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城市生态用地遭到快速侵蚀的问题,以在全国率先划定城市生态用地保护边界的深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的管理困境及其原因。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管理面临规模减小和质量退化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建设空间需求强劲和空间精细化管控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实施精细化的规划管控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论文从影响力、支撑力两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政治国际影响力、人文国际吸引力、生态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对外连通能力六个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测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并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纵向测度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总结了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对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为例,探索了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从总体规划走向控制规划的实施路径,提出了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的概念。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针对现行城乡规划层次体系分类构建;按城市管控、建设、运营的阶段特点区分指标控制的阶段性;按规划审批流程确定指标的审批阶段和审批主体。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层次、控制形式、实施路径等方面体现与现行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程序的关联性,切实提高指标体系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历程,总结了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并对其主要经验进行梳理,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发展转型中,我国原本粗放的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代城市建设需要,国家确立了以城市设计为抓手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方针。针对方法论尚未完善的现状,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编制体系、过程管控和建成管理三个层面构建了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再以珠海市为例,对城市设计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就其四层级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高标准多角度的过程管控和多模式的建成管理等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极端雨洪灾害日趋频繁和我国城市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以海绵城市理念,推进蓝绿灰基础设施结合,系统构建雨洪韧性城市体系的框架,从空间管控、工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思路,并建立了雨洪韧性城市的风险适应、风险防治及灾害应急实施策略与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多个新区规划建设案例从理想蓝绿空...  相似文献   

7.
生态控制线是生态空间管控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复杂的产权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它的划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妥善处理生态线内已建社区和合理进行社区改造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系统梳理生态线内社区的特征,并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分析生态线内社区改造过程中政府、社区、居民和开发商等利益主体的成本与收益,指出生态线内社区改造的难点在于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收益与成本缺口巨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造策略,以期更好地推进生态线内社区改造,逐步完成生态修复工作,更好地实现生态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并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品质城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关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与高水平治理,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等时代背景下的关键举措.城市品质提升涉及经济、文化、环境与社会多个维度,基于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构建"要素—结构—功能"三层级系统提升框架.其中,要素层指城市品质的构成元素,结构层由外部主客体、实施路径与制度保障系统组成,功能层包含实用性、形象性、文化性三个层次.最后以广州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科学评价广州城市品质的水平及变化,围绕"筑牢结构""聚焦短板""凸显特色"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对城市品质建设工程提供指引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云溪生态公园位于广州白云山西侧,面积总共为30公顷,整个布局分为叠水园区、观荷园区和果香园区三部分。公园遵循生态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成为一个适宜人运动、休闲的"绿色、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云溪生态公园是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实施"山上多景,山下多园"发展战略的一次尝试,也是广州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城市休闲带的一次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广州市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的样本和示范,海珠生态城未来将建设成为"以万亩果园为核心、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花城、水城、绿城特色生态城市样板区"。构建海珠生态城的生态安全格局极为重要,规划不应仅停留于理念、目标和方法研究层面,而应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实践,从战略构想逐步走向规划实施。本文对海珠生态城的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构建进行分析研究,对广州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