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思想界关注的热点,20年来的文化论争构成了当代学术史的主体内容.作为这场文化论争的参与者,您能否评述一下近20年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问:您最近在《文学评论》、《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古典文学札记的文章,文学界的同志认为您的文章标示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文化视角。您能谈谈如何建立这个文化视角的问题? 答:什么叫文化视角?首先似乎应该把这名词的含义搞清楚,是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文学现  相似文献   

3.
对价值观的文化功能的讨论基于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当今时代全球化的现实;二是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价值观的功能是一种文化功能,价值观形成和发挥功能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文化“化人”的过程.价值观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评价与导向、规范与约束、教化与凝聚、文化整合与驱动等方面.探讨价值观的文化功能,有利于加深对文化重要性问题的认识,增强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经济、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相互依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必将越来越重要。文化问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相濡以沫、相激相励、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创造性事业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家科 《社会科学论坛》2006,(8):F0004-F0004
2006年6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河北省作家协会散文艺术委员会在衡水联合主办刘家科散文集《乡村记忆》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问:您近两年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集中在学术史、教育史以及图文关系等方面。我注意到,这些著作和文章似乎围绕着这样一个共同主题:精英文化的传播或者说学院派文化的传播。梁启超当年将“报章、大学、讲演”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这三者在您的著述中皆有所涉及。如《中  相似文献   

7.
199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应邀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短期讲学,陈平原于是自告奋勇,替妻子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并批阅试卷。其中一道论述《儒林外史》叙事特征的题目,大多数学生举的例子是"范进中举"。这让陈平原很伤心。因这意味着那些高考成绩万里挑一的学生,进北大后没有通读这部讽刺文学经典,只记得中学课本上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范进中举》。学生们的回答是,作品太多,没时间读,只好读文学史。这独尊文学史的局面,让陈平原开始反思"'文学'如何'教育'"。而这一反思,最初是为了总结文学史写作经验--1987年前后追随著名文学史家王瑶先生关注"近代以来学者对中国文学研究的贡献",特别是1993年撰写"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此后,断断续续,苦心经营十七年,终于,陈平原推出新著《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近日,陈平原教授在北大出版社与中关村图书大厦合办的"博雅讲坛"上,做题为"文学史的魅力、陷阱及生机"的演讲。其后,陈平原教授就执掌北大中文系三年来的得失、高校行政化及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等话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彦武的专访。本刊特发全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发展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影响重大问题的解决。民族文化的哲学研究重点是分析民族文化模式内的要素之间的关联状况,提出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28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3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回顾与前瞻暨纪念<社会科学研究>创刊30周年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协前副主席、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辛文,四川省政协前副主席章玉钧,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建中、理论处处长王素.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段建玲,四川省社科联秘书长李泽敏,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社会科学研究>编委会主任贾松青,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四川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周友苏,中国社  相似文献   

10.
学术社团作为人民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由于各个时期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学术社团依次经历了起步阶段、曲折阶段、勃发阶段、转型阶段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对学术社团发展极其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学术社团却面临着法治化、规范化、市场化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学术社团只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立足于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持之以恒地朝着学术社团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市场化之路开拓前进,其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良品教授和彭福荣副教授、余继平副教授等共同编著的《重庆民族文化研究》一书,于2010年6月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答《人民日报》记者徐怀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谈中国大学的精神,不能不提蔡元培先生出长北大时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您对前者尤为看重,为什么?答:1917年1月4日,新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到校视事,五天后发表公开演讲,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希望学生摒弃“做官发财思想”。同时,蔡校长审时度势,扩充文  相似文献   

13.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科学因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具有了信仰的属性,然而,在人类社会出现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对科学的信仰却是有害的。科学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会要求建立起与这个历史阶段相一致的科学。科学研究是思维方式的外显形态,在科学研究活动背后,必然包含着特定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所拥有的是分析性思维,在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它表现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巨大功能。然而,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社会背景具有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分析性思维不仅不能把我们引向对真理的认识,反而会对我们的行动形成误导。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具有的正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研究对象也同样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从而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即用相似性思维代替分析性思维。只有当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相似性思维的基础上时,才能形成科学结论,并转化成正确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5.
记者:我是《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的记者,这次来参加《文心雕龙》学会成立大会,有机会见到您,很高兴。有几个问题希望周扬同志给我们谈谈。周扬:你们的刊物很大,创办的也比较早,头几期我看过,后来刊物多了,没来得及看,我的印象还不错嘛。今天怎么谈,你有什么问题啊?  相似文献   

16.
记者:这本书从你一个月的大英博物馆行日记中,挑选了十二则;你是依据怎样的原则进行挑选,其他没有选入的是哪些?陈平原:理由很简单,这大英博物馆,我总共去了12次。日记的其他部分,记录的是游胜迹、逛书店、访名校、进画廊等,没必要收进来。别以为其他部分也写得这么详细,要是那  相似文献   

17.
近年论述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种种见解之中,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价值有不少近似的评价:“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转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第一次文化转型,这次文化转型没有成功。中间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对传统文化的重建时期,为第二次文化转型准备了社会条件。现在,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时期——引者注),第二次文化转型开始了。”[’1新民主主义文化“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但并未改变其基本结构模式”「’],所以,没有文化转型的价值意义。出于相似的思路,有人论及20世纪中国文化转…  相似文献   

18.
19.
从学习中国历史开始,就景仰学界耆宿张正明先生;从研究民族文化史之初,就经常拜读大师张先生的著作,尤其是近期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著<秦与楚>一书,给我的印象更为深刻,启迪更多.该书的出版,不仅推进了我国有关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域文化史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互利型思维方式:生态文化建构的价值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生态文化之所以与传统的人本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在于这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基础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的人本文化的价值观基础是极端功利型的思维方式 ,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基础则是互利型的思维方式。在建构生态文化的进程中 ,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的价值意蕴 ,是要努力克服传统人本文化的反生态性质 ,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 ,还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客现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