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消费者决策模式理论、目标理论等,从营销领域的情感—理性决策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实验法展开,共设计4个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决策呈显著影响,高社会比较倾向的消费者更偏向于购买享乐型产品,低社会比较倾向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实用型产品。消费者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以及消费者决策风格的中介作用也得以验证。研究丰富了社会比较倾向这一心理学变量在营销领域的研究,也为商家提供促进不同类型产品销售的建议,同时也有助于规避消费者冲动消费所致风险。  相似文献   

2.
员工对于重要数据和计算机设备等信息资产的滥用和误用成为组织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纯依靠安全技术解决方案难以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来规范和引导员工的信息安全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从行为学视角,引入面子倾向探讨中国组织员工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面子是中国人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相当一部分人对面子得失十分看重,正是这种特殊的面子规范构成了企业中面子管理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将面子看作是一种行为约束机制,然而在信息安全行为管理中,面子是否以及如何起作用尚未被探讨。 整合威慑理论、奖励机制和面子需求理论,在组织控制机制框架下构建研究模型,揭示基于奖励激励和组织威慑的正式控制机制和基于面子需求的非正式控制机制在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中的关键性作用。研究模型围绕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的意愿,重点解释奖惩机制的有效性、挣面子和护面子两种面子倾向对遵守意愿的作用以及基于奖惩的正式控制机制与基于面子需求的非正式控制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 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法,依托专业的数据调研公司,将问卷链接随机推送给在实行了信息安全制度的企业中工作的正式员工。经过3周的数据收集和筛选,最终获取409份有效样本,基于PLS的结构方程和Smart PLS工具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到的奖励和感知到的惩罚对员工的信息安全制度遵守行为决策起控制作用,且奖励激励的作用效果要优于组织威慑;面子倾向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挣面子倾向和护面子倾向对正式控制机制与行为意愿间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中国情景下的信息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网购过程中商品页面呈现的观察学习信息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基于社会影响理论构建了累计销量和收藏人数两种在线观察学习信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理论模型,深入探讨两类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态度、意愿和情绪的影响。通过自我报告与脑电实验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表明:累计销量的影响属于信息性社会影响,积极和消极的累计销量信息对购买态度和意愿的影响是不对称的;EEG数据显示,信息性社会影响与消极情绪有关;收藏人数的影响属于规范性社会影响,它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EEG数据显示,规范性社会影响与积极的情绪诱发有关。研究结论揭示了两类观察学习信息的社会影响差异,对于商家及电商平台展开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脑电实验方法的应用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矛盾态度理论,从消费者内在个体特征和外在营销情境两方面,分析了在生态产品消费领域中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形成原因及作用机制。通过以生态产品为对象的情境模拟实验发现:(1)在消费者个体特征方面,生态知识、感知效用分别正向影响矛盾态度和购买意向,而价格敏感性则起到负向影响作用;(2)在情境因素方面,群体认同正向影响矛盾态度和购买意向,而对他人合作的期望则仅仅对购买意向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研究还证实了矛盾态度在前述自变量对购买意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矛盾态度的认识以及帮助企业有效鉴别生态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对于威胁情境和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未达成共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具体研究情境,从威胁情境的时间和类型两个角度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以内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为中介机制,提出重大公共威胁情境下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双路径形成机制和相关调节变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新冠疫情这种捐赠方和受助方同时面对的公共威胁情境:1)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具有相反的中介作用,其掩盖了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本地疫情严重程度一方面会增强个体的内群体认同继而正向影响捐赠意愿,另一方面会使个体减少关注他人继而减弱其捐赠意愿.3)威胁情境影响过程中,区域文化取向调节了内群体认同的正向中介作用和关注他人的负向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相较于偏个体主义,当区域文化取向为偏集体主义时,本地疫情严重程度对于内群体认同的正向影响能够增强,对于关注他人的负向影响能够减弱.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在线冲动购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并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论文基于S-O-R模型,研究网络团购情景下两个重要因素:价格折扣与购买人数如何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情绪及感知风险,从而影响冲动购买意愿,并提出了冲动购买的形成机制模型.本研究通过一个眼动实验收集眼动数据和问卷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价格折扣与购买人数都对消费者唤起感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只有价格折扣对于消费者感知风险具有消极影响;(2)唤起感与感知风险都通过对愉悦感的积极/消极作用对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产生影响;(3)购买人数正向调节价格折扣对唤起感的正向作用.眼动数据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些结论,并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王殿文  黄敏学  周南 《管理科学》2016,29(5):106-115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广告的式微,学者和企业越来越重视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社会传染效应。已有关于社会传染的研究多关注产品的初次购买,很少有学者探讨社会传染在消费者升级购买阶段是否依然能够发生作用、哪些升级购买者的影响力更大、哪些未升级购买者更容易受到其他升级购买者的影响。        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社会传染源的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两条影响路径在升级阶段的作用,即与初次购买阶段相比,在升级购买阶段信息性影响减弱,而规范性影响增强。结合上述论断和已有研究中社会传染的购买者和未购买者的作用,首先分析社会传染是否在升级购买阶段发挥作用,并探讨哪些购买者在升级购买阶段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哪些未购买者更容易受到影响;然后,与中国某大型虚拟世界运营公司合作进行田野实验,以虚拟产品的初次购买和升级购买为样本,探讨社会传染的作用;最后,应用控制产品异质性的多状态转移风险模型建构社会传染在初次购买和升级购买的作用,并验证前文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社会传染在升级过程中依然有效;②在不同阶段,购买者的影响力不同:初次购买阶段,与未购买者关系强度高的购买者拥有更强的影响力;升级购买阶段,与未升级购买者同质性更高的升级购买者影响力更大;③未购买者的易感性也不同:初次购买阶段,自身中心度低的未购买者更容易受到影响;升级购买阶段,中间社会地位的未升级购买者则更有可能成为被影响者。        详细阐述社会传染在升级购买中的作用,比较关键消费者的不同,强调社会传染在升级购买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在初次购买和产品升级过程中更好地定位消费者、促进消费者购买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商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零售企业新的利润源泉。然而在我国,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不了解阻碍了其对自有品牌的信任程度及购买意愿,零售商对商店形象等重要因素影响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理解非常有限。国内对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直接制约了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对零售行业专家和熟悉自有品牌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通过商场拦截和因特网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商店功能形象对商店情感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形象可通过感知风险间接影响品牌信任,从而影响购买意愿;商店功能形象可直接影响品牌信任,从而影响购买意愿;感知质量差异可调节感知风险与品牌信任的关系;个人特殊信任倾向不能调节感知风险与品牌信任的关系。据此,结合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员工建言行为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本研究基于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两个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儒家传统价值观——面子原则对员工抑制建言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特征激活理论,将这两个视角加以整合,检验组织支持对面子价值观与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对245份来自企事业员工的有效问卷研究发现,员工的面子原则与其抑制建言负相关,并且这种关系是以负面预期为中介起作用的。面子原则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受到组织支持的负向调节影响,即随着组织支持感的增强,这种正向关系越弱。  相似文献   

10.
李峰  沈惠璋  张聪 《管理学报》2012,(3):451-458
在合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危机事件从众行为意向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2类典型危机事件下的从众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在合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信息性社会影响因变量,并根据已有研究在变量之间增加了新的联系。以未知性的流感病毒传播和水灾捐助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危机事件下自我救助性从众行为中信息性社会影响将占据主导作用,而在助他性从众行为中规范性社会影响占据主导作用,在2种不同的从众行为中,信息性社会影响与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方式也表现迥异。  相似文献   

11.
市场导向、质量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鹏  万后芬 《管理学报》2009,6(5):698-703
以110家中国企业为样本,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市场导向、质量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导向与质量导向呈显著正相关,且市场导向能够积极地提升企业绩效;质量导向需要市场驱动来提升质量改进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戚海峰 《管理学报》2012,(2):289-295
以本土消费者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就消费者的人际间影响敏感性与独特性需求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本土消费者对人际间影响所持有的敏感性对独特性需求产生了促进作用,这种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从众、攀比、好面子等独特现象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3.
Despite its effectiveness in 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new employee orientation (NEO) as a stand-alone training intervention has rarely been a topic of interest in the academic worl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NEO programmes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Korean corporations. Through an extensive review of NEO-related materials in 10 large Korean corporations, the designs and contents of Korean NEOs were analysed. As a result, all investigated corporations were found to use most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socialization tactics: formal, collective, fixed, sequential, and serial. The contents of the NEOs mainly focused on the synergism and integration roles. The embedded n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in Korean corporations were explored to explain the practices of the NEOs. Implications for HRD practice and research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调节定向类型的消费者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评价的反应,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VS预防)×2(社会距离:社会远距离VS社会近距离)×2(评价属性:积极VS消极)实验设计的方法,结果发现,促进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远距离他人的评价,预防定向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社会近距离他人的评价。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受社会远距离他人的积极评价影响更显著,预防定向的消费者受社会近距离他人的消极评价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ir introduction in the mid 1970s, influence diagrams have become a de facto standard for representing Bayesian decision problems. The need to represent complex problems has led to extensions of the influence diagram methodology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to represent complex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presentation issues and modeling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influence diagrams. In particular, we look at the representation of asymmetric decision problems including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trees, sequential decision diagrams, and sequential valuation networks. We also examine the issue of representing the sequence of decision and chance variables, and how it is done in unconstrained influence diagrams, sequential valuation networks, and sequential influence diagrams. We also discuss the use of continuous chance and decision variables, including continuous conditionally deterministic variables. Finally, we discuss some of the modeling challenges faced in representing decision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some software that is current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6.
While uncertainty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an aversive contextual condition, several research studies confirm that market-oriented firms deliver a better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 However, we still know little about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enable firms to reap benefits out of uncertainty through marketing activities. 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s effectuation and its corporate-level notion of effectuation orientation (EffO)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MO)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in uncertain markets. The theoretically derived research model is empirically validated using survey data from 190 SME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show that dimensions of EffO (except for affordable loss orientation) strengthen the MO–new product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uncertain markets.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如何提升企业组织创造力以促使企业创新变得至关重要。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情境因素。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然而,现有研究对市场导向与企业创造性产出之间关系的观点却不一致。创业导向如何影响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的作用也尚未得到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以145家企业的979份高层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的套问卷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产生倒U型影响,且倒U型影响通过二元结构文化(一致性文化与适应性文化)的不同传导机制而产生,即:一致性文化在市场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正向中介效应随市场导向的增强而减弱,并在高度市场导向时转变为负向中介效应,而适应性文化在市场导向和组织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还发现: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的倒U型影响受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即:当创业导向较高时,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的积极影响随市场导向的增强而逐渐增强,反之,则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组织创造力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彭伟  符正平 《管理学报》2012,9(10):1441-1448
基于我国1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联盟导向和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业导向和环境动态性在联盟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联盟导向和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和市场动态性在联盟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在联盟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毅 《管理学报》2012,(5):629-636
海外及港台着重文化取向的华人组织领导研究,集中关注于"权力—人情"、"事本主义—特殊主义"2个主要的关系维度,特别是一些本土化取向的研究力图将"关系"与"差序格局"等本土概念深化到组织领导领域之中。这种文化取向的研究立场,忽略了组织外部体制背景或组织场域的差别,也就忽略了对建国后大陆"单位制"的"主从关系"的研究范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体制转型与"单位制"的松动,为考察不同性质的组织领导模式与"关系"形态的成败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文化取向与结构取向的不同研究立场提供了交流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To help evaluate the risk of process reengineering failure and enhance the prospect of its success, three potential sources of influence on BPR initiatives and success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se include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the organization, IS maturity and strategy-IS interface. It was found that while factors related to IT maturity and influence such as experience in mainframe and client/server computing may facilitate the decision to reengineer, they are not critical in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initiative. On the other hand, factors having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yond the initial decision include variables pertaining to innovative capacity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ategy-IS interfa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chnical IT competence as a critical enabler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for reengineering success. Based on study findings regarding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the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reengineering risk assessment are proposed. In addi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