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样,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加强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是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 一、理论的由来和发展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研究个性、特殊性,来概括共性、普遍性:在共性、普遍性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索个性、特殊性,这是  相似文献   

2.
<正> (一)商品经济一般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1、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动形式不是社会经济制度本身,作为商品经济一般不是商品经济特殊.但商品经济一般必须通过商品经济特殊来体现(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人类社会五种经济制度与三种经济形式不是一种对应关系,商品经济既可以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又可以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所有制关系和商品关系不是取代关系,而是结合关系.没有这种结合,所有制关系既不能实现也不能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人们在尽情享受发展所带来的丰盛宴席的同时,却不自觉迷失到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设定的困境之中。虽然伴随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进程,人类创造了一个个关于发展的神话,但是在西方发展理论支配下,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系列带有全球性、人类性的问题与困境,西方发展观的价值危机与伦理危机也进一步地暴露出来,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享乐主义、发展至上主义与技术乐观主义的西方现代发展观念已使发展本身处于它的内在矛盾之中。本文旨在从价值和伦理的角度揭示西方现代发展的危机所在,并指出解决西方现代发展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一种以人类生存为基础的有约束、有节制、有评价、有规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徐通锵先生曾说:"人类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隐含在语言特点之中,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由个性而共性,立足特点,去探索共性;二是由共性而个性,立足共性,解释个性,来丰富和补正共性。"(2008:1)本文正是从英语和汉语在韵律制约构词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分别列举了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近现代工业化历程的两百年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加剧了工业社会中的人对"无家可归"的忧虑.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文明之间的价值冲突引发普遍价值的抽象性与人类工业生活实践的具体性诘问、同一国家或民族文明内部传统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价值冲突引发传统断裂与信任缺失,以及现代工业文明体系内部诸因素如伦理、经济、政治、法律、宗教与技术之间的价值冲突,它们构成了工业伦理的基本问题.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活伦理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实践伦理,工业伦理必须更新理论形态、深化理论内容、发展理论结构,方能为处理人类工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及伦理困境提供价值判断与选择依据、行为规范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艺术往往以模仿和再现为指向,具有写实性、唯美性和叙事性,并由此形成和谐优美、规范理性、清晰明确的审美范式.当人们用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去把握表意模糊、崇尚自由、结构不明、随心所欲的西方现代艺术时,难免会出现审美困惑,并形成审美障碍.传统艺术的美学范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个性是形成审美障碍的主要原因.西方现代艺术直指艺术家的心灵深处,深刻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间、空间等社会现实真切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固有的难以名状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更切近当今人类的主观内心世界,因此,这种感官上的审美障碍恰恰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审美尊重.  相似文献   

7.
研讨历史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所谓统一性,即指历史的共性,所谓多样性,即指历史的个性。由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历史就呈现出带有规律性的共同因素,由于历史发展的多层次和不平衡性,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历史在共同规律制约下就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历史的共性总是寓于个性之中,个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科技知识体系,带有西方文化的逻辑主义文化人格特征,是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中国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道德主义文化人格,体现在<九章算术>体系的科技传统之中.中国特色的,以实现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人格,和克服西方文明的现代性危机为目标的崭新的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9.
人类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考由来已久,东西方之间虽然在表述方式及其强调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共性亦较强.从哲学的思考、生物学的研究,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人类学的综合研究,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全面,生态人类学的意义也有向生态意义回归,向形成新的观念体系以规范人类过于趋利的行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这一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提出,为21世纪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虽然环境金融的部分理论基础与传统金融是一致的,但环境金融又不同于传统金融.环境金融更强调维护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及长远发展,它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有利于减轻传统金融业的负面效应,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环境金融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需要有志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费孝通教授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在他的早期著作《乡土中国》中把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并与西方社会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这一理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传统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之间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与宗教基础,结合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来分析传统中国的观念在今天是否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观念与行为。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的公民国家和法治社会,必须对中国的思想传统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值得国人重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先于其工业化设置而具有不同于西方先发国家19世纪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结构。这样的社会实存,既对我国市场化社会转型产生着强大的规制并促使其保持“社会主义”的同源性,又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与其它国家由工业化使然的社会转型具有非同源性特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是因国家工业化导入市场机制而发生的一种必然回应,因而它又与世界其它国家由工业化使然的社会转型具有某些同源性的特质和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两种或两类同源性现象及过程,本身存在着理论谱系、逻辑传统、方法论和价值观张力等非同源性的基元;于是,规制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场域的既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有效地规避“工业化 市场机制→社会转型”的潜在风险;而且中国社会转型还将长期处于一种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博弈的性状之中。  相似文献   

13.
任何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都无法规避马克思和韦伯两大理论体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就是一次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框架内对韦伯合理化理论整合的尝试,卢卡奇因之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但是关于物化是对异化与合理化的扬弃还是调和的争议从未平息,而基本论证思路都是从马克思的视域或者从韦伯的视域论证整合的成败,而不是从物化理论的框架内对其逻辑和前设的追问和论证。在此,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本身论证物化的逻辑连贯性和一致性,发现物化理论更倾向于是对异化理论和合理化理论的调和。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但学术界还较少关注国家底层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逻辑。国家底层不同于国家,它是国家与社会直接衔接的重要层面,它在与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中会有怎样的逻辑与原则,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围绕国家及其政策、国家底层和社会群体三个主体,形成了国家逻辑、科层制逻辑和社会逻辑,并伴随着深刻的行为意义,而这三个逻辑交织在一起也使得国家底层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变得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规范世界的两个维度。这两个规范维度在发生学的意义上具有同根同源性。虽然在文明社会中道德维度与法律维度各有其演化的内在逻辑,但在价值根据及其现实中二者又有着价值上的一元性。在建设现代化法治社会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两个维度的统一性。一方面为法制寻求价值合理性根据与道义基础,另一方面为道德建设在制度层面寻求一个现实的支点。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打开了西方人学思想的存在论境域,而同时另外一条传统理路在西方仍然继续着,因此比较西方人学思想的两条基本逻辑路线是十分必要的.这两条理路以"Dasein"和"Man"这两个概念为核心,分析两个概念的构成及其蕴涵是揭示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人学思想和卡西尔逻各斯主义的人学思想差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 ,立足于社会发展理论 ,纵观东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 ,运用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法律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 ,确证了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社会及法律发展的共同规律及其不同发展道路 ,指明了法律发展的世界意义及其演进方向 ,展示了马克思宽阔的法律视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外思想家的关注。传统的看法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同一的。然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曼.莱文提出,国家消亡后的替代物,在马克思那里应该被理解为市民社会。莱文的判断并没有获得马克思文本的支持。用黑格尔代替马克思是莱文学术移位的隐性逻辑。  相似文献   

19.
姚文放教授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为根基,会通文论,辐射审美文化研究,在文艺与社会关系、中国戏剧美学的逻辑发展、文学传统的当代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晚近文学理论转向深层机理、文化政治、审美文化批判以及审美文化学建构等领域建树不凡,铸就了鲜明的学术品格:讲求美学与文论研究的交互会通、具有关注现实与立足当下的强烈冲动、凸显出始终立于学术研究前沿的志趣和追求、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鲜明的方法论色彩、将人生感悟融于学术研究的内在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逻辑与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是在继承和超越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逻辑是:家庭(伦理性与实体性的统一)——市民社会(伦理性与实体性消失,个体独立性得到彰显)——国家(个体独立性和普遍实体性相统一的伦理和精神);其运行逻辑是:市民社会是一个"需要的体系",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人需要升华为社会需要,个人的特殊性升华为市民社会的普遍性,这就是市民社会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