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城市体系演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平均规模都处于明显的上升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首位度以及城市规模对数对城市位序对数的回归系数总体上趋于降低,说明我国城市体系并不符合Zipf法则,同时也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城市体系总体上呈扁平化发展趋势,但1996年以来这一趋势有所逆转.城市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大城市的增长速度要明显低于小城市,城市市场潜力、城市自然条件对城市增长速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洪炜杰  罗必良 《学术研究》2023,(11):98-106+178
振兴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关于大城市会如何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利用2000—2020年中国县域和主要大城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能够显著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总体上表现为溢出效应。(2)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拉大而减弱,当空间距离超过一定程度时,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则表现为虹吸效应。(3)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溢出效应随着两者初始经济差距的拉大而不断减弱。(4)在发展初期,中心城市更可能对周边县域产生虹吸效应,而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转变为溢出效应,对边远县域则产生虹吸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于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现象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因此,大城市发展和县域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冲突关系,关键取决于大城市及城市体系是否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3.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形成完善的城市体系,有效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和带动小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催生哺育了一批中等城市,特别是1983年,全国不少地区实行了市管县的新体制,对中等城市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等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增强,较好地保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微观机理是生产和人口聚集所产生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聚集经济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生产力集中度存在一个最优值,低于和高于这一最优值都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损失.广东、湖北、四川、辽宁、黑龙江等省应该考虑往中小城市分散生产力,减少生产力集中度,规避大城市的聚集不经济效应,以促进经济增长;其他省区生产力集中度低于最优集中度,应该考虑进一步把生产力向大城市集中,以发挥大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有关城市化与耕地占用关系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评析,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城市与农村,不同类型城市人均占地的情况,论证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着力发展大中城市,与我国保护耕地的战略是并行不悖的。论文分别考察了“大、中、小城市并重”、“优先发展大城市”和“优先发展小城镇”等三种城市化方案,比较了各自所占耕地的数量,证明发展大城市更有助于节省耕地的占用,从而为我国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先庆  武亮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4):58-62,108
现代服务业对于我国经济所起到的增长引擎作用和转型先导作用越来越大。广东省是我国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产值上看已处于现代化的临界点。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城市与行业结构交互效应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将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实证广东省21个城市和14个服务业集聚情况,从宏观上看,广东省应加速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从中观行业结构发展讲,广东省应促进传统服务业提升;从微观企业来讲,要发挥行业集聚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安徽省1978—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计量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够显著。其中的原因在于,安徽省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以中小城镇为主的分散化发展道路,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没有很好地发挥,城市规模体系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走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路子。笔者以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城市发展也要转变观念和思路,走优先发展大城市来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跨跃式发展的新路子。 一、西部地区的城市必须增强其资源配置中的聚集效应 众所周知,城市社会经济功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资源配置中的聚集效应。城市区域集中了大量的人口、财富、资金、信息,集中了各种不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诚如马克思所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近5000年的发展,目前有大小城市700多个。如果把拥有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定为大城市,则全国有81个以上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由于其巨大的聚集效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历史形成的结构性缺陷,现越来越影响到它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和城市自然演化的必然结果,在新历史条件下,城市群发展呈现三大新趋势:大城市的深度拓展与中、小城市的强势整合;城市群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并行不悖,交错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纵向的中心地模式向对等结网的网络城市转化。当前加速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群规划对城市群发展的指导作用。以城市群总体规划为基础,从空间结构调整和强化空间联系两个层面加强城市群管理,加速城市群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城市必须把自身的发展置于所处城市群(带)中,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在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中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因而以空间视角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是城市现实发展的理论体现。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之首,小城市是内蒙古资源的集中地,因而小城市如何发展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空间规划的角度以内蒙古小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等为研究对象,对小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坚持实施的以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城镇化思路,既不符合城市规模变动的一般规律,同时,我国的小城市也缺乏提供大量就业的能力。如果再考虑到这种思路所附加的多重目的,按照这种思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效果是很难保障的。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在地位上对大城市和小城镇一视同仁,在具体实施方针上则区别对待,最大程度发挥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各自优势,并通过加强包括交通、信息网络、金融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城市与小城镇间的要素流动通道,让市场在政府正确的帮助下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18年的九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构建国内大循环和经济韧性发展的评价指标,测算其综合发展和耦合协调水平,同时考察国内大循环与我国城市经济韧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九大城市群的国内大循环和经济韧性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城市规模越大,经济韧性越强,国内大循环水平越高,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越高;国内大循环对经济韧性的发展存在显著且积极的正面影响;数字经济在国内大循环影响经济韧性的过程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合理安排城市群内部结构、加强城市群的区域循环建设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集聚经济的作用,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大城市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在一定意义上,大城市病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发展中阶段的产物。空间规划的不合理、短期市场的影响、政府失灵以及垄断集权的体制环境等,都是造成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大城市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发展及其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障碍,治理大城市病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高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思路,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中小企业效率,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均对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及区位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的效率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在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大城市更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中小企业的促进效应尚待挖掘。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城市金融水平,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效率增长。研究对于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效率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 2 0世纪 50年代 ,毛泽东就提出了“多搞小城镇”的方针 ,1 955年国家建委给党中央的报告中也提出 :“今后新建的城市原则上以中、小城镇及工人镇为主 ,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建设少数中等城市 ,没有特殊原因 ,不建设大城市。”1 980年国家建委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 1 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又将城市发展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十五届三中全会则把发展小城镇提到“大战略”的高度。 2 0 0 0年《中…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38个大城市之一。建国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该市人口发展很快。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不仅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对城市环境经济也产生影响。本文从郑州市人口基本特点出发,分析研究人口增长对城市环境经济的影响,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经济的主要措施,目的在于为制订国民经济计划,搞好城市规划,控制城市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点发展地区级中心城市——甘肃省城市化道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城市化的重点不应是大城市和小城镇,而应是地区级中心城市.大城市兰州市需要地区级中心城市支撑;在各个地区内,小城市(镇)需要这些中心城市的带动,中心城市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但甘肃省的中心城市质量低下,功能不完善,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首先发展这些中心城市,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琳 《江淮论坛》2011,(3):42-46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已出现严重的拥挤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部分大中型城市纷纷提出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近期我国的轨道交通即将进入建设高峰期,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现在国内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采用不同融资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产业链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运营。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体空间: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群体空间呈现三大发展趋向大城市的深度拓展与中、小城市的强势整合;城市群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并行不悖,交错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纵向的中心地模式向对等结网的网络城市模式转化。当前加速我国城市群体空间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群规划对其发展的指导作用。以城市群体总体规划为基础,从调整结构和强化联系两个层面加强空间管理、加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