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读陶管见     
《陶渊明集》是我爱读的古代文集之一。对这部书曾经读过一些注本,翻览过几种宋刻元刻,还参考过某些有关史籍。时间久了就有一些零星体会和不同于人的看法。这些体会看法,有的写过论文,有的一直没谈过。现写出十二条以就正于专家、读者。这十二条,就其内容来说,无内在必然联系,无前后一定次序,是一种读书笔记性质;涉及的问题又未必有关宏旨。因此,把这篇文章题作《读陶管见》。谬误之处至望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李益曾在宁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据说这首七绝,当时在长安城中,谱入乐府为人咏诵,风靡一时。此后,也为历代名家选入有关诗集。解放以来出版的几种古典诗集中也有选录的,并由编者作过一些注释,但关于诗中“受降城”的注释,有的不够确切,反而把一些读者引人五里雾中。记得《宁夏日报》在一九六二年间,也曾为受降城的问题,发表了几篇文章,进行过争论,最后也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敬之: 时间过得太快。找出你上次来信,是“七七”写的,已经快两月了。上次读信后,因未立即作答就搁下来了,后来又想,等你来渝再长谈吧,有许多话不是信写得清楚的。今天无事,又怕你暂时还不能来,还等着我的信,就来写几行。我在此大约还有一月多或两月的勾留,因此希望你不要来得太迟。时间过了三个月,但并未做多少事,颇觉惭愧。别后这几年,起初也忙得并无多少结果,但最近这两年来自我学习却似颇有进境,但各种心得亦只有俟见面作长谈耳。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我爱读诗,触景生情之际,也喜欢信手涂鸦地写一点诗。一九七六年,我和全国人民一道,曾经渡过了李瑛同志所描述的哀思的一月,曾经历过李瑛同志所揭示的那种“哀思”。因此,在教学实习时讲《一月的哀思》这篇课文,便觉得格外得之于心、应之于口。在备课中,《一月的哀思》就已在我心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种反响带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又在学生心头激起了巨大的共鸣。课堂上由于师生配合默契,在短短的两个课时内,便能较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曾赞美沈从文的创作是贴近血肉人生的。好一个“贴近血肉人生”!我们不少学生作文之所以写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不自觉地背离了血肉人生。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王栋生曾说:“几十年来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把写作者当人,没有把写作当作是人的生命活动。”让学生把作文与自己真实的人生联系起来,学生才会真正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王跃文曾说:“我觉得写作是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作家刘墉曾说过下列一段话: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好,它们只是说我的心、我的情。我常一边写,一边落泪。于是,我告诉自己:管它好不好…  相似文献   

6.
鲁迅论诗     
鲁迅曾一再说他“不懂诗”,对诗“外行”。虽然他在青年时代就写过诗,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更写过不少的诗,可是他后来却表白道: “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十出现,就洗手不作了。”①这自然是自谦之词。其实鲁迅一生所留下的几十首诗,不论新旧,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令仍为大家所传诵。以鲁迅的整个成就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的两个部分。我曾把阅读课和写作课独立分开,结果造成孤军作战,学生厌烦写作课的后果。后来得益于我们中心校把"小学语文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策略"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认真研读,吸纳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写作技巧:只有凭借文本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读中练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8.
《九叶集》在一九八一年出版以后,我收到一些远方读者的来信,对我们经过了很长的岁月以后又回到诗坛,寄来了亲切的关怀和祝愿,我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两年后,《八叶集》由美国秋水杂志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在海外发行。有的读者在美国芝加哥、纽约等地的书店看到这本印刷精美的诗合集,有的说只偶尔在国内书展中买到过,这本诗集收录了九叶中八人解放后的新作(诗人曹辛之从事美术工作了),这两本诗合集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鲁迅先生写了一首深刻、动人的律诗,题为《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写给“知友”、现代作家郁达夫先生的夫人王映霞的。此诗问世已经四十余年了,但是,人们并未对它作出正确的解释。一九三八年郁达夫《回忆鲁迅》,曾对诗意作过一点简要的说明: “后来搬到杭州去住的时候,(鲁迅)也曾写过一首诗送我,头一句就是登遐仍如在。这诗的意思,他曾同我说过,指的是杭州党政诸人的无理高压。他从五代史的记录里,曾看到过钱武肃王的时候,浙江老百姓被榨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不得不以砖瓦来遮盖下体。”  相似文献   

10.
中唐诗人孟郊,曾写过不少言贫言寒的诗篇。然而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对这些诗并没有给予持平的评价,有的甚至大加赞词,极力拔高。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研讨和澄清。这里,拟就孟郊的真实生活以及产生孟郊贫寒诗的根本原因两个问题谈一些管窥之见。孟郊的真  相似文献   

11.
望之 《中华魂》2014,(17):39-40
邵燕祥是我曾经十分喜爱的诗人。那时是解放初,我足一个高中生,我喜欢朗诵他的诗,记得当时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朗诵过他写的一首歌颂新中国的长诗。匆匆一个甲子过去了。最近读到他写的一些文章,竞恍然有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八四年桂林年会上,就音韵学教学问题作了个简短发言。会后有同志叫我写出来。这些同志的鼓励,我深表谢忱;真要写出来,却有几分惶恐,故久未动笔。八七年底在昆明西南地区高师古汉语函授教材编写会上,有同志提出:古汉语音韵,教者不好教,学者学不懂,主张不编入教材。我持异议,分工时这部分编写任务落到我头上。会下,有老师同我交换意见,也希望我谈谈音韵的教学问题;最近也收到朋友这方面的来信,故尔惴惴抛砖,以冀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和有更多的朋友来探讨“玄学”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觉新的一封信巴金收稿日期:1997—05—23开莲同志:来信收到。您要写谈觉新的文章,我似乎应当帮忙,可是我一时抽不出时间写长信,而且说老实话,即便我有时间我也不见得就谈得好,不会有什么精确的分析。其实我也写过几篇文章谈到觉新一些人物。在“谈秋”...  相似文献   

15.
本刊在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上发表了许奕谋同志《岑参在甘肃写的诗》一文后,编辑室收到了司俊司俭二位读者的来信,指出:《临洮客舍留别祁四》一诗,不是诗人赴西域时所作,而是诗人从西域返回长安路过临洮时所作,我们即将来信转给原作者,原作者许奕谋同志认为,这个意见提得好,对本人很有帮助,“重读此诗,觉得司俊的看法是符合全诗的诗意的,是正确的。这是我的文章的疏忽之处。产生这种疏忽的原因,是我在写此文时,只注意岑参  相似文献   

16.
两次来信均已收悉,未能及时作覆,很是抱歉,还望见谅。你一再要我谈谈创作体会,这对于我来说,可真是个难题。说实在的,我虽然从建国时就从事创作,却没想过总结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值得呼之为经验的东西。因为,回溯起来,乍写诗时,有如刚踏上探寻矿石的旅程,虽说每一步都洒下了苦涩的汗水,所获得的有时是被认为可用的矿石,有时却是毫无用场的废物。寻找一块矿石尚且不易,更不用说认识宝石的分量与价值了。就这样,三十多个寒暑靡有辍时,一步步经受失败的痛苦,品尝成功的甘甜,付出不少“学费”,现  相似文献   

17.
一 毛泽东一生创作的诗词很多,但经常被人们提及或正式集子所收的通常有42篇。这其中律诗13篇,词29篇。笔者认为,特别能显示作者创作个性。体现其艺术才华的是他的词。作者本人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我偶尔写过几首律诗,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着重号原有——本论文作者)。如同你会写诗一样,我则对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并且批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作者在这里提到宋人不懂诗的“诗”,实际上既不是“诗歌”,也不是“律诗”,而是用诗的语言进行创作。并且作者非常推崇唐诗人李白和李贺的诗,认为“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①从而作者便吸取了唐人诗作的优点,采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力,把诗性的语言熔铸于词中,超越古词,用旧词牌,填充着诗的语言,从而使词的创作,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队,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讲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前,我曾写过《教学语言刍议》一文,从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今天,回过头来再去推敲那篇拙文,觉得还有未尽之意,就又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写过五言律诗吗?长期以来,这是喜爱毛泽东诗词的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翻阅从50年代到80年代历次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选集,均未见收入过一首五言律诗.毛泽东于1965年7月21日在《致陈毅》的信中曾写道:“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如此看来,毛泽东一生中似未写过五言律诗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毛泽东在1942年曾经写过一首五言律诗悼念国民党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显然,在写《致陈毅》一函时,连毛泽东本人也忘记了自己还曾经写过这样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戴安澜何许人也?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迹?竟使当时身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者的毛泽东写诗致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