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的同心县,地处山川结合部,为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7018.5平方公里,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回族占81%。1988年,同心县建立了“商品流通试验区”①(以下简称“试验区”),这是同心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促  相似文献   

2.
1、创建年代及所拥有的户数。呼和浩特市有八座清真寺,它们是清真东大寺(道光三年,1823年;271户,男523人,女452人)、东北寺(光绪元年,1875年;约180户)、西寺(道光二十年,1840年;约100户)、南寺(光绪十八年,1892年;33户,男约52人,女约52人)、新城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约27户,100人)、车站寺(1934年;17户,约100人)、大寺(雍正元年,1723年;453户,男1244人,女1094人)、北寺(1932年;约170户)。这八座清真寺主要分两个系统,即清真大寺系统和清真北寺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 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曾被称为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动工兴建,初建时规模窄狭,礼拜堂结构简陋,外形的设计和装饰远远赶不上现在这样的美观大方,雄伟壮丽。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各族人民身受着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种种苦楚,政治上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经济上陷于极端贫困的状态,同时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正当的宗教活动也受着各式各样的限制和束缚。东关清真大寺曾于清朝同治年间拆除过一次,拆除后  相似文献   

4.
极顿挫之致 穷勾勒之妙——论清真词的章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词的章法结构,是古今词家一致称道的。清真词那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层次、那浑成的气象和流动的韵致,都与其独到的章法结构密切相关。唯因如此,历来的词话家都推重清真词法,都喜欢谈论它的篇章结构。考察前人所论,虽然各有侧重,眼光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亦不出两条:一曰“顿挫”,一曰“勾勒”。陈廷焯论清真词最讲“顿挫”,他说:“美成词极顿挫之致,穷高妙之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周济论清真词又最讲“勾勒”,他说:“清真浑厚正于勾勒处见,他人一勾勒便刻削,清真愈勾勒愈浑厚。”我们研讨清真词的章法结构,当然不能满足于前人已有之论,但“顿挫”与“勾勒”却正好作为两条线索,一者关系到清真词善于变化的特点,一者关系到清真词善于照应的特点。既善变化,又善照应,就达到了变化而又统一的和谐状态,从而才能臻于浑厚的境界。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沿着这两条线索去作一番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回族文化亦不例外,但回族文化自身的传承机制本能地对这一形势进行着调适与整合,清真女学的兴起就是这一适应机制的创新和表现。本文以同心县城区女学为个案,就女学这一文化现象对回族文化传承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6.
六角古楼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古建筑,位于黄山区(甘棠镇)西郊。该楼原名“文昌阁”,又名“太宇亭”。它是明代万历年间,邑人崔宪捐资建造,原系八角,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文献记载和口头叙述安徽寿县清真寺修建年代多为明天启年间,但通过梳理当地流传的与修建清真寺相关的“王老贤上北京”、修建清真寺过程中引起的“高度之争”的历史记忆、“关公显灵退流贼”等传说,结合笔者田野调查,考证出当地清真寺修建年代为康熙年间。文章进而指出人们关于清真寺修建年代错误记忆,乃是历史书写过程中的历史心性造成的,这些传说和历史记忆反映了寿春镇“过去”的知识和社会结构、认同体系、权力关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吊庄模式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八县(银南地区的同心、盐池和固原地区的固原、西吉、海源、彭阳、隆德、泾源),总面积30456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58%,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八县的群众长期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和封闭的社会环境中,长期以来跳不出“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9.
银川,这座塞上江南的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事业也日新月异、蓬勃兴起,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为自治区内的“智力密集区”。积极开发“银川智力密集区”,对于促进我区四化建设、实现“宁夏先翻身”和“兴银富民”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福磊 《南方论刊》2013,(12):24-25,10
文章以“同心”思想结合对台工作,从创新宣传途径,架起“同心”桥;拓宽交流平台,打造“同心”路;维护台胞权益,多办“同心”事;丰富联络方式,齐绘“同心”圆;携手同促发展,共圆“同心”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同心”思想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受降城”究竟指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的名篇《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烽”是回乐县的一座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对这一点,各家的看法一致。但此诗中的“受降城”究竟是在哪里,则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而影响较大的说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八日新疆库车县文物保管所从吾冲公社买买提·阿木提同志手中征集到一件卵石线刻佛像,左侧横刻一行藏文(见图)。关于它的获取位置是南距昭怙厘大寺遗址二十多公里的库车河的主泄河床之西沿,阿木提同志本月在那里拾卵石做建筑材料时发现的。很可能卵石刻像的原处位置即在昭怙厘大寺的某座寺院内,因大寺遗址就在库车河出山口两岸。寺院废弃后佛像随建筑坍毁河中随水冲激渐至发现位置,抑或本是  相似文献   

13.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既有发展清真产业总部经济的明显优势和机遇,又有突出的劣势与挑战。如何有效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买斯吉德”的意译,是广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叩拜真主、举行其它各种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相比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清真词概论     
清真词向有集大成之称,历代词论家把人们称颂杜甫的话,又一字不改地用在周邦彦身上,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就将他喻为“词中老杜”,陈匪石在《宋词举》中也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这仅指他在艺术技巧上综合前人之长而言,并不是指其词的内容像杜甫那样负海涵天,博大深厚。与他那精工的艺术技巧相比,清真词的意境与情感要显得贫乏单调得多,连王国维也惋惜他“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人间词话》)。清真词在创作方法上是北宋与南宋之间的转折点。他以前的词人,不论是豪放如苏轼还是婉约…  相似文献   

16.
库车昭怙厘大寺遗址库车昭怙厘大寺遗址位于库车县北20公里处,初建于东汉末,魏晋南北朝至唐为盛期,12世纪后废弃。遗址分布于库车河出山口之两岸,当地人称之为苏巴什古城。“苏巴什”为维吾尔语,意为“水头”。昭怙厘西寺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佛殿、僧房、掸室、...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12日,在中国烹饪协会、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厨师节暨首届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昌吉市分会场上,昌吉市沈派清真餐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向游客展示了28桌“九碗三行子”,不重样的252种清真菜肴分别装在9个特大碗、81个中碗、81个小碗、81个袖珍碗中,供游客品尝。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斯兰教是我国五大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代清真寺经济是我国伊斯兰经济和当代寺庙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并提出了宗教自养的方针政策。“自养”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方针的物质基础 ,是切实加强宗教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伊斯兰教也不例外。文章侧重探索了当代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的现实状况 ,认为“以寺养寺”是当代清真寺经济发展的特征 ,积极引导清真寺经济的发展是当代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同心县位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人口近28万,80%以上为回族。境内方言有三片:北片话属兰银官话,南片话、下马关话属中原官话。各片内部回、汉民话均有差异。回民话在语法方面既显示出与甘肃、青海、新疆的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诸多的一致——如宾语、状语的位置,“给、把、是”的用法;也显示出上承近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关系——如趋向动词“起去”的留存,助词“着”、语气词“哩、哪”的用法。本文介绍以县城话为代表的同心北片回民话的语法特点和一些虚词的用法,旨在为汉语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提供些许有用的语料。例句下有浪线“﹏”者是阿拉伯、波斯等语言的借词。  相似文献   

20.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55公里的须弥山东麓。石窟开创于北魏,唐代称“景云寺”。金代有“赐紫”高僧住持.明代正统八年,明英宗敕赐改称“圆光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有历代凿造的窟、龛130多个,其中存有造象的20多个石窟,主要分布在“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的五座山峰上,保存着珍贵的北魏、北周、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