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人物审美观主要是崇尚素雅洁白的容貌美和轻盈飘逸的形态美,这是一种病态的女性阴柔美,一种与传统审美风格截然不同的新的人物美学风貌。这个新的人物审美特征与当时兴起的社会思潮——道教有很大关系。道教中长生不死、腾云驾雾、洁白柔美的神仙形象是魏晋士人人物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魏晋风度形成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对于男性人体的审美,存在着阳刚与阴柔并行的倾向。对男性阴柔美的爱好,反映了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特有的审美趣味。男性阴柔美是指男性在形体和容貌上呈现出女性特征,表现为眉清目秀、肤色白皙、风仪秀美、文弱飘逸。男性阴柔美的人体审美趣味之所以能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主要源于贵族趣味的影响,农业文化熏陶下民族心理对优美的爱好,"尚文"思想对中国古代人体美观念的影响,以及士大夫文人心态的女性化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审美理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大浑为一"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大"道"是"大浑为一"之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二、"大浑为一"之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和大审美观视野;三、"大浑为一"之关体现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神化"最高境界.《淮南子》的审美理想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乳房审美是人体审美文化的重要成部分,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女性乳房审美文化进行思考,指出关爱女性身心健康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树立“以健为美”的乳房审美观,警惕商业文化对女性乳房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女性审美视角主要包括外在的容貌、形体,内在的品德、性情,这四方面均可对应于意象:花、水、玉、月来表现。后世文学不断吸收这些丰富营养,并继承和发展,形成女性审美传统即女性与花水玉月文化剖舍不断的民族血缘情结,也造就中国古代整体审美典范,更多崇尚的是与女性审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中和、阴柔虚静、玄远飘逸的气质。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具有阴柔偏向。同时与阳刚相补。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有着“尚悲”的偏向,其特点是趋向淡化、弱化,偏于阴柔的“悲情”,体现为“哀而不伤,怨而不愤”,近于“中和”之美。“尚悲”的“中和”之关不仅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原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审美标准对当代中国音乐仍旧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文论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包括崇尚自然的生态审美观,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向往自然造化的天工之美,追求天地大美的审美境界,体现了生生不息的生态情怀。当代文艺理论的建设和重构,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卫慧的创作在70年代出生的作家的作品中较有代表性。近年来对她的作品评说较多,但大多是从"后现代"、"后殖民"等角度,只看到与传统的断裂方面,而忽略了对传统的承续。事实上,卫慧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作家,并且身处90年代的上海都市社会,其作品还有另一种为评论者所不见的情绪、意蕴———类似古典阴柔美的审美意蕴。这既是中国传统阴柔美文化对作者创作的潜在辐射,也是作者为扩大作品影响的一个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宋至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积淀了深厚的和谐审美文化的内涵,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和谐美。“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以和谐为本,山水田园诗自然人格化的本质属性离不开崇尚和谐的人格定位,儒道佛自然山水观的渗透蕴含着自然和谐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理想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审美理想对社会有不同的作用。唐代李杜文章、盛唐音乐听表现出来的雄浑阔大、激浊扬清的魄力和风格,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梁代奢靡淫佚的审美风尚,无疑对梁代的灭亡起了腐蚀、催化作用。在今天,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理  相似文献   

11.
柯素芝(Suzanne Cahill)《宗教超越与神圣激情——中国中古时代的西王母》一书总结了过去近百年来海外汉学界在历史学、文学、宗教学、神话学、考古学、性别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成果.体现了对西王母研究的多元化方向。该书以晚唐道教仙传《墉城集仙录》和大约500首唐诗为讨论材料,对于同一主题的宗教文本与世俗文本进行对读,发现六朝。以来道教上清派道经对于西王母的改造,已渗透到了世俗文学之中,并使得唐诗中的西王母题材具有了宗教的神圣激情。  相似文献   

12.
唐初,唐王朝对高句丽采取了较为和缓的怀柔安抚政策,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在位期间,亦一直奉行亲唐政策,尽力处理好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使得这一时期唐丽处于蜜月期,极大地促进了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唐代文儒的文学与历史承担--从张说到孙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元、天宝时期以张说、孙逖等为中心的几代文儒不只是同时兼具文与儒两方面的才能,而且是在思想观念、自我意识上将文与儒结合起来,由此开拓出不同于前人的文学观念,从而对盛唐士人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尤其是文学感觉空间的建构,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作为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极盛的局面;在文学上,他又以特有的个人风度,从治国思想、文化视野和诗歌创作等方面对唐初诗歌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距盛唐还有一百多年,但唐太宗依然拥有着盛唐开创者和盛唐气象开拓人的双重身份,一手酝酿出有唐一代蓬勃自信的昂扬心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依据日本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载 ,对唐代农村名称、类型、密度和规模进行研究。唐代村落主要以“村”、“店”、“庄”三字命名。根据其功能、地理位置、经济特征等不同的标准 ,唐代村落可分为多种类型。唐代两村之间的距离在 2 7公里左右或大于 2 7公里 ,村落的规模一般在三四十户人家以下。  相似文献   

16.
唐朝既是我国道教兴盛发展的时期,也是茅山道最辉煌的阶段。此间茅山道宗师名徒辈出,誉满朝野。他们不仅遍迹全国各大名山,潜心修炼,而且著书立说,传道布教,从而使茅山道的修炼理论和斋醮仪规更加完善,传至南北各地。  相似文献   

17.
唐代雅乐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雅乐泛指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礼仪中所用的音乐,起源于周代礼乐制度,政治严肃性、儒家思想正统性是其制作之着眼点。然至唐代,历朝君王重燕轻雅,雅乐制作较之他代尤简;朝廷喜尚享乐,祭祀大乐援引芜杂,民间小调、西域民族音乐、佛道曲调掺杂其中,使雅乐的娱乐性得以凸显,政治功用弱化,形成了大唐雅乐独具之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盛世唐朝是一个气度恢弘的隆盛朝代,盛唐诗歌是中国文化无可企及的高峰。盛唐诗人以包容并蓄的文化涵养,壮志酬国的用世热诚,普济苍生的人道情怀,不拘一格的个性风采挥奏出盛唐诗歌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恢弘豪迈的文化气度,虽已遥远而不绝如缕。这正是我们今天重拾文化自信,复兴文化强国的重要借鉴和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19.
文人谣是指文人创作而又自称为"谣"的诗歌。唐代文人谣是文人新乐府的一部分,是文人新乐府诗歌多种体式的一种。盛唐李白的《箜篌谣》和《庐山谣》,开创了中、晚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人谣主题和风格,这两类文人谣分别对宋元以后的诗和词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传奇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唐初八史对它的影响很少为学术界所关注.唐初八史浓郁的小说色彩对唐传奇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唐初八史叙事文字以散体为主直接为传奇作者取法;而唐初八史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二者兼容的叙事模式,为唐代小说叙事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唐传奇叙事强调虚实结合就是这种作用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