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文化产业经济价值不断彰显的同时,其社会价值日渐式微,甚至有被忽视放任的倾向.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加以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消费价值层面实现了精神的物质化和物质的精神化的结合,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社会属性表现为对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以及其所具有的审美与精神教育功能.在生产意义上,文化产业是满足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是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力量.在城市文明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城市现代文明的主线,是聚合城市转型与城市文明的内核.要丰富文化生产,培育文化消费意识,推动社会转型与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均衡与双赢.  相似文献   

2.
文化消费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消费背后的心理性因素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借鉴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账户理论,居民的文化消费心理账户由经济资本类账户、文化资本类账户、社会资本类账户三个类别和交易成本账户、沉没成本账户、休闲娱乐账户、审美价值账户、社会交往账户、身份区分账户六个子账户构成。这些账户可以构建出文化消费心理账户的效用分析和行为决策模型,解释效用变化与文化消费行为决策之间的影响机理。基于文化消费心理账户理论内涵和作用机理,正视和建立合理的文化消费心理账户,制定多种组合销售策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扩大居民文化消费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本"是指一定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社会权力结构与经济资本进行互相转换,"社会权力结构"是这种转换的枢纽。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主要批判了其中由资本所主导的权力关系。文化资本在当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赖于创意产业的优先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中启发创意的社会机制是当代艺术,所以,当代艺术、创意生产与文化产业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积极改变艺术生产的传统模式,实现艺术生产方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本 《理论界》2000,(4):39-40
城市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既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又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产业在产值、利税、就业等方面日益成为社会支柱产业 ,其经济性日益凸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到来 ,文化消费将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因此 ,加强辽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对于振兴辽宁经济、促进辽宁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深入开展城市文化产业调研 ,制订辽宁城市文化发展合理规划文化产业调研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制订合理规划的前提。通过深入调研 ,在对世界文化产业、其他兄弟省市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缘由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根源.技术进步是文化产业化的先导和强有力的支撑;资源能源危机是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拓展必然导致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消费社会的文化转型进一步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就世界范围来看,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以高科技为支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空间聚集化的态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在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依然不高。为使中国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该加强文化产业的制度和法规建设,使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对骨干文化企业的培育与扶持力度;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文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人类财富的增长方式,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文化产业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这一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于是,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和全球化治理的层面上便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工业论",转而成为用以克服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中国在经历了政治治理("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治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正在走向文化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克服与解决国家发展困境,建构国家文化治理,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和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出发点和新维度。国家文化治理的核心在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完善国家治理,是以经济——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反文化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柏定国 《东岳论丛》2011,32(3):105-110
全球文化工业对世界最大的影响,在于使文化"下沉"为物质基础;因为不断被物化,文化逐渐远离了上层建筑,进而表现出"反文化性"趋向。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于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不限于提升文化资本的赢利,也不限于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更重要地是去提升文化以及基于文化的创意对于国家、民族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引领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消费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手机依赖和面子消费动机研究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可以发现,总体上家庭经济资本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有更显著、直接的影响;但是在面子消费的问题上,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共同发挥作用,超过了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各自独立的影响。此外,城乡分化的制度因素以及对家庭背景在大学生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分层以及社会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进入到发达工业社会,其资本运作重心由经济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偏移,消费文化掀起了新的变革,符号消费横空出世。媒介文化是后工业社会技术与资本合作成功的产物,亦是资本操作的平台,而符号消费则是文化参与经济成功实践的果实。符号消费是现代性带来的产物,而现代性的命运与资本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符号消费进行批判的理论依据就是对现代性的批判,进一步说就是对资本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走向日渐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一直进行着争论。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出发批判大众文化消费,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社会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支持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走向成为一条正确路径。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民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原则,以多元融合、综合创新为途径的大众化走向。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又称创意产业,创意毫无疑问是文化产业的灵魂。然而,就在文化产业标榜创意的同时,大量文化产品却是通过对旧有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一幅幅异质重现的消费景观。表面上,文化创意产品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全新的面相,然而它只不过是一些旧有的人物、风格、场景和意味的再现。具体来说,文化产业主要通过借用、挪移和拼贴三种方法来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并以异质重现来掩盖抄袭的面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后现代社会文化的断裂和语言的断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消费的文化现象表现为商品象征性消费的普遍化、消费成为一种社会沟通、文化与消费相互呈现。产品丰裕与消费能力、文化控制与资本逻辑、追求新奇与浪漫主义是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消费的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消费需要的变化,能够促进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过分追求消费的文化意义,实质是消费异化,造成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不利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任平 《江海学刊》2013,(1):31-38
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当代出场,是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结果。在周期性危机中探索创新之路的资本不断变换自己的主导形态,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重塑历史场景,不断造就新的资本拜物教,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繁荣,实现推动历史的新的"伟大文明作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就是资本创新的当代出场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资本化、创利化的结果。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和以往一切资本功能一样,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面,同时也有"另类牵引"的消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应当谨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辩证批判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史上两次较大金融危机推动了美国、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促成了世界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本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系列连锁震荡反映,世界各国文化产业面临严峻考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深入和扩大,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可能是一次"机遇".文化企业要以诚信为本.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应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与合作;加强创新.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能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使然.作为一种审美经济,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次才是一种经济活动,二者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精神生产”、“生产也是消费”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论与观点,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纷繁杂乱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能够为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建构一个具有较大普适性与当代特色的解释框架,进而为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构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朱伟珏 《社会科学》2005,(6):117-123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从象征支配角度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一样,也可以投资于各种市场并获取相应的回报.由于"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主要是以一种"继承"方式进行的,所以它同样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体现着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相似文献   

18.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或产业模式,涉及传媒产业、文化艺术产业、版权服务产业、演出与展示产业、设计咨询产业、时尚消费产业等众多领域,但从本质上看,这些产业都是基于知识产权而衍生发展形成的产业,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和创新环节的收益上,因此,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和知识产权。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存在着交叉和重复,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又不是同一概念,二者不能完全等同。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源头与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已步入符号经济时代,商品形式已让位于符号形式,作为为社会提供符号产品的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经济,必然要遵循符号经济的运行规律。本文以云南楚雄苴却砚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即实现符号的商品化和符号商品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社会资本究竟会对经济增长发挥出更多的生产性功能,还是人们期望通过社会资本的累积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达到自身福利的改善,更多的发挥其消费性功能?本文基于统计调查数据,检验了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和消费性功能,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家庭成员的个体特征是决定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社会资本更多的呈现出消费性功能而不是生产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