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党政治,组党建党,议论时政,从政参政,成为当时政治生活主流之一。考察孙中山与民初各党派的密切联系,可以发现,孙中山做为革命元勋和民国首任总统,深受各政党欢迎。但他并没有盲目地不顾中国当时形势大力鼓吹民主政治,而是根据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从国家统一的大局和民主共和的远景出发,去引导中国幼稚的政党政治,为使中国出现规范的政治生活和各政党走上正确的轨道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孙中山在民初时政治上并非"消沉",也并非"醉心"实业。如果仅从同盟会与国民党的角度去考察和评价孙中山民初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是非常片面的。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中国人口有多少?通行的说法是"四万万"。孙中山亦津津乐道。不过,在孙中山那里内涵有三:"四万万"只是一个概数;"四万万"是指不确定多数的人民;"四万万"并不包括中国领土上的所有人,主要指汉族人民。这个数据,是清朝乾隆在位时期各国科学家与传教士或宗教家共同调查的结果。它未必真实反映了清末民初人口的实际数量。孙中山念念不忘中国人口"四万万"之说,流露了他重视人口在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关注社会大多数人的命运,希望唤醒他们起来革命的倾向。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则是:人民革命将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共产国际素有苏联政府的"第二外交部"之称,其使华人员往往担负国际援助亚洲尤其是中国革命力量发展和政府在华寻求革命新盟友的双重使命。廖仲恺与路博及马林的交往,有助于对苏俄革命情况及其对华政策的了解,也对其"联俄"思想的形成和在行动上推动孙中山实施"联俄"政策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一生为祖国的革命事业顽强奋斗,矢志不渝,而晚年北上之行,可以说是孙中山革命征程的最后阶段。此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大革命高潮的来临而积极谋求与国民党合作,见证并亲身参与了这一历程。中共对于孙中山北上的态度,由最初的质疑到很快转变为全力支持,这与孙中山北上目标和原则由模糊到清晰密切相关。虽然孙中山先生最终壮志难酬,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就病逝他乡,但他的北上之行促进了革命思想在北方的传播,对于"唤醒民众"的意义非凡,最终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来临。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领导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为开展革命而进行的筹款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其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受到国内条件的制约,孙中山先生的筹款活动主要在海外进行,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地。一、孙中山先生在华侨及港澳同胞中的筹款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已遍布世界各地,据估计,1902—1908年的华侨人数就达到700万一900万。当时大多数华侨出国或是为了谋生,或是被拐卖当契约…  相似文献   

6.
既往有关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研究,多已注意到他既有支持又有反对的矛盾态度。然而,透过态度这一表象,可以看到他对新文化运动更多是造势与借势。五四学生运动后,孙中山以自己的方式将部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其革命方略中。他在1920年所使用的"新文化运动"一词也有其特定含义,强调民众动员,倾向借宣传以取得革命成功,相对并不看重反传统、欧化或白话文等,与胡适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侧重不同,实各有抱怀,处于错位的"战场"。在后续的历史记忆中,胡适等五四当事人和国民党人多从新的历史现实出发,重新叙述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建构了孙中山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7.
海外活动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的主要内容,他在东南亚地区的革命活动具有范围的广泛性、时间的持久性、内容的多层次性等特点。孙中山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具有三个层面的地域区位优势,即地理相连的便利、共同历史使命的地区革命高潮、关注中国革命的东南亚华侨的支持。孙中山等人在东南亚的活动,给当代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8.
翻开中国近百年革命斗争史,无数为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桎梏压迫,探索中国独立富强之路而抛头颅、洒鲜血的先进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孙中山的革命战友、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家、活动家朱执信就是其中之一。宋庆龄、何香凝都对朱执信作过很高的评价。宋庆龄说:朱执信是“国民党中坚定不移地和他(孙中山)站在一起拥护他的勇敢的行动和他开明思想的人”。何香凝则认为:“在同盟会中朱执信是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如果他还健在,他很可能是坚决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两位革命老人对朱执信的评价是中肯的。只要我们探索一下朱执信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主张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藩篱,而向着新民主主义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虽然不是经济学的专门家,但他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在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对于钻研、宣传、运用经济学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付出了许多心血。了解孙中山对西方经济学若干理论范畴的理解及其得失,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1.12—1925.3.12)诞辰130周年,本刊特发一组有关其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志纪念。 本文从学术上论述孙中山革命思想和理论的时代意义,认为孙中山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基础,他为中国近代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不倦的开拓性探索、吸收和融合,其思想和理论都是中西文化精华的结晶。孙中山由爱国而革命,以革命来救国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中国人民为实现其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正>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11月13日,孙中山离粤北上。孙中山北上无疑是应冯玉祥国民军和段祺瑞、张作霖皖奉军阀等反直派的邀请,共商国是。除此之外,他的北上更有其深刻的主观动因,即孙中山国民党人联合冯玉祥拟实行“中央革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 凡是稍懂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但对其他领导者则不一定知道,甚至一无所知。一般外国人就更不必说了。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人,都深知除了孙中山之外,还有一批革命领导人和孙中山一起领导了这场伟大的革命,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兴。但是研究孙中山、推崇孙中山的甚多,研究黄兴、推崇黄兴的却甚少。即使对黄兴有所研究,但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对他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多估计不足,评价偏低(年谱除外)。一部辛亥革命史固不可没有孙中山的革命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灵魂;也不可没有其他革命领导人、众多的革命战士及广大人民的斗争史实,如果没有,就等于去掉辛亥革命的血肉之躯。黄兴作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忠诚拥护者和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功甚伟。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在晚清风雨飘摇的革命危机中,首举反抗满清专制主义之义旗,引领了现代中国革命的时代潮流.他所倡言的中国革命,以美国革命为典范.他认为,美国革命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是一次不成功的政治革命.美法革命之成败,不关乎其领袖品德之善恶,而关键在于其全国民众的“习尚”.美国民主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地方自治的传统.孙中山进而借鉴美国和法国经验,构想了中国政治转型之“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革命程序,旨在通过革命政府指导国民实行地方自治的“训政”为政治转型的过渡阶段,为共和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早期的革命家中,基督教徒已经成为骨干力量,而孙中山则始终是个忠实的基督教徒;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家,基督教的宗教意识,是他们进行革命的肯定性精神力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重要基础则是孙中山所吸收的基督教文化;在总结中国近代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发展中的有价值成果,形成了辛亥革命时期文明的宗教政策,即政教分离的政策,这本身也反映出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5.
<正>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即民生主义的来源问题,差不多从其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人们争论的对象。本文认为,作为中国近现代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孙中山的思想在许多方面不能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也就是说,他在阐述许多问题时,表示了一定的固有文化的认同。例如,他对于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有过不少肯定的评论,甚至认为其“民生主义”即为儒家“大同”思想。但是也应该看到,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他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扬弃、继承,才使其中的合理因素成为他的经济思想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理则",从深层次来说是关于思维方式的学说,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革命和历史的发展.孙中山一生,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后,十分重视"理则",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吾国国民不健全的思维方式有关.无论从其思想上、行动上还是从其个人修养来看,孙中山都对"理则"赋予了很大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这是孙中山在《遗嘱》中总结他个人的革命经历,①并高度概括地表述他毕生所追求的革命目标。翻开中国近代史,人们不难发现: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家,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为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奋斗了整整三十年。这个战斗的历程,基本上是以孙中山开始革命斗争为发端,又以孙中山的去世为终结。这并不是历史的偶合,而是这个时代赋予孙中山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这个时代铸造了孙中山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对日观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彦 《广东社会科学》2004,1(3):103-110
研究孙中山对日观 ,对于了解孙中山思想、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以及近代中国革命进程都有重要意义。从战略与战术关系出发看待孙中山的对日观 ,可知他是为了达成革命目标 ,而往往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和不惜付出代价。本文还专门就民初孙中山同日本的几次政治交易特别是订立《中日盟约》问题进行具体考察并作出评价 ,对有关文件的真伪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内容丰富刻意求新———评《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魏宏运历史创造了孙中山,孙中山也创造了历史。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曾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其遗产迄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中山逝世7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众多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事业,发表了...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孙中山的早期政治思想,孙中山本人的说法,一些当时人的回忆和现存的文献史料三者之间,颇多不尽一致之处.为了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史学界近年来仍在孜孜探索有关问题.本文拟从孙中山早期政治思想发展基本脉络的角度,对其中两个问题谈点浅识.第一个问题:孙中山1885年能否“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按照孙中山自述,他于1885年便“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如果这是指此时他象后来例如1905年组建中国同盟会时那样具有了明确的民族民主革命信念,或1895年筹划广州起义时那样确定了具体的反清革命目标,显然是不确切的.对此,论者多已叙及.但是,若将上引自述解释为由于战争败绩的严重刺激,作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感受,孙中山对清廷产生了十分强烈的不满,以致决心日后要将其推翻,并由此希望中国能变为欧美一样的新型国家,则应该说是可信的.从孙中山前此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找到他的反清革命志向逐渐积累,并通过重大事变的触发而毅然确立的至少两方面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