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女兵     
3年前,我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厦门,成了一名女兵,我们一行5人一路说说笑笑,几乎没来得及欣赏一眼开放的繁华都市。车子就拐上了一条漆黑的山路,蜿蜒而上,直到山顶。哇,这里也是特区么?我始料不及。平生最惧山,这倒好,以后就在大山头上安营扎寨了。 我们的营地在山上,这里部队生活除了日常工作学习,还要进行农副业生产,女兵居然也和男兵一样有自己的责任地和生产指标。老实说,我们一起来的几个女兵家庭背景都很不错,在家都是娇娇娃。在军校里偶尔拿过几次扫把和锄  相似文献   

2.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战场,也没有去守卫过祖国的边疆,但自从我校成立了少年军校,我就觉得自己像一个兵,一个不让须眉的女兵。  相似文献   

3.
一提及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参加起义的铁血男儿。其实,当地起义军中除了男兵,还活跃着一支女兵队伍。其中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员(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少数是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创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共有30人,这些女学员可以算是人民军队的一批女兵了。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不少女学员便跟随叶挺、贺龙的部队来到南昌,参加了茂名的南昌起义。有关她们的故事一直鲜为人和。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7,(1)
每逢佳节倍思亲。2006年中秋节前夕,时年81岁的家住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曾是日本女兵的伊藤郁子,通过电话向远在日本的家人问候。她说:"……我爱樱花烂漫的日本,更爱社会主义中国,我的心永远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7,(9)
在去青藏高原的路上,我认识了一位姑娘,她准备到安多兵站去看男朋友,姑娘告诉我她在海南一家杂志社当编辑。她跟男朋友是在网上认识的,男朋友的网名叫昆仑鹰,是青藏安多兵站的一个副连长。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的一天,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带队到某部选择第二批女航天员。"刘洋。""到!"只见一位三十岁左右、身材适中、眉清目秀的女兵站到了主考官杨利伟的面前。她是第二位面试者。"这场是考英语口语……"英语考官刚用英语提出第一个问题,刘洋一听,便不好意思地对考官说:"第一位面试的那个飞行员已经和我讲了你们要问的一些口语题目,请你们出新的题目吧!"随  相似文献   

7.
《老友》2007,(8)
十六岁那年,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了。少年的我虽不明"解放"的含义,但对北京城内的陡然变化感到了莫大新奇与兴趣。大家欢呼,扭秧歌,打腰鼓,欢迎解放军进城。在众多的解放军队伍中,那英姿飒爽的女兵,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贪婪地跟随女兵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渴望自己也能  相似文献   

8.
休闲娱乐岛     
笑林 幽默与笑话 军人之家 杰克是一典型的军人。某日朋友上他家,发现厨房门口的塑料牌子写着“食堂”,客厅门口挂着“会议室”的牌子,儿子的卧室为“男兵宿舍”的字样,女儿卧室则是“女兵宿舍”。朋友猜想着杰克夫妻的卧室一定挂着“司令部”的牌子,出乎意料牌子上写的是——“新兵培养中心”。  相似文献   

9.
兵妈妈     
每逢岁末的两个月,付军总会心绪不宁,因为她又要有一批"兵儿子"踏上退伍返乡的旅程,老人心里有太多的牵挂,有太多的惦念,有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愫。每年送老兵的头一天晚上,付军都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第二天凌晨,她一定会早早地赶去送她的"孩子们"。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走了一拨又一拨,新兵来了一批又一批,20年  相似文献   

10.
正青春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年华。七十年前,有这样一群正处于锦瑟年华的女孩,她们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毅然离开了富裕的家庭,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人烟荒芜、贫瘠落后的新疆。在这里,她们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新疆的建设事业,她们就是被誉为"共和国第一代汽车女兵"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军事交通第三汽车学校的赴疆学员,在这批女兵中,有一位是从我们南京市唯一的华侨村——华兴村走出的华侨后裔,她的名字叫陈雪芳。  相似文献   

11.
初恋     
《北方人》2008,(Z1)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我和她是中学同学,她小我两岁。我们的友谊,是从一场打架后开始的。一次,我在胡同口见她被两个男的堵着,死皮赖脸地要"拍婆子"。那两个人也就十六七岁。她被他俩纠缠不休,既不敢喊又不敢哭,那种惊慌的眼神,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一下子看见了我,就像见到了亲人。我本不想管,但她那种信赖和哀求的眼神,使我无法走开。我冲上前去,把她护在身后。我被打了。那时,我太不经打了,很快被揍倒在地,浑身是土。要不是过路的人们解围,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后来再在路上碰见她,我点点头。她也向我点头,  相似文献   

12.
苑广阔 《社区》2012,(2):63
早就听说同事小丽的男友是个"小康男",直到去参加她的婚礼,才知道她的丈夫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收入中等,家庭条件一般。我很奇怪,婚礼之后问办公室的同事:"你们之前不是都说小丽嫁了一个‘小康男’吗,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也不觉得她老公很有钱啊。"同事白了我一眼,道:"你还真是又土又俗啊,我们说的‘小康男’,不是指经济上多富有、多有钱,而是指性格和心理上的健康、富有。"看我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同事继续解释道:"你别看小丽的老公个  相似文献   

13.
环球趣闻     
《新天地》2012,(3):56
二战女兵成养老院选美冠军美国一位双眼失明的百岁二战老兵,日前在阿拉巴马州各大养老院组织的选美大赛上脱颖而出,成功摘得2011年度"阿拉巴马州养老院小姐"的称号。100岁的费尔玛.施瑞姆希尔在击败了74名对手后,摘得冠军桂冠。她也说:"太棒了!"评委会主席说,虽然施瑞姆希尔年事已高,且眼睛已经失明,但她举止优雅稳重,有着非凡的生活经历,还  相似文献   

14.
肖华成 《中华魂》2015,(2):55-57
我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在西藏工作过,怀着一颗深厚西藏情结的心,阅读了"老西藏"李国柱同志所著《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让我既感动又亲切。李国柱同志这本书的主体是多篇回忆文章的汇集,作者用质朴、自然的语言,略带文学韵味的笔触,生动而真实地描述和记载了她从一个18岁的花季少女,加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伟大事业,直到1972年调离西藏的23年中,亲身经历的高原缺氧等极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及各种困难艰险的考验。书中不乏感人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  相似文献   

15.
我为妹妹狂     
《可乐》2006,(12)
也许是父母觉得我从小没有经历磨难,所以给我送来了妹妹。单是她的名字"刘洁"就已经成了我的噩梦,小时候无论是喊她"刘洁"或者"洁洁",都容易让别人误认为她是我姐姐,更可怕的是喊的次数多了,我果然就留级了好几次。幸运的是,我俩在大学毕业后都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她待在了北京,而我留在了上海。虽然事业走上了正轨,但是我俩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让老爸老妈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长吁短叹:"儿啊,男  相似文献   

16.
老伴和我下围棋,始于神州大地曙光再现,合家初享团圆与安宁的1979年。迄今已28载,该称得上一对历史久长的老棋友了。讲资历,老伴应是我家围棋"元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她还在人民解放军服役时,就跟所在单位几个"秀才兵"学得此道;而我1972年才开始触摸这纵横19条线,组成361个交叉点的"黑白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下象棋     
吃过午饭,表妹突然发现她的棋艺又突飞猛进了不少,于是心血来潮,非要跟我一决雌雄。我虽说不上棋艺高超,但也略懂一些皮毛,可是我对下象棋不太感兴趣。在她的软泡硬磨下,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上“战场”了。一上“战场”,我就低着头“调兵遣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开始,我的那个当头炮吃了个兵,给表妹来了个下马威。谁知,她早有防备,出现了一个“拦路虎”——马。哈!天无绝人之路,我灵机一动,那只炮飞到了马的前面。好险!小命终于保住了。表妹走完一步后,我趁她不注意,吃了个象。炮隔个士就是她的象。我一见她的将危在旦夕,心里就暗暗地高兴…  相似文献   

18.
今年82岁的伊藤郁子,原是一名侵华日军女兵,1945年日本投降后,她选择留在中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护士。1954年,她随丈夫回到夫家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至今在这座古老的小镇已生活了53个春秋。伊藤郁子现在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感动     
一个叫斯日古楞的蒙古族诗人,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大学生报名参军,分到西部一个兵站,她一直想当兵,所以,哪怕分到了荒无人烟的兵站她也毫无怨言。但是,一开始还行,时间长了,倍感孤独,有时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曾想过要调离,可是,要强的她,一直相信自己能够撑住,甚至上级打算调她走,她也说不,给人一个抱定了扎根边疆的印象,上级给她立了二等功并树为典型。可是,她的眼神分明又是忧郁的。无形的荣誉圈住了她调动的脚步,她不能毁了这个形象,她得为自己和集体着想。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她就打了个请求调离的报告,领导出于种种考虑把她的请调报告压下了,后来,她的调令总算到了,可是,阴差阳错地,就在调令下来的前一天,她自杀了,遗书只有一句话,她只想找个有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当时,听了这个故事,我是挺感动的,为那个女兵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试说洪宣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大堆虚构的洪宣娇故事太平天国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在洪秀全提出的同拜上帝,共食天禄,男子皆兄弟,女子皆姊妹的主张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劳动妇女,与男子一道,献身革命的行列,为它增添了反封建的色彩。谈太平天国历史,许多人总会联想到女兵女将,想到所谓“女兵首领”洪宣娇。百余年来,关于洪宣娇的故事,真可说是连篇累牍,脍炙人口,但众说纷纭,褒贬都有。谈籍贯,有人说她是广东花县的,也有人说她是广西桂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