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代古代是山东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沂沭河流域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是科举人才分布相对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人才分布呈现出整体相对落后、区域差距明显等特点。造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主要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人才地理系统行为有关系。这种科举人才分布格局对沂沭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文化方面,表现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遗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促进风俗文化的传播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原始社会时期,株洲地区社会经济至少有20万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使用打制石器,到使用磨制石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经3个不同阶段.从7千年前开始,在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原始农业大框架下,畜牧业、手工业也逐步分工发展,氏族社会组织形成,原始宗教信仰萌芽,贫富差别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有丰富而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本文利用考古发现的资料,探讨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状况。本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已发展相当成熟,栽培稻、粟等农作物,渔猎、采集和家畜饲养业仍起重要作用,同时,淮河流域的原始制石、制玉、制陶业及原始建筑等手工业也取得很大成就,共同为史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建国三十年来对商品经济讨论的情况来看,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一大量确凿的历史事实证明,社会分工早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初期就产生了。它最初表现为原始公社制社会内部的自然分工,即性别年龄的分工,以后逐渐表现为原始公社内部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渔业和原始手工业等的分工。在原始公社内部,人们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人们之间劳动的交换,是通过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即直接交换产品来实现的。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在客观上并不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原始公社制社会内部虽然长期存在着社  相似文献   

5.
沂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其生成与演进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史前是沂蒙文化孕育成长与独立发展的原生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是沂蒙文化走出沂沭河流域,与中原文化交汇互渐的拓展时期;秦汉是沂蒙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大文化后蓬勃发展的激扬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沂蒙文化在中国江南异彩纷呈的辉煌时期;隋唐宋金元是沂蒙文化发展平缓、单薄、弱化的低落时期;明清是沂蒙文化显现发展旺势的复兴时期;近现代是沂蒙文化输入先进思想和革命文化的焕然时期;当代是沂蒙文化特别是沂蒙红色文化丰富与弘扬的升华时期。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有关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学等领域,对于岩画中的农业方面的研究虽有表述,但大多是零星的、不成系统。本文以现有的将军崖岩画考古资料为切入点,并与文献资料进行互证考察,从农神崇拜、农时天象、农业生产、畜牧生产等四个方面对连云港岩画中所反映的农业文化作综合解读与考证,考察远古时期连云港地区原始农业生产生活发展状况,探究原始宗教与原始农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史前人类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间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草地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凉山州拥有40%幅员面积的草地,草地畜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因此,以大农业的观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增草增畜的道路,实现草地畜牧业从粗放原始的经营切实转变为现代集约型经营,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推动凉山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四、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民族学和政治经济学中,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但各家的理解却有明显分歧,不同意见达七、八种之多。诸如: 1、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之间在采集-渔猎经济基础上的分工,或者说生产经济与攫取经济相分离,就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相似文献   

9.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分布着较为丰富的细石器文化的遗存,如克拉玛依市遗址、西洪沟1号遗址、西洪沟2号遗址、沙乐村遗址。该文通过对遗存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采集到的遗物的分析得出:玛纳斯河流域的细石器遗存的分布与自然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会产生很大影响;石器的制作加工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辽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格局已形成 ,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含量有所提高。但养殖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发展不适应 ,表现在养殖业基础薄弱 ,科技含量低 ,缺乏总体规划意识和政策上的完善 ,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 ,养殖业发展不稳定。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起重要作用 ,应采取措施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科技创新是推动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农牧业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科技活动状况决定着甘南农牧业发展与创新。总结甘南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经验、分析甘南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甘南农牧业人才队伍的具体措施,对于推动甘南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隋唐时期的西北地区,畜牧业是绝大多数民族传统的占优势的经济类型。无论是以农业立国的隋唐中央王朝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都鼓励和支持发展畜牧业,并积极进行绢马互市、粮马互市、茶马互市,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西北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地域辽阔的西北地区不仅具有适宜畜牧业发展的气候、草场条件,而且勤劳智慧的西北各族人民还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畜种,为传统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藏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分析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认为工业化并非是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 ,应重新认识农牧业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变以往那种只有走工业化道路才能够加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思路 ,即应把西藏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视为与工业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未来应立足于农牧业寻求区域经济成长的再生之路 ,围绕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构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模式、途径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江南丘陵区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发展循环农业既有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农田内循环、“五业”(农、林、牧、副、渔)间循环、城乡间循环等3个层次,对江南丘陵区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途径与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推进南方有关省、区、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畜产品加工的功能推证其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和最后归途 ,本文分析了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制约畜牧业大发展“瓶颈”现象的成因 ,提出了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而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唐末以来,在诸多政治和军事集团的并立与混战中,党项及其政权之所以异军突起,倚靠的不仅是统治集团日益增强的军政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控制区域内持续发展的多种类型的经济,这包括兴灵地区的平原农业、银夏地区的山地农牧业、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农牧业。发达的交通和贸易正是不同经济区域得以沟通乃至形成对周边地区民族经济辐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与历史上该流域农牧业转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的增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该流域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的现实 ,反思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才能在开发中更好地把握“量”与“度”,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历程、趋势及基本特征的分析,结合我市农牧业发展现状、条件、机遇和制约因素,对我市如何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提出自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其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刊特邀湖南省三位知名专家畅谈“两型社会中的现代农业建设”。湖南明确以“四化两型”引领湖南实现“四个发展”,曾福生教授认为要推进湖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应统筹城乡发展,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农业资金投入管理机制、新型农民管理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努力。刘茂松教授认为在工业社会,融合工厂化农业与农产品工业再制造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首选。对于解决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南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意义巨大且十分深远。推进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应从社会观念变革、基地标准化生产、农业制成品供应链管理、农业科技创新、营造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农业是第一污染产业,其中畜牧业污染更是令人堪忧,盛孝邦教授基于邵阳、长沙、娄底等市县考察,提出应迅速建立规模化养殖场的准入门槛,引导养殖企业开展低碳生产,推广生猪养殖粪便零污染处理技术,以畜禽养殖标准化为契机加快发展低碳畜牧业,缓解或消除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是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土壤的地区,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虽然由于气候转冷及少数民族内迁使陕北经济由农业向农业与畜牧业双生共生的局面转变,但历史上多次有组织的农业移民的到来则使陕北文化始终保持着农耕文化特色,几百年的交通封闭与文化封闭又延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从而使陕北至今保存着几乎是原生形态的农耕文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农业经济为主农牧并重、聚族而居、家族文化代代相传,这些是陕北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而农耕文明是陕北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