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0):122-128
基于国家卫计委的全国农民工流动状况专项调查数据,使用递归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来看,老家农村医疗保险显著阻碍了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而老家农村养老保险并没有显著阻碍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第二,从城镇社会保障方面来看,打工地城镇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均显著促进了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第三,从同一类别社会保障来看,老家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阻碍程度,高于打工地城镇医疗保险的吸纳程度;打工地城镇养老保险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吸纳程度,高于老家农村养老保险的阻碍程度。因此,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异地转接,并提高农民工的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促进全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目前新的经济特征及"实质上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特点,选择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借助世代交叠函数,构建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效率模型,得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帕累托效率改进,基本养老保险促进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结论;设计了政府加大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财政支出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我国部分省市现行流动就业人口养老保险政策的特点,探讨了我国全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利用流动人员综合保险卡进行统一管理的方法。经过对上海流动就业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状况的抽样调查,构建了三种不同缴费模式和基金使用方法的养老保险模型。在封闭样本内,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逐一大量仿真计算,并给出了各模型下基金缴纳、使用和积累情况的仿真结果,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勇  王美今 《统计研究》2004,14(8):40-6
一、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由于企业年金在激励机制设计和养老保险制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如今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并成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2 0 0 0年,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 %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列支。但对于一项政策,不仅要注重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要看到实施这项政策所付出的成本,后者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运行效率和实际成效。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5.
“九五”计划期间,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成为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养老保险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我国亦应作出相应的机制选择和政策安排。本文用系统比较的方法,针对我国养老保险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的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见解,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精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晓 《统计与决策》2006,(24):63-65
为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测算问题,基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运用社会保障精算的方法,建立了债务精算估计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对2005年我国隐性债务的规模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浩然  陈华  展凯 《统计研究》2008,25(6):63-69
 本文首先对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及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我国最新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利用精算方法测算未来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的变化趋势。测算结果表明:只要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顺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就不会持续扩大下去。结合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尽快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转轨成本以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平衡代际负担,最终顺利实现养老保险扩面;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关注的重点应从解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转向如何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颜林 《浙江统计》2006,(12):20-21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理性假说,构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运用广州市529份问卷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举家在城、来城年限、留城意愿、养老观念、权利意识等变量的作用使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需求强度。  相似文献   

10.
黄晓  赵辉  施莉 《统计与决策》2006,(22):27-28
为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测算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关于基金收支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政府偿债的因素,建立基金收支数学模型.这种方法将债务偿还的因素加入模型,可以模拟测算政府在一定目标期间内应当承担债务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职工平均工资"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既与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集有关,又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即基本养老金)的确定有关.然而,在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城镇经济成份和劳动者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管理制度,包括统计制度与统计方法,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近几年由政府统计部门所提供的"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值,难以准确反映全社会职工的工资水平,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2.
一、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策略与原则(一)推进农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策略由于农村牧区的区位差异、村寨差异、农户差异,缴费承受能力各异,所以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切不可一刀切、齐步走。在推进策略上应采取"突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1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军号令吹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隐形债务的精算测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债务的精算模型 本文以国家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案实施前的1996年作为旧制度终止的年份,测算2001年末(或2002年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隐形债务.  相似文献   

15.
《四川统计》2014,(3):4-4
关注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彭浩然 《统计研究》2012,29(9):31-36
退休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的激励程度。作者通过测算九大行业代表性个体在不同退休年龄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和边际隐性税率,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存在普遍的负面激励作用,即会增加提前退休行为出现的概率,并且这种负面激励作用存在着很大的行业差异性,低收入行业的职工面临着更严重的负面激励。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弹性退休制度的精算中性原则进行了反思,并建议我国在进行弹性退休制度设计的时候,既要消除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激励作用,又要注意保护低收入行业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林毓铭 《统计研究》2000,17(5):37-39
 社会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同属社会保障范畴,其共同目标是通过保险基金的增值,为投保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以确保安全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多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囿于立法范畴、管理体制、性质、特点、作用、范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相异性,两者互不相融,各自发展,不利于养老保障三大支柱的建立。如今,以保险基金入市为契机,以资本市场为纽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的协调与发展,是未来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走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探讨养老保险制度与城市老年人口养老方式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模型,确定养老保险制度与养老方式间的理论关联。其次,使用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和汉中市900位城市老人的入户调查数据,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受益人为对象,使用养老保险制度工具,建立工具性变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与城市老人养老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年养老保险收益每增加10 000元,城市老人选择家庭养老方式概率下降0.18%或选择机构养老方式概率增加0.26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者可能更倾向选择自我养老方式与机构养老方式,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者可能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方式。对养老保险制度影响下陕西城市老人养老方式变动的预测发现,年养老保险收益减少10%,将增加219 113位陕西城市老人选择家庭养老方式,分别增加选择家庭养老方式的已婚老人199 283位、丧偶老人48 882位。据此,提出了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建设社会化养老方式为重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如何在城市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和提升农民收入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推拉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实际状况,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并以此构建多元回归模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培训"农民工"专业技能的力度;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构建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20.
韩文 《青海统计》2007,(2):5-10
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力量。当前,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全国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对城市生活适应程度如何,对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满意程度如何,对有关部门进一步解决农民工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一)近七成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感觉比较适应被调查的403名农民工中,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的占48.14%,比较适应的占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