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老年     
如果说人的一生大体上是由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组成的话,我用亲身的感受说,少年是人生的起步,老年则是人生的高度,这个高度是用孩提的欢笑、青春的脚步和中年一串串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篇大文章的话,花季不过是一个起笔,青春是一个铺垫,中年的人生才真正步入了正文,老年是灿烂的正文的延续。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加入到老年的行列,不过在对照政策规定的退休年龄限定,我已  相似文献   

2.
正离开育英财团后,我终于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就是一直非常渴望的平凡生活,每天都过得相当平静。我用写日记和读书的方式整理混乱的思绪,有空的时候也会写写诗来安抚自己的心。那段时间,我发现用对的方式活下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中重要的不是金钱、名誉或权力,那些只不过是一瞬间就会消失的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3.
吴淡如 《社区》2013,(2):26-26
我一直相信,不曾独自离家生活过的人。不容易长大。 一个人只有在独自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某种声音会在你离开所谓正常轨道后才出现,让你在奇特的一瞬间发现,啊,原来这才是我的真正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是时尚中人,辛迪·克劳馥、林志玲、马艳丽、李学庆的名字相信绝对耳熟能详,像他们那样在T型台上或闪光灯前展现自己的风姿,相信是不少男孩女孩都做过的美梦。星光灿烂的模特,甚至被一些人称为阳光底下最美丽的职业。但能从千百人中脱颖而出,除了自身的运气和勇气外,最最需要还是实力。模特行业一直被看作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女模特大概从十三四岁就可以出道,十七八岁到达黄金时期,而25岁以后,走台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了;男模20岁左右才走台,不少人到28岁左右却要退役了。那么退出T台的模特都做什么呢?以温大毕业的那届模特表演专业学生来说,真正进入模特行业的比例其实并不大。据记者了解,那些学生有的去做文秘,有的去做服装设计,也有人留校任教。至于模特经纪公司的模特们,有的转到台后当教练,有的则做形体训练老师。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花香自有蝶飞来。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相似文献   

6.
<正>面对"社交孤独焦虑症"等人际交往问题,不妨试着用文中的方法打开自己的心,走出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伙伴,与周围人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而不仅是网络上,只有这样孤独焦虑感才会渐渐消失。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年轻求助者,因为"人际交往"的困扰来医院心理门诊咨询……"我每天忙碌工作,感觉自己不错。但闲下来时,发现自己没有朋友,感到非常孤独,我不知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  相似文献   

7.
2003年虽然已经到来,但在中国人眼中不过完旧历年便不算是真正过了年。只有在春节辞旧迎新、热热闹闹的气氛中才让人感觉新的一年到了。于是乎做学生的得收起心来认真读书了,做职员的得梳理心情努力工作了,即便是当老板的也没有让自己偷懒的理由了。本期是春假后的第一期,木木一心想要介绍本好书给大家,希望这份新年礼物能为广大读者在吉祥的羊年里带来一个崭新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到"消费和生产是同一的",再到"工作日的缩短",正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渐趋具体化的攀爬过程,是个人以感性时间方式享有创造性闲暇即真正自由的具体化过程.马克思这一自由思想及其追寻路径,对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与个人真正自由的本质关联的领会与把握,具有建构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游记     
从职校生到硕士生的这段学习经历告诉我: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该做的事,别人才会赏识你,机遇才会眷顾你,你才会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早在1764年,康德就说过:“如果说存在着确实为人所需要的科学,那么这门科学就是我所讲授的科学,也即教导人以应有的方式在世界中占据为他指定的地位的科学,并从中可以学会。应该做怎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①显然,真正的人,即应该做的人,乃是道义上的人。关于康德伦理学说中人的思想,本文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汽车,就像中国人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一样,在美国汽车不是有钱的象征,而是极为普遍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即使像阿林阿明这样的穷人也会有自己的一辆车,否则寸步难行。新汽车要一万~六万美元他们买不起,只能买二手、三手货,价钱大约在四千美元左右。阿林自买来二手货的“五十铃”汽车后,便开始了艰难的历程——不断地为修车而奔波忙碌。在中国时他们都不会开车,到了美国后才开始学习开车。由于五十铃汽车是二手货,开了几个月就坏了,跑了两家修车行花了八百美元还没有修好。于是阿林决定到专门做汽车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与态度和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有关。我们的行为总是倾向于某些方式,据此可以看出,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许多因素会影响我们价值观的发展,其中包括家长、宗教、同辈群体、传媒和其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避免用某种方式传授价值观。正如考克斯(Cox,1994)所指出,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不是它们要不要教,而是怎样教最好。贝叶(Beyer,1997)也指出,教师是道德行为人,他们要么公开宣扬某种价值观,要么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向学生明确宣布“严禁考试作弊”,“不准打架、斗殴”,用体态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向学生表达一些其他的价值观念,如守时、学术成就、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赖安和库柏(Ryan&amp;Cooper,1998)认为,当一个人成为教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随心所欲的自由。从此以后,他们就会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例如,他们可能会讽刺学生、怒斥学生,但同时又会有一个度,不会做得过火。  相似文献   

13.
初到美国的人,开始时都常常习惯于国内的行为方式,不甚注意自己作为消费者应有的权利。这也难怪,国内商家天天喊“顾客是上帝”,但真正得到“上帝”对待的消费者极少。 相对来说,美国市场发育比较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较为具体、明确,加之,它又是一个相信“上帝”的国家,因此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客观条件较好。但能否真正做一次“上帝”,有时也要据理力争。 刚到美国不久,一位较早来美学医的朋友就一再告诫我们,购买各种商品或享受各种服务时,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并给我们讲了一件刚刚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在一次例行妇科检查中,美国医生建议用新式节育环代替她  相似文献   

14.
去年清明节的前一天,笔者随同清远市老促会理事长赵伯杰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采访,禾洞镇老区百姓知老促会领导来了,纷纷走出村口争着要到县城来看望,后经镇干部做工作,并答应为他们把鸡蛋捎去(最后把鸡蛋留给连山老促会处理),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这不禁使人想起战争年代老百姓拥军支前的情景。正因为老促会为老区  相似文献   

15.
PK:最流行的网络语者之一,它有两个渊源,一个是指网络游戏中玩家之间对打;另一个是指足球运动中一对一罚点球,只有一个人能赢。人到老年,又是一番新天地,怎么个活法,是一门学问。如今老年人对自己晚年生活方式越来越讲究,而且男性老年和女性老年各有各的精彩。本刊本期就此话题做了一番简单对比。且看现今社会老头儿、老太的靓丽晚年。  相似文献   

16.
浅议学校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 ,特别是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中 ,相对于年龄尚幼的学生来说 ,学校教育对他们今后人格的独立、精神的健全、个性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航标的绝对重要的作用。因为 ,学校教育的方法得当、效果突出 ,学生就会有学习的乐趣 ,从而才会有个性的发展 ,才会使他们真正体味到人生的意义。那么 ,怎样才能抓好学校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一、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寻找欠缺 ,改进教育方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  相似文献   

17.
最新研究发现,学习乐器能预防老年耳聋。听力障碍广泛存在于老年人中,他们很难在背景嘈杂的声音中听清别人的谈话。在这项试验中,研究者招收了74名年龄在19岁至91岁会乐器的人,和89名年龄在18岁至86岁不会乐器的人,让他们在一个隔音房间做听力测试。  相似文献   

18.
在二三十年前,有无数的人梦想着到国外上学.这种热潮延续至今。 如今,又有无数的大学生希望出国实习。他们希望能深入体验异域文化,也抱着在国外找到留学机会的憧憬,很多人更是觉得出国实习会是自己履历中的闪光点。 事实上,真正的锻炼在于怎样在全新的语言环境、生活环境中生存。怎样在一个国际化的工作团队中与人沟通协作。  相似文献   

19.
走近塔利班     
这是一群靠着信念支撑的人,他们会笑,也会交流。只不过,他们谈得更多的是如何找到更多的可以绑架的人,或者如何在炸死自己的时候,也能顺带着炸死一些别的人。他们谈到自己死亡的时候,会如同说下一顿饭吃什么一样平常  相似文献   

20.
肖川 《社区》2014,(8):22-22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世间最美的唯有情怀。倘若没有情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利益算计、权钱交易,人的内心就会成为死寂的荒漠。正是情怀赋予世界以意义、色彩和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拥有情怀的人,才是真正会享受生活的趣味与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