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尊敬的汪老师:您好!我原是一个率性、自在、有主见的女孩,自从谈恋爱后,一切都变了。如果男朋友没有及时回复消息,我就担心自己不被他在乎;如果我去球场看他打球,但他没注意到我,我就感到失落;如果他与其他女生有说有笑,我就忍不住想他会不会觉得其他女生比我好。更难受的是,如果他情绪有变化,比如有点消沉,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6,(10)
如果我有几栋房子,我就不用加班。我有一栋房子吗?没有。所以我仍然要加班。如果我中了500万,我就不用加班。我中了500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要加班。如果天上会掉馅饼,地上有免费房子,我就不用加班。天上会  相似文献   

3.
如果的事“如果我有一千万元,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元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也没办法飞。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也许朋友们还记得N年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痞子蔡的著名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吧,就是这样一段“如果”PLAN(计划),让他最终虏获了一个美少女的心。而我这次虽然没有痞子蔡那样的诗情画意和幽默诙谐,却想借着他那“如果论”的小小余温,谈谈我的“如果的事”。  相似文献   

4.
月光宝盒     
如果时光倒流,你想回到那个时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想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回到从前没有把握好的一段,重返就能挽救,再重新来过,如果这样的话,我想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被累死的,因为在人的一生中,有太多让人感觉遗憾,想重新来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草稿     
小时候,父亲让我向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好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从此以后,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相似文献   

7.
苦难止于诗     
一位年轻朋友,大略知道我的经历,一次闲谈中说,他要有我这样的经历就好了。我听了正色言道,还是没有的好。凡事都得有个度,苦难更是这样。可怕处在于,苦难的度,是不可预知的。可以预知后果的苦难,也就不称其为苦难了。该是怎样一个度呢,年轻朋友问。想了想,我说:止于诗。就是说,如果这个苦难,还有些诗意,能引发你的诗兴,就是在度内,若是没有诗意,引发不起你的诗兴,怕就在度外了。这时你就要特别留意,不是留意有没有诗意,而是想办法先活下来再说别的。看他一脸的疑惑,我便说了自己的几件小事。文革中最让人害怕的惩罚,有一种叫“办学习班”。…  相似文献   

8.
我今天到复旦来,首先是给同志们祝贺的,祝贺一年级的同学能写出《伤痕》这样的好小说.如果不是粉碎了"四人帮",不是解放思想,就不会有这样的好作品问世.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说这个作品没有缺点,那也是虚伪的.但是,应当肯定它富于战斗性,代表着人民意愿.其次,还想就同志们提出的问题,在共同研讨的前提下,发表一些临时想到的意见.(一)关于怎样进行美学研究的问题,我从来没有作过认真的探讨,作不出使同志们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自驾游还是相当自由的旅行方式,时间和路程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我有九年的驾龄,但是真正称得上自驾游的经历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周末去露营。我不喜欢一个人的自驾游,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我情愿乘坐火车,到云南发呆去。家人玩的概念和我不一样,基本没有一次自驾的时候没有和家人同行,我认为"好游伴是旅游成功的一半",所以如果碰到志趣相投的游伴,我就会选择结伴同行。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浙江水乡七日游。  相似文献   

10.
夸奖文化曾让我失去自我判断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大学新闻学院的很多教授对作业的评语通常是"做得好"或者"做得不错"!这对一个没有多少自信的外国学生来说无异于一曲悦耳的音乐。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原来每个学生得到的都是这样的评语。如果人人的作业都是好,那么这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教授再称赞我的作业好,我总是持怀疑态度,心里更希望他们告诉我哪些地方我做得还不够好。教我们新闻特写写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意虽好,论证也还得当,但是如果没有论据,或论据不充分,或虽有论据而使用不当,那么文章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导致空话连篇,达不到写文章的目的。我没有什么经验,然而,我却想联系本人二十多年来的资料及编辑工作的实践,谈谈编辑在搜集、整理、编写资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教师梦     
我教了那么多年的书,但每年在9月1日上第一节课时都非常紧张。我非常重视上第一节课, 包括这次到南京师大附中来。为了上好第一节课,我在北京就先准备了两天。我提前四天到附中来,就是为了要准备好第一堂课。我为什么这样紧张,就是因为心里没有底。我在北大上课是非常有把握的,北大的学生能理解我,但是附中的学生,已经是我的孙子辈了,他们能理解我吗?能和我交流吗?我和他们之间能有会心的微笑吗?有还是没有,关系着我的教育理念:我追求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如果学生麻木地听我讲课,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就会觉得我的教育失败了。为了避免这样的失败,我就必须作充分的准备,把可能发生的一切,都要预先想好,作精心的设计。我的第一堂课的教案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的,包括一些重要的“闲话”。开头要怎么讲,你要给学生一个什么“第一印象”,你通过你的一句话,把什么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都要想好。第一堂课, 开头几堂课上好了,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创造了一种自由交流的气氛,以后的课就好上了,吊起的那颗心也就可以落下了。  相似文献   

13.
十来岁时,我想把全世界的童话书都买下来。那时我有多少钱呢?我没有零花钱,没有压岁钱,没有钱。不过,我从来没想到我没有钱。我自以为我有钱。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考5分,妈妈就会给我五角钱。那时,2分是不及格,5分是优秀。如果我得到两三个5分,妈妈就给我两三个五角钱。  相似文献   

14.
穷时多请客     
炜烨 《可乐》2011,(8):28-28
几个人请客吃饭,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好是从制或是某人做东,人们潜意识里总是认定混得最好的那个人应该买单。以前我也这样认为,现在却反其道而行——我请混得好的人吃饭。他们在我的概念里就是贵人和富人。  相似文献   

15.
北京曲剧《B超神探》是我根据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B超科名誉主任贾立群大夫的感人事迹编写而成的.我在创作这个戏的过程当中,看了许多有关贾立群主任的材料,同时又有几次宝贵的采访,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就是这样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大夫,他的价值取向和性格追求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方面,他是一个国家的人,从建国以后这近70年中,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大局一直是和谐的、稳定的,这样的一种良好局面,就为学习,为科研,为成为一个好的大夫,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一个好的平台.如果没有我们国家的稳定及和谐发展,如果像非洲的一些国家那样,整天战乱,如叙利亚、阿富汗、索马里……这样的国家,不但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连人的生命也都没有保障,哪还能谈什么学习知识、研究医学呢?那是不可能的.吃饭都没有保证,人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消灭,生活在那样的国家内,活下来就不错了,保住命就算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如何能涌现出像贾立群这样的好大夫?  相似文献   

16.
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写作导引材料提供的话题主旨应该说很明确,作文时审题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要写好这篇作文,还得用些心思。1、…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6,(7)
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简爱》  相似文献   

18.
我的小学教育还是遇到了好老师,是这个老师把我内心世界的黑暗点亮,让我体会到作为人的自豪和自尊。一个右派老师的儿子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秀,被分到了我们这所村级小学当民办老师,在我所在的班上教我们的语文,那时已经是四年级了。他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青人,瘦高的个子,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活泼开朗,写得一手好宇,在校园里经常可以听见他的歌声,他每节课上完了总要找出一点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说如果我们学得快,故事就多讲一些,所以我们上他的课就特别认真,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19.
如果没有进那个中专学校学一技之长,也许我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如果当初我没有那张电子商务助理中级证书,恐怕我还要到处投递简历……就这样人生因某种抉择而改变。目前,我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但我知道,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就要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造父跟老师泰豆开始学习驾车时,侍奉老师十分恭敬谦卑,礼仪极其周到,但是泰豆三年之内什么本领也没有教给他。造父于是更加恭敬地侍奉老师,泰豆这才告诉他说:"古人说,做弓的好工匠,一定要先学习编簸箕;擅长冶炼的人,一定要先学习做皮衣。你想学驾车,就先学我走路,如果你能和我走得一样快,那才有可能掌握好缰绳,也才能驾驭好马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