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规则”是一种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的“暗规则”,它破坏社会正常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健康发展,是社会运行的顽症。社会“游规则”的存在及流行,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背道而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格格不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潜规则”的危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并逐步消除它,以建设诚信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要求法律即为规范社会行为之主要方式.作为一种滋生不正当利益的负面规则,潜规则的出现与蔓延会削弱法治.潜规则是一种潜伏于显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行为主体行为方式的规则,潜规则具有其自身的运行模式,以谋求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法治视野下潜规则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又有法律原因、利益原因以及社会原因.从法治建设的角度看,通过法律公平分配利益、运用权力制衡压缩潜规则空间、增加交易成本,能够削减潜规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规则在静态意义上可以界定为未被察觉或不具备正当性的规则,它同时还指不按明文规则或违背公认、应然理念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其后果是造成社会多元规则的并存与名实分离的出现.潜规则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潜规则的盛行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行动惯习息息相关.传统文化的深层气质塑造了中国人的行动惯习,使得严格依照一元规则行事的方式难以成为社会的常态秩序形态.现代性的深度入侵虽使传统规则迅速失去正当性,但仍无法短时间内改变民族心理结构中的行动惯习.传统惯习与现代规则体系间的互不协调与搓揉震荡,是造成当下社会潜规则盛行的重要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4.
刑法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正式规则,但也存在着影响法律运行的潜规则。在刑事领域内,潜规则有多种表现形式,正式规则的不完善、对权力的滥用、法外利益的追求以及部分民众对法律信任的缺失都是刑事领域潜规则滋生和发展的原因。要消解刑法领域的潜规则,可以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明确权力边界,形成有力监督;加强程序公开,完善保障体系;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升公民法律信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规则意识研究是有待深入开掘的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域,推进这一研究是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的内在要求.邓小平规则意识既具有“钢铁公司”的原则坚定性,又兼有“一切看情况”的策略灵活性,达到了对柔与刚恰到好处拿捏的境界.对上级,敬重但不盲从;对同级,合作但不作“好好先生”;对下级,信任但不放任;对亲属,保持共产党人本色但不拒斥俗世情怀:这构成了邓小平规则意识的基本框架.其重要启示在于,只有切实加强法制才能为潜规则解毒.邓小平规则意识是矫正社会不良风气的榜样,学习和探究它,对潜规则大行其道,严重伤害社会公平、扰乱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具有毋庸置疑的警示意义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6.
企业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作为规则存在的两个类型,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它们之间会产生冲突与耦合,并影响企业管理实践。通过控制不良潜规则,可以使管理规则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绩效。  相似文献   

7.
李存娜 《学术界》2007,(1):131-140
学术评价所依据的规则,原则上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的“纸面规则”,但实际上却往往是由各种潜规则和纸面规则结合而生的“行动中的规则”。目前我们的学术评价之所以存在大量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评价的纸面规则偏离了学术逻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种潜规则的介入,评价行动中的规则脱离了学术方向。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偏离学术逻辑的纸面规则为什么会形成并持续存在?(2)为什么偏离学术逻辑的潜规则又能够介入评价并势头不减?在分析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进学术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延东  江华锋 《兰州学刊》2013,(3):153-158,91
文章重新厘清了"潜规则"概念的内涵,并通过分析潜规则与法律价值之间一致、冲突和无涉的关系,对潜规则进行分类研究。借鉴"上位"、"下位"的法学概念分析方法,提出"规则僭越"的观点,进而探讨了"规则僭越"在宏观意义上"法"中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潜规则作为除了正式法律制度之外的其他力量在司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因素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惯例、自治的规范和人情事理等手段成为民间纠纷解决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潜规则”并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有效治理当今中国社会那些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规则”行为传染病,就必须理性认识这种传染病的形成机制.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社会,丑陋的“潜规则”行为普遍流行不仅跟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有关,同时也跟社会制度对人们的行为能否作出应有的反应和正义的裁决有关.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潜规则”不良行为的传染病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相似文献   

10.
关于引导新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变化的普遍规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变化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 ,与新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相适应 ,这既是新疆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伊斯兰教自身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 2l世纪新疆地区的大开发和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正确全面地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正确全面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是引导其与新疆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疆伊斯兰教除了具有同全国其他地区宗教同样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崇高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要求.要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开放劳动力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所提出的重要课题.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必然性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个别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各个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他们的产品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的;因而,其个别生产同时又具有社会生产的性质.但是,其产品是否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以及生产费用是否等于社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发展的内涵、本质和要求,是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辛赤兵 《理论界》2008,(9):60-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为物权变动规则的经济原因分析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前提,揭示了物权变动规则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罗马社会是典型的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在罗马国家的早期发展阶段,以要式买卖或拟诉弃权等方式转移所有权,其方式比较严格,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取得时效是罗马法上的一项古老制度,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客观要求。交付是万民法移转所有权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方法。研究发现,当时的一些规定至今还在使用。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就是每个党员能够自由、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党内事务以及发表不同意见的宽松和谐的良好党内氛围,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仍然存在着不愿讲或不敢讲真话,忽视普通党员参与讨论,民主讨论中的“潜规则”,“盲目服从”,“虚假民主”等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剖析并探求营造良好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对策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来,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发展决定性的环节和契机,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辩证运动形式。因此,改革不仅具有客观的辩证法基础,而且,改革本身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首先,改革是整体性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系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是由按一定规则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因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胡承槐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实践向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之所以存在、发展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依据和伦理道义上的客观依据。为此,社会主义社会就需建立一整套有自己独...  相似文献   

18.
利益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排除了产生基本利益截然对立的利益集团的可能,但仍然存在源于不同利益倾向的各种利益群体。现阶段,我国原有的利益结构已被突破,新的利益结构正在迅速形成中。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化,正推动着各种利益群体的滋生、分化和重组,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表征。我国利益群体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公平机制的形成,并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活力。随着彻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利益分配体系的建立,我国的利益群体将在经历分化和重组后逐步明晰并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论述我国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了它在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加快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若干主要措 施。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特殊形态的社会。它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结构,表现出自己特殊的联系和特殊的发展过程,其规律性也就存在于这些特殊的东西之中。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作为特殊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固有的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差异性、特殊性,而不是它同其他社会的一致性、共同性,这种研究不是从一般历史辩证法或一般辩证法出发,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看作是其具体运用,而应该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在弄清楚了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之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