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相似文献   

2.
孔令华 《社区》2009,(30):52-52
季节交替是流感的多发期,不少人都会提前采取措施,比如很多人都会选择戴口罩。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何科学使用口罩呢?有人认为:全天都戴着有备无患,有人认为多带几层才管用。殊不知,戴口罩也是有学问的,戴不好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继永久清退15家涉嫌销售问题口罩的店铺后,淘宝网近日将一家销售假冒飘安口罩的店铺诉至法院,索赔百万,并要求被告在淘宝网向消费者、守法商家和平台道歉。日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己正式受理此案,并将于近期在线公开审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口罩不仅是必需品,更成为了断销品。而有人却瞄准了"商机",大发  相似文献   

4.
春寒料峭,围巾、手套以及口罩等保暖装备还是很受青睐,很多人至少有一两件,也有人三者都有。围巾、手套以及口罩在保暖御寒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5.
王琦 《源流》2014,(1):26-26
2013年12月4日,南京发布空气质量红色预警,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通知各区环卫公司购置专业防霾口罩,但有市民反映,在路过建邺区黄山路的时候,看到在户外辛劳工作的环卫工人们,并没有戴上专业的防霾口罩。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损将身体的问题变得尖锐,借由身体社会学的视域来探析口罩防疫的多样化面相,对于理解这一问题颇有助益。在强区隔性的防疫空间中,作为身体流动的技术物,身体呼吸与技术、身体习惯、基于身体的认同和社会管理皆影响着人们对于公共健康秩序和他人存在的感知与互动,并最终反映在口罩的戴与不戴,完全掩盖与拉低展露的多样化图式之中。以合法身体为准的公共健康秩序与多样态的身体行动,在口罩防疫的身体实践中不断对峙与调适,将身体经验与记忆嵌入到地方的社会文化结构之中。或许,只有公共健康秩序的可见边界在“规训态”与“沟通态”身体运用的结合中逐渐消匿,身体治理与身体运用的逻辑在口罩之上达致共通,才可能塑成高度自觉的口罩防疫这一“身体秩序”。  相似文献   

7.
钱娟 《延边大学学报》2022,(6):74-82+139
“口罩”作为技术物品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一定的物理功能,毋庸置疑它也是文化的符号与象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的佩戴与否引发了人们对异质文明差异性的讨论与反思。透过“口罩”这一技术物品表象,深度挖掘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深层次的隐喻含义,将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口罩”在医学、价值观以及文化层面所呈现的不同的象征意义,使我们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及其根源的理解,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消除异质文明之间的藩篱,增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相互理解——坚持共同体原则,共同行动才是最为重要与关键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9.
正9月14日,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落实三级应急响应机制,严格重点人员管理,强化校园管理,紧抓重点场所防控,注重"人物"同防,严控聚集性活动,坚决织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温州防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多地发出重要提醒:继续保持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还要勤洗手、常通风、  相似文献   

10.
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局限性 ,阐明了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态度。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 ,繁荣建筑创作 ,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有鹏教授是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巨匠,一切都可以用事实说明、证明。他曾经出版“我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以来第一部中国民间文学史著”——《中国民间文学史》,出版影响广泛的《中国庙会文化》等论著,当年振臂高呼“保卫春节,守护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在巴黎国际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文化定义的本质着眼,对当代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的视角看,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方式。人类文化从诞生伊始便与"自然"、"生态"紧紧地勾连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正因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提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生态文化,并从两种学术理路对之作阐释,一种是将生态文化视为一种人类应当采取的新的文化形态,另一种则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生态文化视为一个历史范畴或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生态文化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生态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生态观、文化观和宇宙观为指导,以调适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而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与生态文化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诞生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这种结构分化与文化系统的要素整合又导致了两种文化相互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一个由上述两大类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不断反复地进行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又是该两类互动形式交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两种文化之间由此不仅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而且形成了相生相合、互渗互补、互促互融等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防线,参照省疫情防控办《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措施指引》(省疫情防控办[2020]135号),市疫情防控办组织专家修订了《温州市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一、需要戴口罩的情形1.到医疗机构就诊、探视、陪护的人员,或者其他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者。2.水产品、冷冻食品和农副产品仓库、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场所的工作人员,运输、选购上述产品的司乘人员、采购人员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年九月,我校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居延安副教授应邀访问美国夏威夷大学,与该校历史系主任郭颖颐教授讨论了两校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辟学术专栏的可能性。该校校长西蒙博士对这一设想抱有很大兴趣,并热情予以支持。经过三个多月的酝酿,包括本刊在内的三方已取得一致意见,决定从一九八七年第一期开始,开辟“复旦大学、夏威夷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专栏”。在此基础上,我们考虑在条件具备的时候举办关于中国文化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一下我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化,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必然是在同一时代繁荣并茂。在非常“现代化”的时代中,颇为传统的东西也会复活。而这里所说的“现代的”由于是指在各个时代发生的,而且在当时又是受到外国文明影响的东西,所以它们并不是所谓的现代主义。例如,奈良时代的寺院建筑,就  相似文献   

18.
文化理性与文化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理性与文化体验李建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没有理性深度和体验深度的快感文化不应当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标志。对于一个已处于发展中的民族来说,文化意义的意识自觉的理性精神相关涉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深度体验的冥思,比之消解了文化理性和文化体验深度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文化已成为56个亚文化层构成的稳定结构,这一稳态结构的最终成型,是和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聚合过程中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的。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亚文化层的土家族文化也经历了由“清江巴人文化”、“巴国巴人文化”、“前土司时期的领主文化”、“土司文化”到清“改土归流”至1949年的“土家族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市场与文化人格苏志宏,郝丹立1944年,年仅23岁的张爱玲真挚地写下这样一段话:“苦虽苦一点,我喜欢我的职业。从前的文人是靠统治阶级吃饭的,现在的情形略有不同,我很高兴我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买杂志的大众。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雇主,不那么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