会组织一样,宗教组织在参与社会运动的过程中也受到各种政治机会的驱动和制约。一般来说,政治机会结构要素即包括社会运动组织的内部凝聚力,也包括其所处社会中的制度框架、政府政策、政教关系以及社会精英的认同和整合等等。在上世纪80年代东欧一些地区兴起的"独立和平运动"中,因为"政治机会"的差异,东欧各国宗教团体在新社会运动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性,证明政治机会结构对社会运动中宗教非政府组织的立场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台湾反核运动并非核灾难单纯冲击的结果,借助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分析工具,廓清台湾反核运动的多维发生逻辑,对大陆地区反核邻避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台湾从威权体制转向民主体制,转型过程中封闭和开放因素混杂的体制较易发生社会抗争,这为反核运动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台湾反核团体与早期从事反体制的民进党相互借重,在体制外建立不稳定的反核精英联盟。民进党执政后,反核精英联盟产生裂隙,反核团体主动疏离民进党,民进党丧失对反核运动的主导权,拥有强大环保色彩的妈祖崇拜渐次成为反核运动的重要政治盟友。国际核事故的爆发,对台湾反核运动提供了散漫政治机会。政府既要及时回应反核民众的合理化诉求,也要将反核议题严格限定于邻避话语框架,防止宗教因素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非法渗入,警惕反核诉求政治化的风险。通过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和开展核宣教活动,构建反核抗议与核开发之间的共存机制,防止短期民意逻辑裹挟政治决策逻辑,确保国家核电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运动理论视角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议题。本文认为,政治机会结构、资源动员、意识形态框架三大基本要素,结合中东穆斯林国家在迈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转型困境,催生了政治伊斯兰现象。作为集体行动、抗争性斗争乃至革命取向的政治伊斯兰运动,绝不单纯是危机环境与怨恨现象相结合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宗教政治反对派在危机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利用机会、汲取资源、强化组织、整合框架而形成的产物。通过详尽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生成机制,可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运动提供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缘政治环境有三个相互影响与关联的战略圈,即:第一,中、美、俄、日四方互动的大国关系;第二,东南亚和以印巴问题为核心的南亚次大陆问题;第三,西部边疆省区与邻近的西亚与中东国家的次区域性经济与政治的问题.面对恶劣的地缘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应制定自己的战略选择以谋求和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以取得较为主动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关国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这些调整对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理清我国地缘战略关系及其可能的变化,选择正确的战略,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动员结构与社会运动发展关系的研究中,西方学者比较强调正式组织与运动网络在社会运动中发挥的作用.由于我国运动组织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度制约,其组织模式与网络关系呈现出独特的模式,其组织模式和网络关系未必是静态的,而是随着运动的发展不断变动的.本文通过对发生在福建省P县的一起环境抗争运动的分析,展现了组织模式从无组织化到维权组织再到环境正义团体发展的可能路径.当一个地方性的环境正义团体被纳入全球化的绿色网络中后,运动网络将不仅限于熟人关系网络,这也表明,运动网络也会随着运动的发展和组织模式的变迁而不断重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农民环境抗争不断爆发而多数未能实现其抗争诉求。案例中,受到环境侵害的易村农民通过"结盟"与"树敌"、"依法"与"依势"、"示弱"与"示强"、"求内"与"借外"等多元抗争策略,试图借助政治机会、伦理道义、外部资源等提升集体行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然而,政治文本为农民环境抗争提供的政治机会在实践中被地方政府以无既定规则的非制度化应对策略予以封闭。同时,地方政府、污染企业以权力和金钱为媒介不断在乡村社会中拓殖所形成的权力结构,极大地消解了农民集体行动的意愿和能力。由于国家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联接和制衡机制,农民环境抗争大多处于孤立无援、进退失据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奥地利学派的信息分布异质性假设和制度理论关于非正式关系是正式制度的功能性替代的观点,建立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政治关系、所处制度环境和其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框架。来自广东、重庆和陕西共324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政治关系有效地提升了企业高管对市场环境中新机会的识别,且该影响在管制政策不确定的情境中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市场法规更为有效的制度情境下,政治关系与机会识别的关系显著减弱,显示出市场化改革在制约权力寻租和经济利益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宏观的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微观的农民环境抗争演变的关联性进行历时性考察发现,二者之间是一种单向度的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农民环境抗争的发生与演变、形式与策略、效果与后果无不受到政治机会结构的形塑、规范和限制。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轨时期抑或市场经济时期,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之间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这种紧张在牺牲农民环境权益的同时促使环境问题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转化。化解这种紧张的根本之途在于深入改革经济政治体制,理顺中央、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农民环境权益的表达提供更为通畅、合理的政治机会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厦门PX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集体抗争事件频繁发生,“公民环境权”或“环境人权”日益成为我国环境法和环境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议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专门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不断修改,我国的公民环境权利或“环境人权”正在得到更好的制度化保护与保障.但也无可置疑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治)建设还未达到一个历史性“拐点”,即明确确立与宣示生态环境保护的公民环境权利或“环境人权”的宪政基础.中国环境法制(治)建设的更大进展,除了法律渠道下的渐进改良,更为关键的也许是来自政治与社会的动力,尤其是来自民间基层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单一民族国家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全球环境治理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受到极大关注。问题在于,国家之间的利益选择和矛盾冲突让全球治理的前进脚步异常沉重,全球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有效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校可通过强化高校组织在政治动员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将结构外政治动员纳入结构内政治动员,降低虚拟关系网络在政治动员过程中的作用,降低政治动员对高校空间环境的依赖,以有效降低高校大学生政治运动动员的潜在失控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使用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003—2015年间22个典型的邻避运动案例进行系统的比较,结合中国抗争政治的特点提出理解邻避运动成功的探索性分析框架,指出相较资源动员理论,政治机会理论对当下“中国式”邻避运动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风险感知、东部地区、互联网动员、中央媒体支持性报道以及温和型运动策略并存是运动成功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邻避设施,风险感知、东部地区、互联网动员与中央媒体支持性报道并存是污染类邻避运动成功的影响因素;风险感知、东部地区、互联网动员、公民参与与中央媒体支持性报道并存是风险集聚类邻避运动成功的影响因素;风险感知与东部地区共存是心理不悦和污名化类邻避运动成功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我们发现环保组织介入运动可能阻碍抗争的成功。此外,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抗争结果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抗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社会问题,并对社会结构产生着深刻影响。学术界有关环境抗争的研究议题,包括抗争困境论、政治机会结构论、文化与心理论、网络与策略论以及性别差异论等5个维度。虽然环境抗争研究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加态势,但与当前的污染事件及其引发的抗争频率和态势相比,仍然不匹配。中国的环境抗争研究需要在4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加强经验研究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二是对海洋污染事件中环境抗争的特殊性加强研究,三是加强环境抗争的比较研究,四是加强追踪研究,探索环境抗争的倒逼机制。鉴于涉及问题的深层次性,环境抗争研究需要由“多学科”向“跨学科”演进。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的中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亚地区的地缘特点和战略地位以及冷战后的发展变化,指出中亚地区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中国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中亚战略的制定原则和实施方向。指出中国的中亚战略不是意在控制中亚及在这一地区追求霸权,而是要实现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间的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特别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制度性合作,同时协调好与其它相关大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运动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运动曾是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的一种独特方式。分析六十多年来政治运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政治运动具有"超强的社会推动能力",通过政治运动曾一度提升了国家生存的能力、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培养了政治积极分子,弥补了制度的过程化不足;但政治运动的频繁运作也阻碍了政治制度化的发展,导致政治民主水平下降、政治价值逐渐一元化、政治合法性下降,带来了意识形态教条化。  相似文献   

19.
所谓"碳政治",又可以称之为"气候政治",就是指各国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来计算,故称之为"碳政治"。无论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如何,"碳政治"将会成为未来20年  相似文献   

20.
对闽西G村农民环境抗争过程的实地研究表明,农民在与企业和基层政府的博弈中,处于社会底层。从底层的角度出发,对转型期环境抗争主体的行动策略及逻辑进行分析,展现环境维权的形成过程,发现底层表达通常采取非制度化渠道,以日常化的行动维权为主。由于底层缺乏制度化的维权渠道,往往处于不利位置,难以实现预期的抗争结果,底层利益述求得不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