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铁人词典》这部长诗,以其词条与咏唱并行的特征,通过荒原上的宏大叙事,凝聚出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铁人形象和铁人精神,这不仅是创作形式上的一种独创,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的创新。长诗的背景,长诗的主题,无疑在开发铁人精神的文化形象上,在石油文学上,都具有当代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里文艺的面貌,文艺工作者的面貌,有了根本的变化。在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诗歌创作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步子慢了一些,但是也出现了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这就是涌现了一大批为人称道的叙事长诗创作。诸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圈套》;田间的《赶车传》、《戎冠秀》,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李冰的《赵巧儿》。此外,还有不少出色的小叙事诗作品。这些诗歌园地的鲜花,色彩绚丽、芳香宜人,以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健康优美,表明了这是“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以其特有的创作成就和历史价值,标志着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臧克家在驻扎在湖北老河口的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担任长官秘书,期间他数次奔赴前线,积累了宝贵的战地生活素材,创作了《走上火线》等12部长篇叙事诗。这些战火中淬炼出的作品在艺术上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从报告式、记录式叙事,逐渐转向讲述完整、生动故事的叙事,故事性逐渐加强,叙事逻辑性逐渐走向严谨、合理,叙事结构也更加精炼,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则从群像式描写逐渐发展为对个体形象的精雕细琢,长诗的人物塑造艺术渐趋成熟。这一嬗变过程清晰地映照出抗战时期臧克家长篇叙事诗在艺术之路上留下的探索足迹,也给后来的长诗创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享誉世界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对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仅从理论上阐发了对哥特小说的深刻见解,而且创作了具有典型哥特式风格的小说。他将哥特式神奇魔幻的叙事形式与拉美现实相结合,为探索拉美文学叙事新模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表面上看,英国哥特小说对博尔赫斯个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实则却也藉由博尔赫斯,构建出了前者与20世纪拉美小说重要叙事形式之间影响与接受关系的重要路径。博尔赫斯对哥特小说的理论阐释及其创作模式的移用,直接影响了拉美新小说的发展方向,而其创新与变异,也对拉美新小说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叙事诗滥觞于五四时期,而叙事诗艺术的成熟却是以四十年代中后期解放区叙事长诗的繁荣为标志的。从1946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短短三年中,长篇叙事诗在解放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田间的《赶车传》、李冰的《赵巧儿》等一大批作品。这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本文试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波 《兰州学刊》2011,(1):216-218
《世事记》是维吾尔族叙事长诗,在察合台文学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通过叙述学阅读我们发现《世事记》存在几个叙述学的疑问,文章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事意图等方面对这些疑问进行了解读。可以发现《世事记》是一部充满叙述智慧的民间叙事长诗。  相似文献   

7.
《史记》《汉书》的史传叙事中融入诗歌有多方面原因:从文体角度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是史传文体复调潜质的显现;从文化传统角度看,史传叙事中融入诗歌既受引诗传统的沾溉,又受楚骚文化的浸染,同时也有民间文学的渗入;从创作主体看,优秀的史传作者往往具有"史德""史学""史识""史才",且兼具诗人气质,这为史传叙事中诗歌的融入提供了创作主体上的可能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8.
黎族民间叙事长诗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民间叙事长诗 ,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 ,有其重要的地位。民间叙事长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长篇韵文故事。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对各兄弟民族的民间叙事长诗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发掘、收搜、翻译、整理、出版 ,以及研究评介等。一批优秀作品 ,如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召树屯》、《娥并与桑洛》、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等民间叙事长诗 ,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珍品 ,而且还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已立于世界优秀民间文学艺术之林。在民族的民间文学中 ,民间叙事长诗也是一个闪光的…  相似文献   

9.
《琼州学院学报》2015,(4):37-41
郁达夫小说创作体现了新文学寻找自身审美和叙事形式的过程,其内容庞杂且在前后期穿插了不同的变化和分割。从"零余者"叙事、革命叙事、叙事艺术的成熟跨越及诗境小说的创造四个方面,建立四个阅读支点和解读通道,能够从宏观上完成对其小说创作的整体解读。  相似文献   

10.
<豆棚闲话>在叙事艺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首先,它从整体上打破了以往话本小说的叙事方法有不止一个叙述者和叙事者层次,采用了多种叙事视角;就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它也在内容、形式、主题等很多方面突破了以往话本小说的创作成规.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叙事手法上,<豆棚闲话>都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九八三年五月,由湟中县文化馆李来成同志发掘、收集和整理的民间叙事长诗《方四娘》,是迄今为止,青海各民族民间文学中发现的第一部叙事长诗。这部叙事长诗,长达一千二百余行,故事完整,情节生动,叙事显豁,抒情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述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一个善良女性被遭到惨绝人寰的摧残的悲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颇能引人入胜,打动心弦,引起共鸣。数百年来,它广泛流传在汉、回、撒拉等民族中,已有十几种版本,各有异同。唯有李来成同志收集、整  相似文献   

12.
谭五昌 《齐鲁学刊》2012,(1):152-155
海子的长诗创作突破了传统长诗(或史诗)应具备的构架(结构)、内涵及表现手法,基本上是个体抒情诗在体积内容上的自我重复、叠加或扩张,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心灵史诗"。对海子的长诗创作,诗歌界内部是存在争议的。但就海子的抒情短诗创作而论,海子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抒情才华获得了诗歌界内外的高度赞誉,海子诗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具有的文学史(诗歌史)贡献,主要在于诗人对"麦地"与"太阳"这两个原创性意象的"全新发明"。  相似文献   

13.
我国操突厥语的各民族,千百年来创作的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一宗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柯尔克孜族的著名史诗《玛纳斯》、哈萨克族的史诗《阿尔帕米斯》和叙事长诗《巴赫提亚尔的四十枝系》等,都是遐迩闻名,具有国际声誉的作品。但其中有些作品,却难以确定族属。近几年来,研究者众说纷纭,各持  相似文献   

14.
刘易 《兰州学刊》2008,(3):171-172,184
明清是传奇作品涌现的时代,也是剧作家们在将戏曲作为长篇叙事作品创作的摸索时代。有些明清文人传奇创作在叙事功能上的不足并没有阻碍其演出的兴盛,这与当时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俗文学推广并不是单纯的文学领域的问题。晚明曲家屠隆创作与演出的《昙花记》在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两方面并没有达到最好的叙事效果,但其演出仍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其中体现的戏曲规律启发人们重新审视戏曲不同于其他俗文学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作家的创作呈现出面对当下人生碎片的写实色彩 ,注重书写自我的个人感受与体验 ,强调关注世俗生活本色的叙事方式 ,延续着先锋派作家对文学形式的关注与探索。个人化写作、对文学内容的关注、对文学形式探索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创作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后期,美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风格转变。亨利·詹姆斯对美国文学的现代主义转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代表作品《布莱庄园的怪影》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小说通过深入刻画人物精神世界来揭示生活本质的创作思想,加之独特的叙事内容与形式,使这部小说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在此从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神秘的哥特式风格、有限的叙事视角,以及语言的视觉化特征分析了亨利·詹姆斯《布莱庄园的怪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国内许多学者用舶来的帕里洛德理论分析探讨中国的叙事长诗,史诗《格萨尔》也不例外,让人耳目一新。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史诗结构的基本特征、叙述的基本规律以及其中人物关系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格萨尔》说唱艺人表演程式的内部成因。  相似文献   

18.
论赋的叙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湘兰 《学术研究》2007,(6):128-133
赋的叙事性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有意识地虚构情节、假设人物,以对话形式叙事,二是信而有征地创作。散体大赋假设客主、一问一答的行文方式,构成赋体独特的叙事结构。赋序具有叙事功能,有的赋序假设情景对话,虚构叙事内容,以揭示作赋目的,有的赋序强调纪实描写,具有史料价值。纪行赋具有历史叙事意义,相对于史书记载而言,纪行赋是另类的历史记载。寓言赋的创作体现了作者"假象尽辞,敷陈其志"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卢少华 《东岳论丛》2012,33(5):21-25
赵冬苓在主旋律影视的影像叙事策略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题意蕴、叙事技巧和审美风范.她的影视创作涉猎了广泛的领域,塑造新时代的英雄、关注重大社会问题、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很好地体现了国家民族宏大叙事与执政党树立文化领导权的努力,她的剧作具备了审美的独特性、形式的完美性、艺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阮章竞同志的《漳河水》写于一九四九年三月,改定于同年年底。这是诗人继《圈套》之后创作的又一长篇叙事诗。它不仅标志着诗人在创作道路上的重大发展,而且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于解放区诗坛的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漳河水》写的是太行山区漳河边上妇女翻身斗争的故事。它通过三个妇女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翻身斗争的历程和解放后的幸福生活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妇女解放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