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分期,是文学史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文学史要展现文学发展运动的过程,分期则必须显示出这种运动的阶段性,描绘出文学前行的轨迹,给人一种进化的感觉。但由于文学自身发展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由于研究者们所持分期尺度、价值标准及其运用的差异,也就往往造成文学分期上  相似文献   

2.
从抗战初期理论的偏狭性到抗战中后期对文学本质的把握,重庆抗战文论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这一深化促进了重庆抗战文学的发展。重庆抗战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化既是抗战文学所留下的需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抗战文学中反省后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学史分期的自觉则是近现代以来才开始出现。自觉的文学史分期不能产生于中国传统的以直观性、经验性为主的思维方法的文学研究阶段,也不能产生于西方传统的以思辨性、抽象性为主的思维方法的文学研究阶段。文学史分期的自觉是以科学的历史观、文学史观进行文学史研究为重要标志的。本文考察了文学史撰写实践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不同分期的依据,进而试图以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为基础,提出社会史的发展、文学观念的变革、文体的流变是文学史分期参照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及其特征──并与李建平等同志商榷魏华龄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研天,已经涉及到不少问题,其中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是;关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问题。从目前手头掌握的材料着.在分期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以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为界....  相似文献   

5.
《重庆社会科学》2006,(9):F0003-F0003
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的前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的重庆师范学院抗战文学研究室,该室研究人员参与主编出版了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先后完成了“大后方文艺理论与文艺运动”、“战国策派”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2002年,在原重庆师范学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文学的多维性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文学呈多维发展道路,对其应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考察研究。抗战时期的文学不等于抗战文学。抗战文学以皖南事变为界线,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上海“孤岛”文学和香港文学,应属于抗战文学,而东北沦陷区文学和关内论陷区文学则不属于抗战文学。当然,即使这两个沦陷区的文学,也有些微的差别和不同。  相似文献   

7.
黄修己 《河北学刊》2005,25(5):170-172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认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历史记忆,就是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战争,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的后遗症,从中寻求人类的正义感、责任感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和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严家炎探讨了抗战时期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个"救亡"的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仍与"抗日"结伴而行,并没有停止。"启蒙"任务后来被取消,真正的原因在革命队伍内部,是封建思想侵袭革命队伍的结果。王富仁一方面分析了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战争文学应当是作家从战争记忆中做出的一种人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认为理想的战争文学应当充盈可贵的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黄修己对战争文学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们在政治层面上歌颂正义战争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性层面上批判战争。战争文学最主要的不是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感情来提升人性。吴福辉提出了"大抗战文学"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五种类型的"战争体验"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将战时特殊的体验延伸到对民族性的自省,凝结为战争文学的最好的结晶。刘增杰深入论述了抗战反思文学思潮,认为在这种反思文学中,一类偏重于对现实政治层面弊端进行揭露与鞭挞;另一类则站在人类的立场,从精神层面对民族惰性进行剖析。指出:反思文学是抗战文学结出的最成熟的果实,抗战反思文学中保留着永具活力民族记忆。秦弓将眼光投向了已经淡出人们历史记忆的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认为表现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下了关于抗战的珍贵的民族记忆。应该珍惜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全面启动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的研究,借以填补现代文学史不应有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辉煌──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运动巡礼文天行大后方的抗战文学运动,无论从中国文学发展还是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抗战八年,文学运动就持续了八年,对文学的发展、现实的促进都有深远的影响。它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罗荪说:“抗战时期国...  相似文献   

9.
严家炎 《河北学刊》2005,25(5):166-167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认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历史记忆,就是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战争,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的后遗症,从中寻求人类的正义感、责任感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和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严家炎探讨了抗战时期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个"救亡"的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仍与"抗日"结伴而行,并没有停止。"启蒙"任务后来被取消,真正的原因在革命队伍内部,是封建思想侵袭革命队伍的结果。王富仁一方面分析了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战争文学应当是作家从战争记忆中做出的一种人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认为理想的战争文学应当充盈可贵的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黄修己对战争文学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们在政治层面上歌颂正义战争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性层面上批判战争。战争文学最主要的不是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感情来提升人性。吴福辉提出了"大抗战文学"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五种类型的"战争体验"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将战时特殊的体验延伸到对民族性的自省,凝结为战争文学的最好的结晶。刘增杰深入论述了抗战反思文学思潮,认为在这种反思文学中,一类偏重于对现实政治层面弊端进行揭露与鞭挞;另一类则站在人类的立场,从精神层面对民族惰性进行剖析。指出:反思文学是抗战文学结出的最成熟的果实,抗战反思文学中保留着永具活力民族记忆。秦弓将眼光投向了已经淡出人们历史记忆的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认为表现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下了关于抗战的珍贵的民族记忆。应该珍惜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全面启动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的研究,借以填补现代文学史不应有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弓 《河北学刊》2005,25(5):176-178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认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历史记忆,就是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战争,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的后遗症,从中寻求人类的正义感、责任感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和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严家炎探讨了抗战时期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个"救亡"的高潮时期,文学中的"启蒙"仍与"抗日"结伴而行,并没有停止。"启蒙"任务后来被取消,真正的原因在革命队伍内部,是封建思想侵袭革命队伍的结果。王富仁一方面分析了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战争文学应当是作家从战争记忆中做出的一种人性的反思;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外战争文学的差异,认为理想的战争文学应当充盈可贵的人类意识和人性意识。黄修己对战争文学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们在政治层面上歌颂正义战争的同时,还应该从人性层面上批判战争。战争文学最主要的不是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感情来提升人性。吴福辉提出了"大抗战文学"的概念,并深入分析了五种类型的"战争体验"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将战时特殊的体验延伸到对民族性的自省,凝结为战争文学的最好的结晶。刘增杰深入论述了抗战反思文学思潮,认为在这种反思文学中,一类偏重于对现实政治层面弊端进行揭露与鞭挞;另一类则站在人类的立场,从精神层面对民族惰性进行剖析。指出:反思文学是抗战文学结出的最成熟的果实,抗战反思文学中保留着永具活力民族记忆。秦弓将眼光投向了已经淡出人们历史记忆的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认为表现正面战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下了关于抗战的珍贵的民族记忆。应该珍惜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全面启动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的研究,借以填补现代文学史不应有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一被茅盾先生称为“抗战时崛起之文坛健者”的姚雪垠,在抗战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文学活动始于三十年代初期,到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夜已渐趋成熟,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则大盛。如果以七七事变为分界线,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此前后的思想状况和创作面貌是有变化的,这固然是时代潮流使然,但也不应忽视作家独具的主观条件以及对社会生活现实个性化的把握方式的衍变。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者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作家七七事变后的文学活动,而对他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创作有所忽略,这显然不利于全面正确地评价作家的创作业绩。我们认为,探讨作家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小说创作,揭示其发展衍变的轨迹及其与时代生活的关系。这是一项应该补上的课题,本文拟从这个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抗战文艺,已和“五四”文学革命和左翼革命文学一起,融汇进了中国文学的史册。可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抗战文艺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直到1979年,这种落后和迟缓的局面才被打破。近年来,抗战文艺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研究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时间顺序梳理20世纪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文学思潮,并展示其在“五四”新文学思潮、抗战文学思潮、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极左”文学思潮和多元文学思潮影响下的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的概念和分期方法,既是文学史家对既往的掌握,也是某种文学主张(以文学运动及其发动者、推动者诸种形式表现)对所要争取的文学前景的预设,或者是对已有的某种文学路线的具体实施。我们将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命名为“现代汉语文学”,自然是基于我们认同的文学史理念的。直接地说,我们试图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建构另一种文学研究体系,包括创生相关概念和改变分期方法,从而为当下文学现实寻找到安妥的理论依托。日人吉川幸次郎认为,文学无疑是以语言为原始材料的艺术;中国文学是以汉语为原始材料的文学,因而,中国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殷白是抗战初期投身革命文艺工作的一位老文艺家。他在文学创作、评论、组织和编辑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他早年的创作反映了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晚年的抗战文艺研究表现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文学观,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以领导和组织全国文艺作家从事抗战文艺运动为基本目标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总会与分会之间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抗战文艺》的编辑出版,以及文协的理论批评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协旨在组织和领导全国抗战文艺运动的历史特征。在抗战初期的历史情境中,文协试图组织和领导全国文艺运动的组织目标迅速获得了全国文艺作家的广泛认同,文协发动和组织的许多活动也因此而演变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运动,对抗战时期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区文学出现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抗战文学和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两者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的特殊空间里各自发生、发展,但两者以中共南方局为纽带,采用不同的方式互动、交流,使重庆抗战文学的主流和延安文学一样都同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前进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陈坪 《晋阳学刊》2011,(1):124-128
“新时期文学”是尚有明确社会改造目标引导的文学,而在“后新时期文学”中,这种理想的目标已经淡出并趋向干无。这是决定两个分期文学现象呈现质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两个分期的文学阶段的所有相异之处,都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20.
战争与新英雄传奇──对延安战争文学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达八年的抗战和接踵而至的四年国共战争,使中国新文学第三个十年自始至终笼罩在战火的硝烟里。这种硝烟在延安文学中显得尤为浓烈。当国统区文学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有关抗战的报道愈益微弱时,延安文学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敌后抗战的真实描述。当全面内战的序幕拉开后,国统区进步文学着力于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时,对刚刚过去的抗战时代反侵略英雄群像的精心再塑,和对正进行着的反蒋战争中为争取和平而努力的根据地普通百姓动荡生活的描绘,又成为延安文学不可分割的内容。求生存、求解放的民族民主战争,构成了边区民众生活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