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的突厥语、汉语和蒙古语地名从其音节结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等方面作了分析,并论及新疆的多语混合型地名现象。  相似文献   

2.
释“铜斤”     
“铜斤”一词多数词典未收,《汉语大词典》虽作了收录但释义错误,且仅有孤证。结合书证的上下文及其他相关书证,从构词法角度对“铜斤”一词进行深入分析可知:“铜斤”是一个名量式复音词,意为“一定数量的铜”,表示的是复数或者集体的概念,属于泛称。其中,“斤”只是一个量词语素做词缀,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这一用法最晚产生于宋代,在清代很常见,一直延用到民国时期才消失。  相似文献   

3.
鄂尔浑—叶尼塞碑铭文献是公元6-9世纪期间古代突厥民族使用如尼文记录其可汗、王子、大臣生平事迹的珍贵文献,具有很高的语言学、文学和历史学价值。本文以《暾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阙利啜碑》《磨延啜碑》等碑铭文献为基础材料,从中找出48个古突厥语和蒙古语共有词汇,总结其语音、语义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武夷”、“若菌”古越语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武夷山”的“武夷”二字跟《淮南子》中“若菌”的“菌”字是来自古越语的音译词,前者的意思是“水中之山”,后者指“人”。  相似文献   

5.
回顾日本学者利用日语汉字音研究汉语中古音历史;介绍日本学者有关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资料的考订与整理成果;评述日本学者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研究的基本观点,如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的资料"互动"作用;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语音系统研究的时空间特征,日汉对音译音研究对汉语中古音研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本刊2011年第6期所发《权相构度》一文,现做"文本释义",以为续。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具有收词精当、释义准确、举例典型等优点。经过不断修订,第五版在释义方面更趋完善,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古词语释义方面。从辞书学的角度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漏立义项;(2)漏释或误释古义;(3)漏释语词来源。要提高《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的质量,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强训诂学修养;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吸收历代训诂学的研究成果。辞书的科学性主要是通过准确的释义来体现的,而要保证古词语释义的准确性,训诂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辞书编纂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现汉》应该随时吸收新的材料和成果,不断修订,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以汉字为基础的万叶假名中的音假名,借用的是中古时期汉字的读音,在7世纪以前就使用,到8世纪日本人民借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假名之后还一直在使用,直至平安时代,它们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汉语中古音的一些特点.这一点,可通过<日本书纪>中的万叶假名及其音节和汉语中古音的声母对比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9.
以土著文化的观点,以古藏文历史文献为左证,探究吐蕃统治者之称号"赞普"的实际意涵。首先,回顾1960年以来中国、日本与欧美等专家的意见,评析各家之短长,描绘了清晰的逻辑思辨理路。其次,辨识现存各文献的可信度与引用价值的优劣,并交叉分析,进而以为《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碑铭石刻对"赞普"意涵的记载,是为"神人合一"的意义,反映出其受"天命论"的影响,亦呈现大唐文明对吐蕃政治思维与官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在取用古籍注疏材料建项释义方面成绩显著,但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文章从其修订版的第一卷中选取20余条使用古注不当导致释义疏误的条目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偏误及 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对古语词的释义存在详略偏误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上位概念越级,二是未释区别特征,三是未分总名与专名,四是不辨同义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详略度应该掌握的三条原则,即:上位概念准确的原则、解释名物词的区别特征的原则、兼顾系统平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使用最广的权威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达到了较高的质量。通过研究发现,该书所涉古词语占全书相当比重,但其释义存在问题较多,浑释就是其中之一,浑释导致所释词义不别事物的区别特征,乃辞书释义之大忌,而《现汉》的古词语浑释条目所占比重不小。今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条目,逐条进行辨析订正。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修订版)在建项释义中,时有因误解误用古注材料而影响质量的问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文章对此进行考察辨析,提出改进意见。共涉及有关条目20条。所议内容大致分为所引古注存在瑕疵、引用处理古注疏失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汉语"江"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外来说"与"汉语固有说"两种观点。"外来说"认为"江"源自古越语,"汉语固有说"则坚持"江"为汉语固有词汇,而历史文献、考古、地理、语言学以及民族学等方面材料表明,"江"并非汉语固有词汇,而是来自古越语;汉语中专有名词的"江"大约始于商代,普通名词的"江"则是汉语与古越语进一步接触、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么“十恶”指的是什么呢?有不少人以为是“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解并阐释了“斤”“舍”两个字义序列。“斤”的语源意义是小,其字本义是斧之小者((?)了):“舍”的词本义是放下,其字本义是发布。这两个字的字本义都是词的引申义,而不是词本义或语源泉意义。由是观之,一概以字形为依据,一概以字本义为词的初义,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方法论错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通俗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辞书及其它语料,考证“映”本义为“斜照”,补正了《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映”本义为“照、照耀”的说法.并且否定了两大辞书关于“映”有“未时,午后一时到三时”义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方言中能带补语的动词重叠式与共同语中的动词重叠式是同形异质的两类形式,补语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数量补语等三类。这种结构现在主要分布于江淮官话、闽语、粤语和吴语中,但它应该是古吴语的底层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列举《汉语大词典》"日部"语词可商者二十条,指出其失误,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能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北”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对"东北"概念的认知,大概在"中国"概念产生之后,以中国/中原中心为立脚点,存在着东向北移和北向东移两个视角,最后交叉抵达"东北",产生"东北"的概念,但两相比较,首先望东并认识东,再侧翼折向北,抵达东北,这种时空视野的展开路径是主导的,并与中国时空、中国历史的拓展路径相一致.中国时空所赋予东北内涵的,首先是东,其次才是北,最后形成的概念,只能是"东北"而绝不会是"北东".东北是"中国"的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