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时代性、创新性及人类性价值,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构建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性是这一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因此,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反对个人第一;坚持“劳动优先”,反对私有产权崇拜;坚持“共同富裕”,反对市场崇拜;坚持“形式平等与事实平等的统一”,反对形式平等崇拜;坚持“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反对抽象个性崇拜。  相似文献   

2.
平等:毛泽东的社会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心目中蕴藏着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平等,是这一理想世界的突出内容。不论在早期的社会理想中,还是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中,毛泽东都把平等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他发动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和“文化大革命”运动,都与实现这种平等的目标直接相关。毛泽东的平等观,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更有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有选择继承。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考察当今全球化出现的新情况 ,分析这种全球化的困顿 :一是全球化强化了世界体系“中心—外围”的不平等关系 ;二是近年来“反全球化”运动表明发达国家内部也不太平 ;三是全球化充分展开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同时也就使社会主义的因素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荀春荣 《中华魂》2014,(15):26-27
近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渐产生了几点想法,很不成熟,未必正确,现在不揣冒昧,把它们写出来,以就正于同志们。 一、核心价值观的“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段中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3个“倡导”、12个词、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新的概括,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便于阐发,便于传播,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现。”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即内核的内核。我们知道,价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效用的主观判断,是一种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就个人来说,价值观是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就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其价值观是同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性质有直接关系的。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灵魂,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核心价值观也就很难说是社会主义的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认为平等的观念不是永恒的公理,而是一个运动着的历史范畴,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把握,也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体现,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人的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平等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由于孙中山的大力倡导 ,民国初年曾出现一个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孙中山的某些言论确实从正面宣传了社会主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但孙中山当时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平均地权”主张 ,实质上只是他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设计的一项旨在限制贫富分化的政策 ,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乔治·亨利的“单税社会主义” ,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矛盾现象 ,客观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艰难曲折性。  相似文献   

7.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自由、平等、公正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法治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之一,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社会主义是价值和制度的统一。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的统一性根源于社会主义本身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哪些?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认识一个难点,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一个重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特点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新的理论概括。本文从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特征入手,来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本质,就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中,普遍认为按劳分配的局限性在于形式上的平等,而事实上的不平等。对于这一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我的观点是: 1.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也是事实上的平等。平等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竞争条件的均等。按劳分配是一种机会均等。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只要是为社会劳动,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按照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就要求社会侧重的应是效率和竞争机会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按劳分配体现的是一种机会平等,是实实在在的平等,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平等和平等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提出的两个人的意志“彼此完全平等”的所谓“永恒公理”时,就第一次给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平等观以科学的规定性,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平等观的界限.平等和平等观念的具体内容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平等观念是对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这是平等的本质所在.正如恩格斯所说:“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成败的重大实践问题。《江泽民文选》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消灭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核心,这是毫无疑问的。正如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的那样,这一平等观是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批判和继承,并同它有原则的区别。但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满足于对“消灭阶级”的抽象论述,疏于甚至否定对社会主义平等的具体内容的探讨,有时还把人们一些合理的平等要求视为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或资产阶  相似文献   

13.
在对待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及其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问题上,从一八七五年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到我党现在批判“四人邦”这一百年间,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骗子曾经进行了多次激烈斗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批判了拉萨尔的所谓“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利”、“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谬论,首次完整地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并肯定在产品分配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学说,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相似文献   

14.
司法平等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内容,关乎着司法公正及社会正义的最终实现。正是基于这样的意义,司法平等一直广受关注。而探求司法平等,就不能回避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弱势群体在司法过程中的权利保护。在以马克思主义立国的我国,我们有必要寻求司法平等及弱势群体在司法过程中的权利保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以深化对司法平等及司法公正的认识,同时,这也对目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弱势群体问题在司法领域的弱化和解决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日渐退潮,不到四十年时间就经历了赫鲁晓夫“修正”时期、勃列日涅夫“大讨论”时期黄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时期,其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嬗变,最终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分析研究苏联这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其哲学基础、理论来源及其内容构成、精神实质的整体性把握;二是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概念命题,明确了其发展史的研究目的,凸现其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初步划分其发展史的历史阶段;三是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主要特点.指出在理论品格上,“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在运作机制上,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在策略原则上,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学说所涵括的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广大无产阶级中去才能真正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发展.这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理念。因此,要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处理好几个主要的辩证关系,克服片面性,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承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同样,承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也是衡量是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早在一八五○年就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告诫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要“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个体系具有严密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富于唯物论、辩证性和历史感,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一、对社会主义内涵的科学界定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有人以为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切社会问题就会自动解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会自然体现,于是追求“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产生了误解和扭曲。如有…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导师列宁在继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社会主义因素才“直接地、实际地显现出来”,这不仅为我们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且这一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较好的印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有力印证,既表明其思想理论的前瞻性,同时也再次证明他们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