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喝茶忆往事     
王涛 《社区》2010,(23):48-48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沂蒙山区看望一个多年朋友的老父亲。 也许是朋友早就给家打过电话的缘故,远远地在去朋友父亲家的路上,我就发现了那翘首企盼的身影。也许是离外多年的缘故,见到朋友的父亲,心里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自然多了一份亲近感,也似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一样的伫立街头,  相似文献   

2.
晚上,我陪朋友聊天。朋友怀孕四个月了,丈夫是军人,长年不在身边,最近工作上又不如意,心情郁闷,烦躁不安,只好跑到我这里倾吐。为了帮朋友排忧解难,我像心理分析师一样,耐心开导,细语安慰,把矛盾冲突一一分解,娓娓道来,还把从书上看来的笑话讲给她听。朋友郁结的情绪一点点消散,脸上渐渐露出笑容。父亲的电话就在这时来了。他说:"我准备明天去城里,给你妈买××胶囊,收音机里都讲了,那药对你妈的糖尿病有特效……"不等父亲的话说完,我就急了,冲  相似文献   

3.
生命时钟     
正朋友的父亲病危,朋友从国外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我知道他的意思,即使以最快的速度,他也只能在四个小时后赶回来,而他的父亲,已经不可能再挺过四个小时。赶到医院时,见到朋友的父亲浑身插满管子,正急促地呼吸。床前,围满了悲伤的亲人。  相似文献   

4.
读者:前些时候,我所在的社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我想应聘,但不知道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也不知自己有没有资格应聘。我想咨询一下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应聘条件。专家:社区居委会的任务主要是依靠社区工作者来完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就是社  相似文献   

5.
隔壁的父亲     
周海亮 《可乐》2011,(3):7-7
给父亲开门时,我正接着电话。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耳朵旁还夹着手机。父亲在门口寻出一双最旧的拖鞋换上,问:"要出去?"我说朋友约我吃午饭,不过不着急。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了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我这才想起,又到七月七了。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6)
我16岁离开家,从此,就没有惦记过回去。我天生不太念旧,真没把那间生养了我的屋子当回事,虽然里面有父亲和母亲。26岁那年,我拿出10年的积蓄和丈夫注册了一家公司。没想到,就在丈夫坐火车去广州进货的途中,那凝结着我和丈夫10年汗水和泪水的钱被人给偷了。我开始四处张罗借钱。周围的朋友,有钱的倒有几个,本以为一个电话过去,区区几万块钱,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朋友之间是不能谈钱的,人家在电话那头支吾着,我就是傻子,也知道那是推辞。最后,我不得不回老家向父母借。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8,(12)
3年前的深冬,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打算去广州一家服装企业应聘。父亲问我途中是否会经过老家临县的一个小站以及我乘坐的车厢座位号码,并叮嘱我在车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那个小站距离我家所在城市有近3个小时车程,我乘坐的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是在早晨  相似文献   

8.
张水花 《社区》2011,(17):35
大学毕业,我就到南京市白下区月牙湖街道石门坎社区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间,难忘的事很多,但最难忘的是我独自处理的一件调解纠纷。那是快过年的一天,石门坎后街年近80岁的高奶奶打电话给社区,她在电话里泣不成声,请求社区给她做主。  相似文献   

9.
八个字的信     
戴瑞吉 《老友》2009,(5):53-53
从前,有户人家要为孙儿聘请一位先生,来应聘的人不少,但都不合主人的意。有位年轻书生想去应聘,朋友劝他说:"你不要去碰钉子。""碰什么钉子?我是去应聘的。"朋友说:"难啊!那家主人要面试,题目怪异。""那怕什么,我一定要去试试。"  相似文献   

10.
爸,妈呢?     
<正>"爸,妈呢?"一听到是爸爸的声音,我就对着电话嚷着。"你妈啊,她在塘堰呢!你等着,我去喊。"电话那头,传来爸爸跑出去时细碎的脚步声。"你就这样和你爸打电话,你爸不怪你?"站在我旁边的朋友老李突然来了一句。我一愣,"是啊,有什么不对吗?"我和父亲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平时很少交流,在电话里就更没有话说了。有什么事情,我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父亲就是接了电话,也只是"嗯、嗯"两声就把电话递给母亲。自然而  相似文献   

11.
家庭浪花     
又是一个周末,我照例习惯性地抓起电话,拨出那一串我可以倒背如流的号码。电话通了,彩铃依旧是周华健的那首《朋友》。  相似文献   

12.
一杯盐开水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靠干了一辈子农活将我和姐姐拉扯大。我和姐姐读了大学,又相继分配在城里工作;如今年岁已高的母亲仍蛰居乡下。我在机关工作,本来就很忙,去年参加单位副职岗位应聘,更是无暇抽空去乡下看望母亲。母亲并不计较,隔三差五地接到我的一个电话就很满足了。在单位,除了我,还有两位同事参加副职应聘。他们的“硬件”比我好,我只有在“软件”上下功夫,才能在应聘中胜出。因此,我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迟,每月机关公布的考核栏上,我负责的部门各项工作都是“红旗”。那天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我挑灯夜战时受凉,引起急性肠炎住进了医…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8,(19)
因当初不满工厂图书管理工作的清闲,我决定到外面去应聘,于是东看看,西考考。2003年,我考入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尽管我已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但真正进入到社区后才知道,社区工作非常繁忙而琐碎,往往是一项工作未完成,另一项工作又接上了。这对于我这个慢性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刚开始我一下子无法进入角色,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工作压力,心情异常烦躁,常常忙得焦头烂额还顾此失彼。这还在其次,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与居民沟通上吃的亏。  相似文献   

14.
警察老父     
过节,总是要与父亲一起吃饭。今年五一,父亲很早就打来电话,要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顿饭。其实,每年的年饭,我都是和父亲一起吃的,而每年,他也是来电话早早催促。这也难怪,父亲八十有七,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唯有一群仍在为党工作而又身体健康的儿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10)
在第98次应聘失败后,我认真地反思了一个月,发现自己在应聘方面的知识太贫乏。时至今日,怎样在应聘中过关斩将已经成为一门学问,而且这门学问比计算机、外语更热门。于是我买了十几本应聘方面的书闭门苦读。一读,才发现应聘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就是开一门博士课程也绰绰有余。那是个春日的早晨,我比楼下的公鸡起得更早。虽然花了半个钟  相似文献   

16.
早就听父亲说过俄语比较难,语法复杂而且严谨,还有那个颤音。记得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发出这个发动机似的颤音,逗得我开怀大笑,可是长大了,我依然没有学会这个颤音。2004年9月,我初到莫斯科留学。走前半个月,我在父亲的再三督促下,才背了33个俄语字母和两个单词。没想到,我一下飞机,那两个单词就派上了用场。当时,飞机遇到了强气流,发生了较强的震动,这让我头发晕,忍不住呕吐了。下飞机时,我几乎虚脱了。朋友已经顺利入关了,而我因为第一次入境,手续比较麻烦,一个俄罗斯机场工作人员走过来,冲我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阵,我是一句话也听不  相似文献   

17.
朋友去应聘,回来后对我说,面试时考官出了两个问题,使他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能使考官满意,希望我帮他出出主意,以后在应聘时碰到类似问题,心中有些准备。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很好的应聘个案,现将我的意见一同拋出,以求读者的参与、指正。问题一:看到我手头这支笔吗?请你向我推销这支笔。我的朋友并不应聘推销职位。主考官问这一问题,你千万不要以为主考官问错了问题,而是在考察你的某些能力。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推销。我想,主考官提出  相似文献   

18.
徐为 《社区》2008,(28):44-44
因当初不满工厂图书管理工作的清闲,我决定到外面去应聘,于是东看看,西考考。2003年,我考入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尽管我已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但真正进入到社区后才知道,社区工作非常繁忙而琐碎,往往是一项工作未完成,另一项工作又接上了。这对于我这个慢性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刚开始我一下子无法进入角色,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工作压力,心情异常烦躁,常常忙得焦头烂额还顾此失彼。这还在其次,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与居民沟通上吃的亏。  相似文献   

19.
善意如灯     
朋友在民政部门工作。朋友说,那天他在上班时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电话那边气势汹汹的,男子在电话中连声责问朋友那事为何没他的名额,否则他死也要死到朋友他们单位里去。其实,面对这样的责问,朋友也是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他不知  相似文献   

20.
田小勇 《老友》2011,(6):42-42
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伤了父亲的心。事情的起因是我要买房,父亲一大早从乡下给我送了5000块钱来。父亲把钱递到我手里的时候颇为自得,他昂着头,连皱纹里都是笑意。可是,我怎么能要他的钱呢?我把钱还给父亲,妻子也说:"爸,这钱您留着和妈用吧,我们不能要您二老的钱。"晚上,我给家里挂电话,询问父亲是否平安到家。母亲接的电话,她说父亲回去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还说:"你可伤你老爹、老妈的心了。你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我们当大人的,啥力也使不上,心里那是啥滋味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