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进行思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普遍性.这是因为:第一,思维对象的多样性.思维是客观事物反映到大脑后引起的.思维对象的状况决定着思维的状况.作为思维对象的客观事物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联系、多品质的,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其实质是创新.徐利治教授说:"数学的新思维,新概念和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尝试,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伟 《阴山学刊》2011,(4):128-128
我曾多次想过,高考作文出题,不要“主题先行”,把现成的结论强硬地基给考生。像今年江苏的作文题《拒绝平庸》,命题者主观性太强,几乎是强行让考生接受命题者较为片面的价值观,过于武断。而应引入辩论机制,见仁见智,让考生独立思考,凸显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从而体现创造性。又觉得这样的题目可操作性差,给评卷带来麻烦,就没深入地想...  相似文献   

4.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学人们心中一直维系着一个梦想:重写文学史和总结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这种研究背景下,朱德发教授的《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一书,填补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巨大空白。这部专著,选择了交叉学科的多维研究视角,着眼于思维学与...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史的命名到写作,文学史中的历史思维一直左右着文学思维,历史一直作为文学的线索思路,研究方法,切割依据甚至对应形式而存在,而对文学本身的感悟力,想象力,审美力却强调不足。文学史中文学感的缺失是当前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当前洪子诚及陈思和的文学史写作中仍然没有突破历史思维建立起真正的文学思维。文学史写作中应以人怎样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为总主题,以提高人的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审美力为总目标.以文学自身的演变规律为总方向,以生态的而非进化的观照为总思路来建构文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王绍林 《天府新论》2007,(6):157-160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平台,以课文阅读为基础,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思考课文内涵为内容的发散思维训练,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课前准备阶段:精研课文,选择发散点。课堂落实阶段:激发兴趣,启发思路。课后延展阶段:针对引导,自我总结。  相似文献   

7.
简帛的发现为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带来一股新鲜活力,放马滩秦简记述死而复活的故事,当是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尹湾汉墓出土的《神乌傅(赋)》,无论从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来看,都接近于民间文学。敦煌马圈湾汉简里有韩朋夫妇故事的残简,体裁与赋有关,说明这一故事有着久远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形式纷繁的文学史已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个体系时常被视为文学学科的重要基石。相对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中某些令人不安的个人风格 ,许多人觉得 ,文学史是一门值得信赖的客观知识。虽然文学史著作仅仅是某些文学往事的记述 ,但是 ,这种记述包含了强大的理论意义。文学史提出特定的经典名单 ,编辑相应的选本同时给予权威的诠释 ,并且无形地颁布了两个原则 :第一 ,什么是文学 ;第二 ,什么是好文学。很大程度上 ,“客观知识”的名义是对经典的权威和文学原则的有力支持。但是 ,近时的文学史写作引起了人们许多深刻的反…  相似文献   

9.
新闻发现不同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过程是人际沟通的过程,这个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搜集新闻信息,而新闻发现的过程是探询事实的存在价值,这个探询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量的最大化。从发散式思维角度切入,运用全新的视角剖析新闻发现的实质及过程,有助于更好地探寻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挖掘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性思维,是指联想、想象、求异等思维活动.学生的整个作文过程,始终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即离不开发散性的思维.所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中,条块式体例数量最众,但是,过多史著偏爱一种体例,是造成当代文学史给人"相似"、"雷同"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后,一部分文学史家有效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强调文学史的体例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未来的当代文学史体例创新,需要在立足本体需要的基础上,从古代史著中吸收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体例的成熟经验,编纂编年体史著,发展描述型文学史,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多元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物理习题教学出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思维,它在教育、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具有创造性功能。本文详细讨论了发散性思维方式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作用,探讨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谈到我国文学史的编著,一般认为始于清末的林传甲、黄人等人的著作,迄今已有百年之久。目前已出版的文学史以及一些断代的、分体的文学史更是数量甚多,难于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但是这些文学史著作虽然各具一定的优点,却还是难于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因此,前几年就有不少人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说法。这种愿望无疑是很有道理的。然而目前已有的文学史著作,其症结究竟在哪里,应当怎样重写,才能使面目一新?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一般来说,许多人都认为是编者的观点和方法的问题。这样说也未始不对。不过,要掌握一种理论,并…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成了学术界争议的话题。人们有理由担心思想史热会再次湮没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当然,也有人乐观地期待,思想史的视阈肯定会给文学本身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因为,虽然意识到存在“文学本身”,可是多少年了,似乎也没有人能够把“文学本身”说个一清二楚。这么看来,“文学本身”似乎就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它有自己的规定性,可是它的规定性如同一个谜,摸不着,看不透,正是它谜一样的规定性,吸引着四面八方局外“闯入者”前来探索。文学史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作为一种叙述出来的历史形成的目前状态,恐怕和两种现象有关系,一是…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与诠释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世硕 《文史哲》2005,3(4):35-41
诠释学是对文学作品如何进行诠释的学问。诠释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诠释基本上是一种认识,文学作品对诠释有一定的规定性。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诠释,历史条件的重建是应有之义,诠释的原则是科学的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17.
优秀作品与文学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在60岁以上的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大都有一个“文学史情结”,即钟情于文学史写作,他们至少参加过现代文学史写作,更多的人还独立写过、主编过现代文学史。因此,写史的酸甜苦辣,具有普遍意义。如果说前代人将修史看得相当困难,后来者却以为写史并非难事,文学史著作也就愈出愈多。文学史著作愈出愈多,还与现代的大学教育有关,各大学都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必修课。一般教师认为成果“不发表,即死亡”,于是往往将自己的教材经过修订找一家出版社出版。据黄修己先生统计,“各类新文学史著(含文体史、地区史、阶段史等)约…  相似文献   

18.
一、“事实对于学者就是空气” 文学史具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品格;是文学与历史的结盟。既然如此,就不可能不受两者的约束。史是过往的事,《大英百科全书》认为“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①。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面对着人类的往事,往古今来之史料,史家学者赞叹不已。孔子说:“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篇》)。孔子所说的文献,包容着历史文件、曲籍和当时…  相似文献   

19.
<正> 决策就其本身来说,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侧面,即对反向型思维方式的初步探索,阐明它对决策的重大影响。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一、反向型思维的特点与根据 反向型思维是按照思维的方向与进程所划分和规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按照传统的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