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德诗词及相关问题研究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发展阶段,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朱德早年组建诗社、朱德以诗会友、朱德诗词作品的研究等方面,今后必须增强朱德诗词研究的整体观念,对朱德诗词进行革命性、历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立体研究,继续搜集和整理朱德的诗词作品,强化朱德诗词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还极少。要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可以从撰写《毛泽东诗词研究史》、建立毛泽东诗词研究信息库、采用新方法、加强对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研究和艺术性研究等十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翻译和评价历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掀起了毛泽东诗词译介的高潮。其译介形式主要有:毛泽东诗词英译单行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选集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传记作家的毛泽东传记中涉及到的毛泽东诗词。这些译诗尽可能向原诗靠拢,尽量减少误译,最大程度地向西方读者介绍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日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轼涉梦诗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轼2 000多首诗和300多首词中,涉梦诗词达352首。这些诗词分真梦诗词和欲梦诗词两类,真梦诗词有的记录其真实梦境,有的记录其在梦中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记录其在梦中所作诗词;喻梦诗词则主要抒发其古今如梦、劳生如梦的生命意识,而后者又主要表现为世事如梦和时间如梦两种形式。苏轼之所以大量创作涉梦诗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感受力及前人创作多涉梦有关。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研究尤其是毛泽东诗词研究关涉的基础概念。然而,关于“毛泽东诗词”概念的外延至今仍存争论,未有定论。是否为“毛泽东本人”所作、是否为毛泽东“原创”、能否算作“诗词”、初稿和过程稿是否纳入、未经毛泽东定稿或同意发表的作品如何看待,是评判特定作品是否属于“毛泽东诗词”所要考虑的五个主要问题。对“毛泽东诗词”概念外延的理解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否基于毛泽东诗词开展客观严谨的学理研究,能否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毛泽东诗词的正面传播、阐释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部分诗词带有劝诫意义,承载着作者的教化意图。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明末清初“轶宋窥唐”的文学主张、通俗诗词受明人追捧及书商青睐、小说对道德劝诫的重视、儒家的“诗教”传统等。  相似文献   

7.
青楼诗词翻译与文化展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诗词是人们抒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历来学者的目光较多关注"正统"诗词而很少涉足"非正统"的青楼诗词。本文从妓女、歌女、舞女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代表了诗人词人最真切情感的青楼诗词的翻译方法及技巧,以向译语读者展现青楼诗词中文化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诗词本质上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情感,当是理解诗词的关键;阅读欣赏诗词是一种审美娱悦过程,欣赏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词特有的美学魅力;近体诗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格局,词通常是按谱填写,合乐歌唱.诗词教学应充分运用"三感"教学法,即领会诗人情感、体会诗词美感、把握诗词韵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王维的一首寄相思的诗词的鉴赏,首先应对作者、作品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积极查看历史典故,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并能通过诗词的内容划分其所属的体裁,然后对诗词所想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进行分析,捕捉出诗词想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最后对诗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掌握和总结,再点明古诗词鉴赏应注意的问题进,这是对古代诗词分层次鉴赏探究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陈辽 《中华魂》2010,(2):59-60
当今诗歌领域.新诗和旧体诗词二分天下。写作旧体诗词的人数可能比写作新诗的人还要多。据我所知。江苏就有78个诗词学会.3500多个会员。他们一年间正式出版的和自费出版的诗词.大大超过了新诗在江苏的出版数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写作旧体诗词的诗人中,既有对旧体诗词素有造诣的诗人,也有写新诗已经出了名的诗人.更多的是学习写作旧体诗词并取得成就的新诗人。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的小说叙述了一个个牵牵绊绊的情爱故事,却无法从纯粹的精神意义上找到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爱;情与爱的结局指向虚无:婚姻无真爱,相恋无圆满,两代无亲情,自然情感被戴上诸多的枷锁。其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或是玩世不恭,或是享乐主义,或经受痛苦煎熬,“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相似文献   

12.
伤逝情绪在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体悟和思考。李煜词中伤逝情绪提高了词的抒情功能和词的品格。本文重点分析了李煜词中的 4种时间模式 :顺时式、对立式、对照式、错位式 ,从而突现了李煜词对生命的体悟和思考———伤逝情绪  相似文献   

13.
文情诗画间的营构与追求--苏雪林《灯前诗草》艺术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文甚于重情,不免为文而设情,其诗便会缺乏应有的真诚,然苏雪林却在"文"与"情"的裂缝中造就微妙的张力,遂别有一番空灵韵味;醉心山水而擅丹青,为诗多出于画笔,又使得不少苏诗有似一幅幅萧疏淡雅的水墨画,其颜色词、数量词及特定意象的选用均显出自家面目.于是诗人在"文"与"情"的张力,"诗"与"画"的交融中营构澄澹明秀的静谧画面,形成造语轻盈、清新灵巧的诗风.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机制的研究 ,要依据人的意识运行规律。人的意识可分为心理、观念和思想三个层次 ,各自具有着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机制 ,就要在层次性分机制上抓住核心及关节点 ;同时立足于整体 ,以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 ,使情、利、理有机结合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席慕蓉的诗歌里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爱意,这同她的生活与为人紧密相关。因为自己幸福,所以她把爱灌注在诗歌里像种子一样播洒在每个读者的心中。所以,她爱自己、爱他人、爱故土,憧憬爱情、赞美青春、热爱生命、拥抱生活。她的诗像一个个美丽的梦,她的诗让人如痴如醉,她的诗歌给予了读者强烈的心灵感受。  相似文献   

16.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究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与萧红童年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危机紧密相关.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先得到认可的一位。而她被认可的原因,或许由于她是朦胧诗人中最早关注个人内心情感的女性诗人。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主观情怀与客观环境的反差与矛盾,以及由此而来的渴望与忧郁情怀。舒婷诗的特色与动人之处则在于诗中一种温婉而美丽的忧伤情调,但是,她的诗忧伤中蕴含着坚强,低沉中蕴含着热情,把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表现得曲折尽致。同时,她的诗歌充满着温情与包容,以爱温暖和抚慰着同时代所有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曹建玲 《南都学坛》2007,27(3):61-63
《寒夜》塑造了一个丰满复杂的女性曾树生形象,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她与家及家人的复杂情感。对她的先逃离家庭最后又回来,批评界多作道德、文化层面的解读,结论显然是偏颇的,应该看到这里其实隐含着更多的情感心理内容:无奈的“逃离”中蕴含着“回来”的因子,看似无情却有情;急切的回来更彰显其对亲情和真情的依恋和向往。  相似文献   

19.
分析指出,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和苍凉的审美风格。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使她对"苍凉"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把自己的苍凉情怀写进了小说,把苍凉诠释于亲情的无情、爱情的无爱,为世人描绘了一个无情无爱的苍凉世界。  相似文献   

20.
刘三姐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源于少数民族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真实的情感和理想,至今仍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广西优美的山水风光与刘三姐文化相得益彰,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作为刘三姐文化核心区所在地的河池市应重点建设刘三姐河流域旅游区,不断宏扬刘三姐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广西旅游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