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说:“毫无疑问,,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真理的过渡。”①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实践这个环节在整个认识论的链条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黑格尔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吗?②是否肯定了这种“基础”作用,就会抹煞黑格尔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呢?本文依据黑格尔的原著,对这个问题试作解答。 (一)在黑格尔那里,逻辑学和认识论是一致的,但是,黑格尔专门论述认识的发生、发展以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见于主观逻辑的“观念”论中。不是断章取义,而是通观整个思想,我们必须承认,在实践观上,黑格尔有以下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毫无疑问,,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真理的过渡。”①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实践这个环节在整个认识论的链条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黑格尔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吗?②是否肯定了这种“基础”作用,就会抹煞黑格尔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呢?本文依据黑格尔的原著,对这个问题试作解答。 (一)在黑格尔那里,逻辑学和认识论是一致的,但是,黑格尔专门论述认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学生时代是人生旅途极为重要的关键的年代。人生道路怎么走,一个人怎样把握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如何设计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这些问题是每位同学都十分关心,同时也是必须回答和实践的问题。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人生体验。一、人生在于奋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声就是啼哭,这也昭示着人的整个一生要与困苦相伴。幸福不会从天降,成功也不可能坐在家里等来。大家从小学读到大学,不勤奋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会好吗?不可能。不勤奋刻苦学习,今后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吗?不可能。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能否事业有成,20岁前后打基础,…  相似文献   

4.
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口水英雄日日奋战!草坛:http://xyc.17848.com本期焦点言论: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和他在一起,只要能够看见他,就满足了。他开心,自己也开心,他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不是吗?不在一起那是因为:他爱的人不是我。爱情里,最大的痛苦不正是你爱的人不爱自己吗?他走了,为了工作的原因走了,偶尔,他会上网,跟我聊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我们始终不会聊我们之间的事。我在等他回来,一直在等着。朋友都说总有一天他会被我的真诚所感动,他就会回到我的身边,会吗?  相似文献   

5.
手性碳原子 (chiralcarbonatom )也叫不对称碳原子 (asymmetriccarbonatom ) ,现在大学有机化学教材中都是这样定义的 :一个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这个碳原子叫不对称碳原子。这个定义是荷兰化学家JacobusHenricusVan’tHoff (185 2 -1911) ,于1874年 9月在题为“扩展目前使用于化学的结构式至三维空间的建议———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活性和化学结构关系的注释。”的小册子中提出的。但是Van’tHoff在这本小册子里没有对含多于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立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扯淡的艺术     
名人腔调问:您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有什么看法?答:中国有大学教育吗?问:您喜欢北京还是上海?答:谁的北京?谁的上海?问:您认识陈凯歌吗?答:在这个世界上,我谁也不认识。问:张艺谋呢?答:每一个人都是张艺谋。问: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吗?  相似文献   

7.
世界哲学     
从经济、政治、生态学上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整体世界。哲学上也可以这么说吗?一种世界性文化正在形成吗?其中隐含着一种世界哲学吗?果真如此,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呢?  相似文献   

8.
牵挂的心始终没有停止。爸爸,您还记得吗?我两岁的时候,您就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可怜我连您的面目都记不起了。每当女儿想您的时候,我就会给您打电话。您接到女儿心灵的电话时,开不开心呢?您知道吗?每一次心灵的沟通,都会令女儿我特别幸福。我真的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说。自从您走后,我和妈妈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您知道吗?我来到这个世上已经14年了,有时候我真的好恨您,当时妈妈为了您,欠下  相似文献   

9.
历史发展有没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如果说有,两者的关系怎样?它对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有何意义?这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想从认识论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文明取决于各个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正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历史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制定教学计划就会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政治教育课开几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多大比例?公共课开多少、占多大比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开多少?各占多大比例?必修课、选修课各占多大比例?体育课占多大比例?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没有把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的划分愈来愈细,课程门数越来越多,课程的内容也愈来愈多,一些课程从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往往对本学科、本课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承担道德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理性化的征程试图建构的理性化世界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一个到处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世界。生活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们面临着杂多的道德风险。为适应信息不对称时代的生存和发展,避免信息不对称招致的道德风险引发社会道德灾难,我们既需要通过制度化设计尽量使信息完全化,更需要唤醒社会成员的道德良知,使人们在道德良知的觉醒中自觉地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2.
1945年铁托写道:“我们要使南斯拉夫成为一个民主、独立的国家”。在存在着超级大国的这个世界里,一个受尽战争创伤的共产主义国家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相似文献   

13.
博彩面相     
李磊 《中国农村》2007,(2):18-20
正是因为相信这个世界不缺传奇,也不缺神话,所以在大城小市的街道边总有揣着2元或更多钱的人们购买彩票:所谓意由心生,还在2006年年初的时候,曾盛传过一个关于金钱和美女的故事:上海的大一女生“林美眉”,因在深圳一家足彩投注网站投注了800元中了500万大奖“一夜暴富”,虽然事后证实这只是又一场拙劣的网站炒作,但是人们也愿意相信,这样的美事还是会随时随地发生的,可见中国人不缺少这个“意”。  相似文献   

14.
佚名 《今日南国》2006,(1):50-51
男孩子这么说:我们刚开始约会一两次,她们就背着行李愉快地占据了我的房间。在你决定跟一个男孩子同居之前,请先阅读一下同居的几大陷阱,然后再来考虑:我适合与他同居吗?性爱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为了解决性问题才同居的,正如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纯粹为了性而结婚的人。不过,我  相似文献   

15.
正有梦的生活是丰富的,让我们一起来承载梦想、经营"梦工厂"你,还记得,曾经的那些梦吗?当你想起来的时候,会轻轻地笑一下吗?儿时的梦呵!多么奇特——风自由吹,人自在飞,世界无穷大,我无所不能……你,有没有遗憾,一生中最美丽的梦,它来了,尽在眼前,可却没有抓住。睡觉、做梦,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事情。了解它,可以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甚至使我们整个人生都为之改  相似文献   

16.
正是在对形而上学或柏拉图主义实在论批判的基础上,尼采的视角主义形成了。根据这个思想,任何对实在或存在的解释都关联生命的视角主义条件,我们不可能在人类的视角和解释之外寻找和认清这个世界及其价值,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利益、兴趣以及生活方式进行的。尼采的视角主义既避免了实在论预设,也没有走向相对主义;仅仅将视角主义看成一种认识论思想,肯定会错失这个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发展有没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如果说有,两者的关系怎样?,它对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有何意义?这是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想从认识论的角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文明取决于各个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正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历史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中外不少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提出过看法,但都未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根本原因在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战斗的无神论者中江兆民,在其最后著作《一年有半》中提出了被认为是中江兆民的一句名言:“日本没有哲学”。这个论断乍一看,使人十分困惑难解。这是中江兆民轻率的结论吗?不是,是真的日本没有哲学吗?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哲学,如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样,哲学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正确地理解中江兆民的这个论断呢?这就不能不把中江兆民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个人的经历进行一番考察。因为要正确地评价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必须如实地把他和当时他所处的社会政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否则,就会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这种普遍的相互联系说到底,也就是事物内部对立面不可分割地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①列宁也说:“黑格尔认为,‘存在’和‘无’的统一或不可分性(第90页[79]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提供转化、生成。”②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了“不可分性”,认为“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可见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一致认为,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0.
《新少年》2006,(10)
想看红花绿草吗?请到沈阳世博园鸦想看碧水蓝天吗?请到沈阳世博园。让绿色的风吹去你满身疲惫,让绿色的风送你一个好心情。当我们尽情游览这世界上唯一的森林中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时,当我们迷醉在花香鸟鸣中时,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一下世园会,看看这个和谐家园中凝聚了沈阳人怎样的智慧吧。环保园里开开眼占地1.5万平方米的环保园,看上去与周围园区没有什么区别,水清草绿,好一派美丽景致。但你知道吗?这是一座集环保与造景于一体的展园,它是世博园的一块“绿肺”。环保园内,一大片密密层层的水生植物,间以几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其实,这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