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角度出发,对死亡这一永恒的话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看法和日常看法的精辟见解。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向死存在”这一著名命题,区分“非本真的向死存在”和“本真的向死存在”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命题。通过“先行到死”的生存方式以及良知、决心的帮助,此在克服了沉沦和异化,在“向死存在”中实现了本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形(动)死我了”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表明,它是一个中心义为说话者经历极度状态变化的构式。与“形(动)死我了”构式规约相联的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所表示的事件之间存在子类关系,在此基础上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整合。限定进入“形(动)死我了”构式的语义类型,统计类型频率,发现“形(动)死我了”构式中能产性最高的类型是心理感觉形容词,能产性最低的是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比较“形(动)死我了”构式与“我形(动)死了”构式,发现两者在语义上无差别,但在语用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上帝死了"指的是人要独立于世界,必须否定那个设定了终极价值和意义的上帝;福柯 的"人死了"指的是随着语言回归自身,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的概念将失去意义.在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上帝"和"人"都是人的发明,人借此确立了自身的特权地位;在解构了"上帝"和"人"之后,审美成为人生最重要、最本真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口语句式“W死了”的语义、语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谓词)死了”是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句式。它与“W坏了”“W傻了”“W呆了”……同属一类,但在搭配能力、词语选择、口语使用等方面以“W死了”最为典型。由于W的不同,其补语“死”就显示了或行为义或形容义的两类义项。剖析W,可以得到两种W即表示行为动作的W1和表形容义的W2,前者形成了结果句,后者造成了程度句。W1由于补语意义的变化又可分为两类,两类W1对宾语分别有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两种要求;W2依其词类选择不同亦可分为两种。剖析此类句式可以揭示三个意义:一是在句子中,谓词连带成分如果是多义词,那么其义项的选择要取决于谓词次范畴的不同;二是揭示了此类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三是探讨了动词双音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由于古人特殊的生存条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人们对长生的追求.对长生的追求具体就体现在人们对不死药的认识和探求.不死药的出现来自人类对生命的无限追求,从被动地寻找仙人祈求不死药到主动地探索炼制不死药,再到最终对不死药的放弃,这是古人自我觉醒、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和频繁使用的重要修辞手段。其中英汉表"死"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价值取向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通过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大于共性,原因在于英汉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7.
赛虎死了     
于双双 《新少年》2009,(1):57-57
赛虎——猫的名字。它死了。 刚抱回家时,它还小,但很健壮,也很机灵,长得虎头虎脑,着实讨人喜爱,所以我就欣然为它赐名:“赛虎”。  相似文献   

8.
就生命的终极价值而言,人生就是一个从非本真的“向死而在”到本真的“先行到死”的过程。 此在唯有真正地清醒死亡,避免陷入惧死、避死的“沉沦”,才能以扫尽尘嚣的泰然姿态直面无法回避的死亡,实现超越生存本身的“向死的自由”。 从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下的“存在”视角思考小说《凡人》中的存在与死亡问题并得出结论:作为灵性存在的人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对“死”的洞悉,使自己成为在世的神;人既是向死而在的凡夫俗子,更可以依藉先行到死的方式超脱凡俗的肉身,凸显此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9.
<殽之战>是<大学语文>中的重要篇目.本文试就其中"其为死君乎"一句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专家同好商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先民“灵魂不死”观念产生所开辟的超感官世界出发,对一般宗教神观念与基督教上帝观念的共性,对上帝、天国的意蕴,以及对“上帝死了”的意蕴——世界性的精神危机,都做出了具有启迪性的论述。同时,通过中西哲思比较,对中国道思或“道通为一”的意蕴,对道内外不同的生存,对“道通为一”解救世界性精神危机的现代意义,亦做出深刻阐发。  相似文献   

11.
从尼采杀死了“上帝”到福柯消解了“人”,西方哲学经历了以人作为主体的确立和解构的过程。福柯从时代的本质要求出发,通过宣布“人之死”实现了其后人道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功能性超越,展现了其特有的后人道主义旨趣。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信仰状况就是"上帝之死",这一历史进程具有多种含义;二十世纪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朋霍费尔对"上帝之死"作出了神学的回应,他的"上帝之死神学"指出,上帝之死是那种显示神迹的上帝概念的失败,真正的上帝概念是一个受难的上帝。  相似文献   

13.
“形(动)死我了”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表明,它是一个中心义为说话者经历极度状态变化的构式。与“形(动)死我了”构式规约相联的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所表示的事件之间存在子类关系,在此基础上形容词或动词与构式整合。限定进入“形(动)死我了”构式的语义类型,统计类型频率,发现“形(动)死我了”构式中能产性最高的类型是心理感觉形容词,能产性最低的是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形容词。比较“形(动)死我了”构式与“我形(动)死了”构式,发现两者在语义上无差别,但在语用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X都X死了"是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表达,文章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将其看作是一个表高程度义的构式,具有强调、夸张的效果。在对"X都X死了"中变量"X"的语义特征及其句法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解决构式高程度义的获得问题,认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补语"死了"的语义演变;拷贝结构提供形式依据;焦点敏感算子"都"的触发。构式的主要语用功能是主观评价、凸显情态和篇章衔接。  相似文献   

15.
"死"可作动词(死a)、形容词(死b)和副词(死c).死a语义为"失去生命、死亡",死b语义为"表示不活动,不可改移,丧失作用"等,死c语义为"达到极点";"VP+死a+了"中VP具有[破坏义]、[致死义]、[强动作性]等语义特征、"VP+死b+了"中VP具有[固定]、[约定]、[使合拢]、[使关闭]等语义特征,"VP+死c+了"中VP具有[程度性]、[感情性]等语义特征,"AP+死+了"申AP具有[性状义]、[致死义]、[程度义]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讨论了“上帝之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考察存在哲学的焦虑观,并分析走出“上帝之死”所造成的虚无主义之可能的路数。  相似文献   

17.
古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武死战多,而文死谏者甚少,仅有寥寥数人.中国古代王朝中,文死谏者,居多,诸如钱唐、方孝孺、海瑞等人,皆置生死于不顾,直言进谏,更,置亲戚宗族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18.
“庄周梦蝶”提供了一种沟通生死的方法——“梦”。对“死”的未知,带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与对生命的极度热爱以及二者之间的深重矛盾;通过“忘”生进入“死”的状态——“梦”死,则沟通了生死,由此解除了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生死相互为梦,不辨梦里梦外,不知是梦是醒,最后等同了生死,达到了“齐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安和痛苦不堪;而处于“幻影之盾”中的夏目漱石是用“死”的炭火来锻炼“爱”的真金,即“因死见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无奈和悲哀无助。另外,鲁迅与夏目漱石又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反对一种虚假的爱与死。  相似文献   

20.
《钟形罩》一书中埃斯特的生死抉择与灵肉博弈契合了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在”的哲学思想,埃斯特力图以生命的完结和选取他人此在去理解此在的完整性,最终得以向死而在,意识到此在是自我存在的唯一选择。埃斯特的向死而在给处于社会这个无形的钟形罩下的美国女性带来希望,也赋予女性关于生命意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