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以代表性家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家庭基于区域风险及其相关性影响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根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一问题从制度上、观念上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讨论了影响流动人口的因素、流动人口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人口流动的对策及相关政策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设定面板协整模型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校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异质性的面板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效应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短期内应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大农业投入,长期内应着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两阶段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简要评述经典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一个理想的农户模型出发,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一个基于风险的农户劳动力配置模型;然后通过等价转换,提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禀赋与风险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两阶段理论模型,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简要的验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效应机理,构建了效应的测度指标,并对历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明显改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在过去的22年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约为12%.分段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增长效应增加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增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皖北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收入方面,收入差异是由职业结构差异和性别差异造成的;跨区流动、进城务工是农民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应通过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7.
8.
关于劳动力的流动一般只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是本文认为这只是狭义上的劳动力流动,广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所指的范围更广些。文章从广义上理解劳动力的流动,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发生的原因、背景、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出现的典型劳动力流动的现实原因及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并汇报了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发现在我们所研究的期间内,中国的工业集聚对于跨省的劳动力流动方向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其中绝大部分完全脱离农牧业生产.虽然这种劳动力的流动能够给农村牧区带来经济收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技能与所从事岗位不适应问题、转移劳动力子女教育问题、劳动力输出地人才流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妨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集体劳动”的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一直充当重要角色,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持续外出给这一模式带来了一定冲击。基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在引入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文章检验了劳动力外出对村级自筹公共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对村级自筹公共投资产生显著负效应,采用面板估计、公共投资项目数和分类公共投资规模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而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和鼓励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可能是未来政策创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具有内生增长的交叠世代模型框架内,本文考察中国的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对人口出生率、经济增长和家庭养老保障的影响。假设个人为拥有孩子和老年期得到孩子的物质支持而感到满足,子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默契总起作用。证明了提高企业缴费率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和代际转移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个人缴费对这三者没有影响。进而求解了能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促进经济适度增长并鼓励适当家庭养老保障的理想的企业缴费率区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2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劳动力跨方言区流动对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在同一方言区流动的个体相比,跨方言区流动收入要高31.9%;对于跨方言区流动的劳动力而言,跨方言区流动对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30.5%,如果在同一方言区流动的劳动力选择跨方言区流动,其收入反而会减少3.9%,说明不同个体在流入地的选择上是基于其比较优势做出的决策。进一步,本文还发现跨方言区流动的劳动力无论选择在同一方言区流动还是跨方言区流动,均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在流动决策上具有绝对优势。在考虑了测量误差和极端值以及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考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寿命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考察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效应。首先根据省级宏观截面数据估计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再据此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保群体的内部收益率。 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呈现微弱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虽然低缴费基数参保者内部收益率略高于中、高缴费基数参保职工,但其内部收益率因相对较短的寿命而大大降低。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参保职工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别,对低收入参保者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研究各级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微观机制,并探讨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资源的配置效率。文章通过构建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4年省级数据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各级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方面,教育投入是缓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帕累托改进的有效手段,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具有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投入效果不一,相比而言,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教育作用更加显著。最后,在我国宏观经济减速调整的背景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仅可在短期弥补私人投资减少平滑经济增长,还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教育投入再分配带来的劳动力转移既减少了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转型滞后的矛盾,是实现兼具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理距离、方言文化与劳动力空间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研究中国劳动力的空间流动,系统考察地理和文化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通过构造流动机会比率,基于引力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研究表明地理距离和方言距离阻碍劳动力流动。在空间距离上,劳动力偏好邻近城市,地理距离每增加1%,劳动力的流动机会比率降低约0.6%。在空间位置上,劳动力倾向于在方言文化相近地域范围流动,方言距离每增加1%,劳动力的流动机会比率下降2%左右。通过构造两地年均降水量差距和小麦种植适宜度差距作为方言距离的工具变量,以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缓解内生性问题,估计显示结论稳健。考虑普通话因素后方言距离的抑制影响依然稳健,但目的地的高普通话普及率显著发挥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引力作用。最后,本文得出持续推广普通话、加强交通建设和深化中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是减少我国资源错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手段,当前外需疲软和生产技术升级诉求会对劳动力价格扭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在构建劳动力价格扭曲新型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从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双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首先外需疲软有助于缓解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价格扭曲,而技术革新则会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二者合力表现出一定的相互抵消关系,因而在当前外需疲软背景下,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其次我国补贴政策的效果有悖政府补贴的初衷,表现出一定的“补贴悖论”,应重新审视和优化中高技术企业的补贴机制,发掘补贴在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正向功能;最后融资约束和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对多数企业劳动力价格扭曲表现出一定的“中性”和“不敏感”特征,规模经济则会显著加剧内资制造业劳动力价格扭曲。 相似文献
19.
鉴于工资既是对劳动者生产率贡献的支付同时又是对劳动者承受负面工作条件的补偿这一复杂性,鉴于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两类劳动者在艰苦危险程度不等岗位上分布的显著差异性,依据调查工资的城乡差异来测量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分割的程度可能不尽客观。本文关注岗位的工作条件及其工资补偿,依据两类劳动者的可比工资差异观察城乡分割状态。研究发现:在绝对意义上,无论城镇工还是农民工,艰苦危险的工作条件未能带来显著更高的工资正效应;但相对于城镇工,农民工的工资中包含了更多的基于艰苦危险工作条件的岗位补偿部分;在岗位补偿可比口径下,城乡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显著大于调查工资口径下的工资差异。以此判断,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以负面工作条件补偿不足为形式的隐性分割,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尤其是哪些最为艰苦和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城乡劳动者看似基本一致的工资水平并不代表农民工获得了平等的生产率回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