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基线数据,将养老需求和代际支持结合起来考虑,对空巢老人和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群体内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空巢老人相比,有老人同住的子女家庭在经济支持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养老负担更重;低龄空巢老人、城市空巢老人以及老年夫妻户是自我养老的相对优势群体;高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以及独居老人普遍面临养老需求大但代际支持弱的困境,并且这一困境呈现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居家养老     
《社区》2014,(6):28-29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独居老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的“近邻”——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知道辖区独居老人的情况吗?作为邻居,你知道旁边有独居老人居住吗?作为子女,你把家中老人的情况告诉过邻居、社区或物业公司吗?据笔者调查发现,以上种种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老年人自身状况以及代际关系等方面对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不与子女同住,女性老年人不倾向与子女同住,儿子越多与子女同住的机率越小,女儿越多将增加老人选择居住的对象。代际互动变量比老年人状况变量对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影响力更强,揭示出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动以子女需求为中心的特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堪忧,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但女儿养老这一新趋势和新情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左崇年 《老友》2014,(5):24-24
正唐明珠是四川一名退休职工,目前与女儿、女婿一起居住在江苏苏州。每年7月,他都要不远千里坐火车赶回老家,为的是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像唐明珠这样,退休后离开老家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还有很多。由于居住在非本人养老金发放地区,这些老人要想领取养  相似文献   

5.
凡人都会老的,但如何养老,却会因地因人而异。受儒教影响的不少亚洲国家讲究“养儿防老”;而欧美国家的传统是,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而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东方人对西方老人的孤独处境深表同情,而后者却宁愿独居或住到福利院也不愿麻烦儿孙们。 这两种养老观是就传统而言,而近些年这些观念却在发生变化。亚洲国家“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淡化,而欧美国家也在改革已有的养老由国家、社会完全包下来的做法。可以说,东西方的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山东省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产生显著影响。与独居老人相比,与配偶和与子女同住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并在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咨询、上门看病等具体需求上存在异质性。同时,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将居住安排变量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分析框架,通过精准识别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并将独居老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通过采取多元思维化解其养老困境,积极构建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 60 岁及以上育有子女且没有与子女同住的 3 712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影响有差异。向上经济支持的正向影响效应随医疗费用增加而增加;向下照料支持的负向影响效应随医疗费用增加而增加;代际情感支持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中位医疗费用水平下影响更大。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增强子女对空巢老人健康情况的关注, 从而有效提高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王桂花  许逐春 《社区》2004,(12):20-21
南京市鼓楼区的556691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80617人,约占全区人口的15%。其中80~90岁的高龄老人7759人,90岁以上的737人,100岁以上的25人。按照国际标准,老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即算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区已超过标准的一半。在202位独居的老人当中,50.5%的人没有养老退休金,而在有养老退休金的老人中,每月700元以下的又占42.6%。有72.3%的家庭没有养老能力,急需政府提供养老帮助。针对这个难题,鼓楼区民政局制定了一个方案:选择100位独居老人,政府每月为每人拨付100元,交给专业社区服务机构,由他们派出经过专门培训的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在家养老、几代同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中很多老人已与子女分开居住,快速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代际互助变得愈加困难,养老设施实际上已经成为老人们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城市独居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独居老年人赡养和子女之间的代际支持的特点。发现:在独居老年人的代际支持中,在经济支持、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方面,子女对老年人提供支持比例均高于父母对子女提供支持的比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老年人向子女提供支持的比例低于接受子女支持的比例,这表明老年人的独居实际上是赡养阶段;女性独居老年人更可能获得子女在精神方面的支持;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向下的代际支持方面,收入越高的老年人,越有可能帮助子女;不同地区的代际支持模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山东地区的老年人更多地支持子女。  相似文献   

11.
正在欧洲,德国堪称最"老"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人已有近1900万人,只有70多万老人在养老院生活,平均也只住3年。从本世纪开始,德国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一些志趣相投的老人,特别是那些已经丧偶的独居老人,便三五人一起,开始了"拼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流动人口的增高,家庭子女的减,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家庭生命周期也在延长,而其中老人处于空巢的时间和数量都呈上升趋势,空巢老人问题就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家庭是指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家庭和无子女的老年人家庭。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数据(见表1)表明:以被调查的样本(老人个体)为基础进行计算,目前中国独居老人人数占同年龄段老人总数的7.1%;同时,越是年龄大,独居的比例就越大,60~69岁独居老人是同年龄段老人的4.8%,70~79岁的比重是9.7%,80岁及以上的比重是12.4%。在城市中,老人独居的比重为6.6%,要低于全国平均数;在60~69岁和70~79岁这两个年龄段,也低于全国平均数,分别为4.5%和8.8%;但是,80岁及以上的老人,独居的比重却超过全国平均数1.8个百分点,达到14.2%。表1“空巢家庭”所占的比重(%)资料来源:《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版。一、空巢家庭老人的现状厘析“空巢老人”群体可以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与一般老年群体相比年龄偏高,健康状况偏...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宁波市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有居民5300余户,其中60岁以上老人的有1548位,这些老人大部分是与子女或配偶一同生活,独居老人120位,占老年人总数的7%。为避免老人独自在家出现意外而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事故发生,后大街社区采取了多种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家庭主位理论视角,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转型置于具体社会情境和特定家庭结构中,系统性考察其实践样态和嬗变逻辑。首先,自力养老的社会基础消解,伴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后"村落的终结",自力养老模式也因失去"基于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型小农经济与基于传统村落散居型庭院经济等社会物质基础而难以维继;其次,代际关系的嬗变与均衡,作为自力养老消解后的应对策略,经济反哺与隔代抚育成为代际关系嬗变与均衡的基本方式;最后,个体家庭的崛起与居家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转型,随着个体家庭时代的到来,传统村落共同体"一户多家"的家户结构呈现多元化转型,而从生成动力角度而言,居家养老模式转型的动力正是老年人追求个体化家庭居住结构与代际关系再均衡的内在张力,因此,依据居住结构—代际关系两个维度,将转型中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划分为独居共灶型、独居分灶型、共居抚育型和共居轮养型四种实践类型。  相似文献   

15.
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由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比较强,老人大多不采用家庭养老方式,法律也不规定子女对老人负有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该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王全祥 《社区》2009,(10):26-27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有色设计院社区辖3个住宅小区,占地面积0.5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630户共51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32人,占居民总数的30%;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76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5%;空巢独居老人944人,占老人总数的61.7%,是一个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单位型老旧社区。  相似文献   

17.
贾盛格 《社区》2012,(1):60-60
前段时间去美国看望在洛杉矶定居的女儿,顺便了解和观摩了美国的社区养老模式。美国虽然有比较好的退休养老制度,但老年生活的孤独感却不是靠社会保障制度就能够解决的,因此"社区养老"的理念在美国得到认同和推广。女儿说,以前在美国老人中,60%以上希望住养老院;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老人喜欢在社区养老,也就是时下我们热议的"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8.
分析土地流转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照料方式的影响。总体来看,中国农村老年人照料状况不容乐观,需要照料的老年人中,超过2成无人照料。土地流转、子女外出务工、经济贫困以及代际关系疏离都会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的可能性。土地流转与子女就业、代际关系交织互动地影响农村老年人照料方式,但土地流转与经济收入的相互促进作用对老年人照料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全部子女务农或代际关系疏离的土地流转老人社会照料的可能性显著更高。实地调研资料也显示,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在探索“以地养老”的社会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许义平 《社区》2005,(20):10-11
居住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无论你是不是有子女赡养,都可以享受到由政府拨款的居家养老服务,仔细算来,政府每年要为这些老人人均支付2000元,并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自2004年开始,宁波市海曙区积极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的全新探索,构建起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体系,在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的同时,创造了居家养老服务就业岗位,走出了一条就近、便捷、专业化、低成本的“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舒祖康 《社区》2009,(22):26-27
2009年2月,居住在上海市杨浦区惠民路的一位独居老人被发现死于家中。这许非个别现象,全国各地空巢老人死于家中数日才被发现的事近来时有发生。近几年来,随着礼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推进,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民生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