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始玄学家的玄虚怪诞,激发了玄学内部反玄虚的思潮,该思潮与西晋重倡儒学之风相呼应,士人名教自然并重。这种风气强化了东汉以来文论求实诚、疾虚妄的倾向和尚通脱的风气,在西晋形成了追求省净和追求繁缛的两种文学倾向。西晋繁华过后,东晋冲虚玄淡的士风使得省净文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清远、恬淡、简约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2.
士人风貌也可简称为士风 ,主要是指士人群体长期形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的外在表现 ,包括学风、文风、处事为人的总体风貌 ,对政治、社会、人生的态度等 ,士风的形成和变化既受社会的影响 ,又反过来影响社会。西汉时期 ,士风前后有很大变化 ,而这种变化与专制政权强化有密切关系 ,本文着重对西汉时期士风特点 ,变化原因及社会影响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鉴于西晋“清谈误国”的深刻教训,反省和批判玄化士风及其社会危害成为东晋时期一种或隐或显的时代思潮。其中既有门阀士族社会朝廷当轴执政者和地方军政人物对玄化风气的指责和矫正;也有出自寒门阶层、崇尚刑名法术的文吏之士对“清谈误国”的抗议,表现出强烈的务实作风;更多的则是一些崇尚儒学的思想人物对玄学流行有损儒家礼法制度的激烈批判。这种反省与批评思潮,就时间段而言,虽贯穿于东晋一代,但以东晋前期最为集中。就思想倾向而言,虽有高级士族阶层玄化名士,但以崇奉儒学和刑名的思想人物为多。就侨人与南人的分别而言,南人不仅所占比例颇高,而且言论激烈。这些特点,都是由当时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同时东晋时期的主流士风仍然趋于玄化,这也决定了这一反省与批判思潮在社会影响方面的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一 更新观念 ,重新审读《桃花源记并诗》凡读过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并诗》的人 ,没有不交口称赞其高深文学造诣与思想境界的。尤其《记》不过五百字 ,便能把桃花源发现的始末、来历、景色、人物风貌、风俗制度 ,都明晰地描绘出来了 ,表现了作者朴素自然的文风。其写作的动机 ,不难看出是对当时所处的东晋黑暗动荡的政权彻底失望而描绘出一幅与之相对立的图景。对当时黑暗社会来了个极大的否定。全文表现出的理想 ,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中世纪农民反对封建制度 ,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看 ,其写作的思…  相似文献   

5.
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大力整顿士风文风,力图重建汉唐盛世文治局面.在思想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洪武朝文人的政治心态几经转变,从元末失望与旁观到初期感恩与期待,再到中期逢迎与忧惧,直至晚期自保与麻木.一朝文风也随之嬗变,从初期的尊台阁贬山林,到中期的颂世与感伤并存,终陷末期的僵化与简直.朱元璋强力推行的洪武朝文学改良运动,虽然...  相似文献   

6.
刘祁的《归潜志》作为一部文人笔记,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对金代中后期士人群体的记述与品评中也体现出作者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博学能文,学风务实;师古宗唐,文风尚奇;豪放刚直,士风激历。这些价值观念的内涵,既承袭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因素,也融入了贞刚任气的北方地域文化品格,对研究金代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一、说“韦苏州之疏淡” 前人论韦应物,好称“韦苏州之疏淡(或闲淡)”。疏淡,似乎偏于谈形式,其实也兼及内容。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韦诗的特色,在于以疏淡的笔致来表现自己疏淡的个性。什么是疏淡的个性呢?大抵是指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之类。这里需要补充一句:笔致虽然疏淡,表现却十分有力,表现出来的个性是十分鲜明的,  相似文献   

8.
"士风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2004年9月17日至20日,“士风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由中南民族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北京、上海、默龙江、辽宁、江苏、广东、广西以及湖北等地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8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举行了五场讨论会。来自苏州大学的王钟陵教授首先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士风”的概念是指一个时代的士人(知识分子)的普遍行事方式、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与之相联系的文风,指文章的风气而不是创作的风气;对士风的研究是社会学范畴中的一个研究课题。王教授还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士风概念的三个层面,即普遍士…  相似文献   

9.
知堂"和淡"文风的渊源,最远可追溯到古希腊"节制"理念和儒家中庸之道,希腊神话、六朝散体文章、清儒笔记等也是促成知堂"和淡"之文风的主要方面。周作人在回归"边缘化"的传统中塑造了中国散文的新品格。  相似文献   

10.
元朝中央实行了一系列对南方士人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决策和用人制度,这些政治措施成为江西士风、文风变化的风向标。江西士风随元廷政治发生的变化,集中反映为出仕之风、科举之风、出游之风。元廷政治也使元代江西文学风貌发生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颂美元廷思想的流露、江西文士融入京师文坛、江西文风从奇崛向平易转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庐江何氏本为魏晋之际兴起的"小族",及至东晋南朝,其家族门第不断上升,成为门阀社会"高胄"、"荫华"的显赫门第,维系了二百多年的兴盛局面。究其原因,固然非止一端,但关键在于其家族之婚姻与仕宦。就其婚姻而言,自东晋至宋、齐,何氏家族相继与诸皇族联姻,成为士族社会中的外戚世家。这使得何氏家族长期获得皇权的护佑。此外,作为高门士族代表,何氏家族虽不乏风雅名士,但各时期其家族都有致力事功的政治人物,如东晋之何充、刘宋之何尚之、萧梁之何敬容等,从而确立起其家族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焚书时孔氏在屋壁中收藏的《尚书》等古籍,有人说是用"先秦大篆"写成的。这种说法不够准确。孔壁古文的字体结构与先秦大篆不同,而与商周金文相似。汉魏官府所藏《尚书》的各种版本,毁于西晋永嘉之乱。东晋梅赜所献《孔传古文尚书》,已被明清学者认定为伪书。若往前追溯,借《尚书》作伪之事,早在汉代已发其端,当时的古文学家已为辨伪工作开辟了道路。他们对《古文尚书》的研究,考校诸本同异,阐释篇章大义,侧重文字训诂,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东晋儒学具有鲜明的融通特征,但并未丧失固有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立场,它在政治观念、道德修养、审美倾向等方面都对文坛产生深刻影响,并赋予了东晋诗文正大、中和、渊雅等审美特色。这种审美风貌迥异于占据当时文坛主流的玄言风气,更在晋末宋初文风变改之际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了文坛演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州集》是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词集,其体例是选诗和作家小传相结合。在作家小传中,除了作家的生平事迹等基本内容外,还记载了丰富的金代文学史料,诸如“国朝文派”、“吴蔡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是研究金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5.
哀辞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哀悼夭亡者的文体,形成于东汉至魏晋六朝时期,与当时浓郁的感伤文化、感伤文学氛围有关。汉代哀辞无存。现存魏晋六朝时期曹植至梁简文帝等人的哀辞18篇。其中3篇有短序,序用散语,辞用韵语,或骚体,或骈体,或诔体,篇幅在数十字至二百字之内,内容以抒发丧失亲人的悲伤哀痛之情为主,极少叙事因素。与哀辞相近的文体有诔、哀策、吊文、祭文等,这些文体互有异同。此时期的挽歌和悼亡诗也很特殊,但与哀辞有诗、文之别。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于 192 7年 7月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讲演 ,既是一篇研讨魏晋文学的重要文论 ,也是一篇讨伐专制独裁的战斗檄文。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对魏晋一代文学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深刻剖析 ,其中对晋末诗人陶渊明的评论尤具学术独创性。全篇讲演运用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 ,至今仍不失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目前所知现存唯一一处金代青绿山水画作品。以青绿山水的绘画样式与风格演进为主线,同时兼顾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作品系统、工具材料、画家主体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探讨壁画中山水的渊源和风格形态,可以看到金代岩山寺壁画中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上所概括的西晋太康绮靡诗风与东晋江左玄言诗风 ,都可以在号称“太康之英”的陆机诗文中见出绪端。从现存作品中可以看出 ,他不仅写出了大量缘情绮靡之作 ,也有不少表示玄思哲理的诗文 ,前者是为了迎合上层贵族集团享乐之风的需要 ,希望通过文学才华来干名取誉 ,获致官职 ,在西晋太康绮靡文风中有明显的代表性 ;后者则表现了希望通过对形上之理念之把握从而居乱世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 ,对于东晋永嘉文坛的因谈尚玄之风也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同地区关于家具的考古资料实物有随葬品、冥器模型、石刻以及壁画等,集中反映了北魏、辽、金、元时期的家具状况和水平。在南北融合、东西交流中家具发生了变化;北魏时期为渐高型家具时期,辽金时期高型家具逐渐走向成熟并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种类式样繁多:元代家具一改宋代家具简洁隽秀的风格,形成了造型上厚重粗大、装饰上繁复华美的风格,对于高型家具由宋代的普及型向明代的成熟型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元之际的词赋之学,是赋体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词赋创作并未随金朝灭亡而中断,而是在严实父子统治下的山东东平地区再度勃兴。受金代科举遗风影响,东平府学教育和选拔即以词赋为重,东平文人自觉地继承金代词赋之学,并以此作为晋身之阶。他们在新朝翰林职位上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基于对前朝文风的反思,东平文人以儒家文学观为标榜,致力于革除金代词赋之弊,为元初文坛的健康发展建立了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