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集聚作为新兴现象和新生学科增长点,颇为前沿且涉及学科广泛.文章详细梳理了虚拟集聚的内涵、特征、模式、诱因、影响及具体应用并分别予以评价,概括总结了虚拟集聚的学术分歧及未来拓展空间:空间理念各异、风险透析不足;主要针对制造业,对新兴业态挖掘不够;多从微观企业、产业入手,缺乏区域视角、国际视野的拓展;量化研究及典型案例解析更有待强化等.指出应倡导跨学科的视域与胸襟,探索学科的包容性发展.未来需要贯彻六大双轮驱动机制(即集聚与分散双轮驱动、传统地理与新兴地理双轮驱动、微观和宏观双轮驱动、共性和个性双轮驱动、学科探索与实践运用双轮驱动)的精髓与理念,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集聚的学术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数字经济下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已经渗入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集聚效应、新动能、新认识、新增长点等维度剖析虚拟集聚的现实基础,研究虚拟集聚对制造业的冲击及其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应用。研究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集聚是以“网”为基础、以“台”为依托、以“云”为支撑、以“端”为条件,虚拟集聚是集聚在数字经济下的演进,是在网络空间的集聚,具有智能物流、交易费用、空间范围、信息匹配、知识溢出、弱化黑洞、资源配置等集聚效应;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中国制造强国梦形成历史性交汇,促使虚拟集聚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动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顶端; 虚拟集聚下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是互联,在应用中需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相辅相成,需要技术的支撑,表现为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到端的集成,虚拟集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都是在虚拟空间体现,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调、智能化变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虚拟集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国际供应链中的虚拟集聚显著增长,跨境电商兴起,外贸行业快速数字化发展,教育行业、学术会议借助网络和软件线上进行,线上办公、云端会展快速流行,网络与快递业、餐饮与外卖业、短视频与直播经济、云医疗与大健康迅猛发展,数字阅读、文娱产业线上流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也将推动科技发展带来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及发展环境的重要工具, 对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影响深远。基于此, 本文选择中国 2011-2019 年 285 个城市面板数据, 尝试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 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集聚, 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等直接促进制造业集聚, 还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改善人力资本水平来影响地区外部环境, 从而间接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其次, 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且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不同维度也会对制造业集聚产生差异性影响, 主要促进作用来源于覆盖广度。最后,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探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逐渐突破地理局限呈现出虚拟集聚的新趋势。文化产业地理集聚主要依托地理生产链上的相关企业形成延展,而其虚拟集聚则借助信息网络实现了跨区域合作。基于文化企业专利数据,使用统计分析与结构洞法对文化产业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组织特征加以洞察,结果表明: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是我国文化产业地理集聚的中心;文化产业虚拟集聚则以江苏和北京为重要节点辐射全国。但文化产业的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并非替代关系,它们彼此影响、互为促进。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落实文化科技政策,加强技术投入,完善文化产业集群治理,通过协同地理与虚拟集群的双重优势,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P2P网贷与网购平台相结合的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P2P个人网络借贷的三种典型运作模式,发现P2P网贷在我国出现了变异,已经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个人对个人的信用模式。借鉴余额宝和阿里小贷的成功经验,提出一种将网贷与网购平台相结合的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交易成本低、收益率高、服务人数广泛、业务模式清晰、法律风险小等多种优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金融集聚是指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产业的参与者在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该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密集程度还是金融机构的种类都普遍高于平均水平的现象。金融集聚主要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它们主要受到政府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在金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效应主要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金融外溢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自我强化效应;负效应则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分布不均、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机构之间的内部控制形势严峻三个方面。在区域经济增长基础上,有效发挥金融集聚效应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不同金融集聚模式;广泛集聚金融管理和操作人才,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和法律法规,完善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抓手,而效率提升是当前创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文章系统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了中国2008年至2017年区域金融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过程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能够提高创新效率,金融利益攫取功能则会降低创新效率;(2)金融集聚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差异化特征,中部地区金融集聚显著降低创新效率,而东部、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对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3)随着制度环境的优化,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因此,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需要优化市场制度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相似文献   

8.
集聚经济与中国制造业新企业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条件逻辑模型探讨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新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企业更倾向于集聚在已有同类产业的企业周围,不同类产业的集聚往往容易挤出新建企业,这种趋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明显;对资源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不同类产业集聚对挤出新建企业的影响较小。新企业还倾向于与相同或相近所有制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国有或集体新企业在布局上没有与外资企业集聚的倾向,而外资新企业往往倾向于和所有类型产业的新企业集聚在一起,以便降低信息成本,获取集聚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我国31个省2005至2011年的三大产业结构占比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升级过程中.确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量化指标和金融集聚度的代表性指标,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相关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豪斯曼检验和F统计量检验,发现所选序列适合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同时对金融集聚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了总体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发现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效果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保险业和银行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     
P2P网贷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年来发展迅猛,但是各平台公司良莠不齐,有的给投资人带来了损失,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和法律上不断加强对P2P网贷的监管。2016年8月底,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信办制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网贷平台业务活动,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P2P平台公司无论从自身存亡还是行业发展角度都要做好自律,提高风险意识,重视防范。笔者分析研究了大量P2P网贷行业违法案例,并结合其金融法治从业经验,首先介绍P2P网贷平台的经营模式,重点分析P2P网贷公司的风险和防范,最后指出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12.
青岛建设成为财富管理中心城市,需要通过金融集聚来实现。财富管理中心的金融集聚有其特点和要求,因而加快金融集聚,需从加强经济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培育财富管理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政策扶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三网融合的展开,未来媒体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虚拟演艺平台呼之欲出。对其基本情况有必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使人们尽快地熟悉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四大层面建立金融产业集聚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市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测度出上海市历年的产业集聚度。研究发现,上海市的金融产业集聚度逐年平稳上升,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最初受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经济的渐趋稳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主要受金融规模的扩张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P2P网贷平台的本土性法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 (peer to peer)网贷平台,以网络平台为中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从其引入我国之后,与我国特殊的金融环境相适应,逐渐具有其“本土性”特点。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市场监管等必要的制度约束,逐渐使其走向“异化”的道路。通过对我国P2 P网贷平台不规范问题的提出,运用数据分析和资料收集等方法,提出适合我国P2 P网贷平台发展的相关性建议,完善其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确保我国P2 P网贷市场完成本土性优化。  相似文献   

16.
绿色金融即生态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绿色金融符合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态势,国外学者就绿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的成果相对滞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北京都提出了构建不同级别的金融中心,整体表现为金融集聚水平在提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集聚地区。本文阐述了绿色金融概念,探讨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积聚发展的态势,就当前如何实现我国金融产业积聚发展提出了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金融等数字金融模式的发展下,P2P网络信贷成为了企业解决自身融资约束,降低出口门槛的一种新途径,但P2P网贷平台早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导致大量网贷平台出现危机,对企业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立足于P2P网贷视角,研究P2P网贷危机对企业出口的作用,通过P2P网贷危机来总结未来数字金融模式发展的有效路径。理论方面,将P2P网贷危机纳入企业异质性的出口模型中,发现P2P网贷危机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来降低企业的出口。研究发现,P2P网贷危机将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恶化了企业的出口贸易边际和量价结构。渠道检验表明,融资约束是P2P网贷危机抑制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意味着引导现有数字金融模式的合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是未来数字金融发展推动企业出口增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笔者首先从区位经济、规模经济、信息外溢效应和政府推动四个方面对金融集聚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进而计算了各省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区位熵作为金融集聚的指标,从上述四个方面分别选取指标作为代理变量,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是金融集聚的首要决定因素,政府推动是金融集聚的次要因素,金融业在该地区的重要程度对金融集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条件logit模型实证检验集聚经济、传统因素和制度对日本FD I区位选择的影响表明:集聚经济效应特别是日资企业的国别集聚、FD I的优惠政策和法制建设所带来的制度改进都对日本FD I的区位决策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同时结合对传统因素(要素成本、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的分析,可以发现日商投资会趋向于选择那些已经聚集大量日资的企业、有良好的市场制度和有利的FD I优惠政策、市场规模较大、要素成本较低、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产业 ,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出于对解读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社会需求的回应 ,当前国际上有关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与制造业集聚的比较 ;集聚的空间分布 ,包括服务业整体和分部门分布 ; 集聚的成因 ,如集体学习过程、社会因素以及共同集聚等 ;集聚的效应。这些研究为我国通过调整空间结构和促进服务业集聚 ,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另一方面 ,如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构建适应于服务业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 ,如何进行服务业集聚度的测算 ,以及如何推进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等问题将成为今后亟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