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目标明确,协调有力,方式多样,影响较大,成效明显,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冷战后,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值得研究、关注。同时,为减少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的不利影响,中国大陆应加强对美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2.
李枏 《云梦学刊》2023,(1):37-46
自拜登执政以来,美国一直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台政策,将台湾问题置于“中美全球战略竞争”的大框架下,掏空“一个中国”政策。拜登政府在积极发展美台双边关系的同时,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并积极为台湾地区拓展“国际空间”,使其尽可能加入国际多边机制。不仅如此,美国国内政治也在严重干扰中美关系,加剧台海局势升温,台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在加大。一旦中美两国无法建立有效管控分歧的机制,台湾问题将随时成为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3.
欧盟的利益集团与主权国家内部的利益集团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因。欧盟利益集团积极参与欧盟的决策过程,主要扮演着利益聚合、利益表达、政策结果和政策反馈等重要决策。但欧盟利益集团对欧盟机构的游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游说的方法、战略和路径。本文在阐述欧盟利益集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其游说的战略和路径进行总结并以欧盟的商业利益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亚裔美国人的故土利益游说发展缓慢,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族裔游说普遍面临的爱国主义困境,亚裔内部多样性导致的重大不团结,亚裔次族裔故土间的相互矛盾。这使亚裔美国人故土利益呈现高度分化,主要包括完全对抗型、部分对抗型和非对抗型三种:完全对抗型游说很大程度上会使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利益零和博弈在美国国内政治得到完整体现;部分对抗型游说使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显著映射在美国游说政治中;而非对抗型游说更多反映的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为应对亚裔美国人游说的可能发展,中国需要准确判断美国族裔游说的未来发展趋势,准确判断亚裔内部各次族裔团体的游说能力和影响力的可能变化,预判未来涉及中国的游说议题的可能发展。中国应以上述判断为基础,以亲大陆华裔为核心,联合友好的亚裔次族裔团体和其他族裔团体,推动亚裔游说朝向有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关键的外部因素。近年来,中美两国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共同利益的需求,适时调整了各自的对台政策与策略,两国处理台湾问题更加理性、务实、灵活。美国政府逐渐加大了遏制“台独”的力度,并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互动,使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发生了积极而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和"发展性"并存是现阶段中美关系的整体表征,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现实、敏感程度最高的问题。可以说,台湾因素是中美关系中最大的变量和变量中最稳定的常量。台湾因素在中美双方各自利益认知上的比重有明显差别。美方居于超脱的地位,而时空因素则有利于中方逐渐改变目前的台海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7.
洪伟 《天府新论》2014,(5):29-35
“两会”游说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政治现象。“两会”游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游说的主体、对象、方式、议题等方面有别于西方的利益集团游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两会”游说的兴起,既是中国政治进一步走向民主开放的表现,也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两会”游说在形式、广度和深度、效果、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人权问题凸显,关注人权问题的利益集团愈来愈多地卷入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决策的进程。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这些利益集团结成联盟,加强了对政府的游说活动,力图影响对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认为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对美国而言,台湾问题只不过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非最重要问题)。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之间多次出现风波,大都是因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违反三个联合公报而起。本文对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目前的状况、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的性质进行反思和澄清。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词语的情味义是文学语言中具有情感趣味、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一种附加意 ,主要有形象、意象、隐象三种表现形态。其中隐象情味义是深层情味义 ,它体现了文学语言的最高审美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海南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教育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D.I.Y福娃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2008北京奥运会的五个吉祥物娃娃,你是不是也好想拥有一套呢?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美国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即:崛起的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成为东北亚的霸权、崛起的中国是否会日益成为反对美国的力量、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是否能阻止中国的崛起。其实,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才会明确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进而才能采取积极的步骤,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中美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中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的解释众多,本文认为美国高消费政策和中国低消费政策是中美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美国高消费政策和中国低消费政策,不仅使两国内部结构失衡,从而导致中美贸易逆差,而且造成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和两国生产和出口的商品价格差异,从而导致中美贸易逆差。要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就需要美国扭转高消费政策和中国扭转低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学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龚群 《齐鲁学刊》2003,(2):61-64
斯马特坚持效果论的一元论 ,认为首先必须评价行为的效果 ,然后根据对效果的评价再去评价产生效果的行动。斯马特依据效果一元论否定密尔回到边沁 ,认为任何快乐都没有质的区分而只有量的大小之分。斯马特依此否定了精神快乐优于感性快乐的论点 ,表明了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内在危机。斯马特将普遍化仁慈作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基础 ,强调最大化的总体的善而不诉诸正义 ,从而使得行动功利主义在整体上有着非正义的特征 ,即为了普遍化的仁慈而可以为任何暴行辩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设定性存在范畴寻求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客观依据,并进而寻求价值判断的真理性基础.本文认为人是设定性存在.设定性存在是关于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及其角色要求,它内涵着人的权利、责任、义务,规定了人的存在目的性,确定了人的价值内容.设定性存在的目的性使得从存在能够推论出价值,善是可以被规定的.设定性存在的客观性,又决定了由其出发的道德价值判断的真理性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