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3):152-160
近代民族保险业是在外洋保险业的刺激和示范下产生的。如何处理与外洋保险业的关系是民族保险业自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的问题。在与外洋保险业共存的近代,华商保险业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立场和利益诉求。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民族保险界的维权兴国意识更是不断增强。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和争取发展的有利条件,其与洋商进行了争利维权的斗争。在国家危难之际,刚刚成长起来的民族保险业也以其特有的方式担当起了一份社会责任。近代民族保险业的本位追求和责任担当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近代民族企业的精神风貌,其与外洋保险业斗争又合作,在矛盾中谋求生存发展的艰难历程,正是民族企业近代生存状态的生动写照,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于懋庚 《理论界》2005,(6):196-197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保险公司及我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便使我国保险业顺利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会保证我国保险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保险业起步慢,发展快,水平低,需要规范与成熟;市场广,潜力大,前景好,需要挖掘与开拓。面对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保险市场自由化,必须走出一条既开放又自主发展的路子,实现民族保险业的发育成熟并与国际保险业的接轨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农村保险中公益性较强的农业保险因其高风险性和经营上的难度而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后随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转轨 ,农业保险出现萎缩。这种局面对于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经济保障以及保险业的持续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将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多元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将为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提供新的转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开拓我国潜力巨大的农村保险市场是我国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也是当前民族保险业在“入世”前短短的几年内掌握竞争主动权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5.
市场进入政府扶持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进入政府扶持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调节失效所造成的市场进入不足 ,特别是在发展民族幼稚产业、先导产业以及反市场垄断时 ,往往需要政府予以必要的扶持。但进入扶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 ,不能片面夸大进入扶持的作用。在实施进入扶持政策中 ,要充分重视产业政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要注意抑制与削散进入扶持中所诱发的创租、寻租的不当行为 ,以免陷入政府扶持的政策误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保险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对中国保险业而言,既有竞争的压力,又有发展的机遇.在保险业全面开放前的五年内,如何抓住机遇,顶住压力,壮大我国的保险业,是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入世"已成定局,机遇也好,挑战也罢,唯求在接触中完善.当务之急是在五年的过度期内,力求壮大我国的民族保险业.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入世后,三年开放到位的中国保险市场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的直接冲击.目前,我国民族保险业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应该看到,实行稽核派驻制,强化对保险公司业务的监管,是保证民族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是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国保险业比较落后,加入WTO后,将面临外资保险公司强有力的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国保险业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壮大民族保险业,抗衡外资保险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论保险监管的严格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险监管,是目前关于保险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严格性,是保险监管的基本特征。保险监管的严格性,根源于保险经营的特征,也为保险业是特殊金融业的性质、特征所规定  相似文献   

10.
试论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艳 《天府新论》2005,1(6):91-94
近代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兴起,与洋务运动休戚相关。首先,洋务运动产生了对民族保险业的强烈需求,推动了民族保险业登上历史舞台;其次,民族保险业也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第三,民族保险业兴起以后,也给洋务运动以很大的支持和推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20年代末,上海华商保险业在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下开始走上联合保险的道路.国民政府出于维护民族保险业利益与政府安全等考虑,让上海华商保险业获得了公有财产的承保权.经过政府与业界的共同努力,近代中国首家专业再保险公司于1933年宣告诞生,标志着上海华商再保险业的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然而受中日战事升级与统制经济思想影响,国民政府对待保险业的态度逐渐转变.随着1935年中央信托局等机构全面介入上海保险市场,华资再保险业呈现出官、商两种力量并存的格局.在官营保险机构垄断公有财产保险业务的背景下,华商保险业不仅抵制未果,其联合保险的道路也就此中止.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与知识学界之民族观一直在不断调整中摸索前进,国内知识分子赴疆之初所秉持的民族观念与新疆复杂百态之民族生存现状、动荡新疆政局应于一时权宜之地方民族政策之间发生着冲突与碰撞。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的民族观从传统的夷夏之辨逐渐向同胞观转变,30年代内忧外患中内地知识分子多视西北为中华民族之发源地,这与盛世才政府在新疆实施的民族识别政策构成外/内的话语空隙和情势对比,知识分子初到新疆之"人种博览会"的感性印象又与中华民族一体化的理性诉求构成同一主体民族观念之两面,40年代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更是在"宗族""民族""国族"之间摇摆不定。从国人游记视角考察民国时期新疆民族观念之衍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展现其问题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曹嘉涵 《兰州学刊》2011,(2):157-162
为解决长期困扰自身发展的再保险问题,上海华商保险业在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下于1920年代末开始走上联合保险的道路,各类联合保险组织纷纷出现。1933年,在政府与华商业界的共同努力下,近代中国首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华商联合保险公司宣告诞生,标志着上海华商再保险业的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然而,由于国民政府对待保险业的态度逐渐转变,加之华商保险业缺乏互信、无序竞争的市场氛围根深蒂固,华商联合保险公司不但未能得到有效扶持,反而经营困境不断,最终在抗战爆发前夕被太平保险公司收购。华商联合保险公司的早期命运,亦成为抗战之前上海华商再保险业发展实况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民族保险业的振兴离不开农业保险市场的开拓。农业保险是以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为保险对象,以生产成本产量和商品价值为保险标的,以自然灾害和传染病为主要保险责任,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合同向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承保的动物或植物在生产期或农产品的收获过程中,由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负责经济赔偿的一种保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保险资源和保险产业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自由化推动了世界保险业以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的保险产业资源并购和保险资源的争夺,金融保险资源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已成为国际金融保险关系的焦点。竞争力弱的发展中国家的保险资源和保险产业资源在不断流失,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受到强烈冲击。确立一个正确的产业资源观,有利于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国际保险环境的正确把握,有利于保险业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引导政策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提高、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化等四个方面。但在其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如“习俗经济”所带来的困境、落后地区政府对“挤占”效应的顾虑、政府体制改革不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等一系列制度约束。要摆脱这些传统的制度约束,应以制度创新的形式来促进地方政府管理行为的优化,实现市场与政府的良性结合,从而顺利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总结了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处理青海民族、宗教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以求对做好新形势下青海社会稳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中介人之一.是指受保险人委托,在保险人的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按照法定或约定的保险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代理费(或佣金)的单位和个人。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人的代表,自保险产生以来便已出现,并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当今世界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有较发达的保险代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后,国内保险业务被停办,故保险代理市场未能产生。80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民族保险业的恢复、发展,保险代理也应运而生。1998年以后,随着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 ,以现代保险经济理论为基础 ,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对西部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动力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西部地区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指出风险与保险意识的建立 ,保险市场体制的完善 ,保险市场的进一步 (对内对外 )开放 ,保险投资机制的改进 ,以及保险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是西部保险业快速发展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代理市场是在保险业粗放经营、市场环境不成熟的特定阶段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个人代理、兼业代理、专业代理还是市场结构等方面弊端凸显,与服务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相匹配.研究发现,阻碍保险代理市场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于营销模式缺陷、代理制度缺陷、经营体制缺陷以及惩戒机制的缺失等.鉴于此,保险代理市场可持续发展须变革保险营销模式、完善保险代理制度、促进保险产业链发展、构建以专业代理为主的多层次代理模式、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代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